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2021-06-11 09:38:5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柳尧杰 通讯员 刘青

责任编辑:王浩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那么,组织振兴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疑,农村干部队伍又是组织振兴的灵魂和统领。近年来,莱芜区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上不断创新方式、探索路径,且看——

  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本报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刘青

  “小青年”使出浑身解数

  新“两委”散发蓬勃朝气

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大王庄镇复宁街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艳(中)和巾帼志愿者一起为老人送温暖。

  初夏时节,天气渐热。

  在莱芜区大王庄镇驻地附近的爱心松园里,“80后”王磊正和松园的管理人员交流着什么,脸上渗出细细的汗珠。

  在刚刚结束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王磊顺利当选独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片占地30亩的爱心松园,是独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运作建设的。党支部从爱心松园每年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做公益,用在村里的弱势群体身上。

  前些年,王磊跟着村里的“前辈”,也干起了松树经营的生意。凭着勤劳和诚信,他的生意顺风顺水。经过党员群众推荐,他成了村党支部书记的人选。

  “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为老少爷们办更多的实事、好事,独路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也有经营松树的传统,我们新一届村‘两委’将围绕生态旅游、松树购销等做好发展大文章,让独路村的路更宽、更远。”为了独路村的明天,王磊使出“浑身解数”,准备在未来五年大干一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村干部。莱芜区委书记、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云生考虑深远,鲜明提出“好人加能人,才是当家人”。秉持这一原则,莱芜区加大带头人调整力度,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优选计划”,通过党委任命、机关下派、公开遴选等方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

  去年5月,区委组织部的一则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的公告,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先后收到了近150人的报名申请。

  在如何确保将优秀的人才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莱芜区可没少下功夫。遴选工作之初,区委组织部就将资格审查工作纳入了相当重要的环节。从报名人年龄、学历、经历到人事档案、党员档案,再到遵规守纪情况都严格审查,从源头上确保了所选之人“根正苗红”,既是“好人”,更是“能人”。最终,31名同志被遴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在今年的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莱芜区继续坚持“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王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是‘好人’;致富点子多,带动能力强,是‘能人’,因而是村民公认的好当家人”,大王庄镇党委书记陈传阁告诉记者,“不管是党委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希望这样的人进入‘两委’,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好人加能人,才能治好村。新人进“两委”,同样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王庄镇复宁街村的张文艳是个“85后”,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公司上过班,还办过少儿书画班,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因为年纪轻、学历高、有头脑,在村民中的口碑很好,自然成为组织和村民眼中的合适人选,最终高票当选。

  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副担子,压在了文弱的张文艳的肩上。“说没有压力是假的,虽然自己很年轻,没有多少经验,但既然大家把这个担子交给我,我一定要干好。”换届刚刚结束,张文艳心里就开始盘算起了复宁街村二期安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揽子民生大事。

  区委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张悦勇说,较之上届,本次换届有过半数的村党支部书记换了人选,一大批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年轻人回村任职,村“两委”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2.2岁下降到45.28岁,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从53.13%上升到70.5%,多数村“两委”班子实现高质量“换血”,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智囊团”使出锦囊妙计

  众专员助力乡村振兴

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苗山镇部分机关干部和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参观山东省工委旧址。

  耿常山在城里经营着一家混凝土公司,效益不错。而他的老家——高庄街道石庙子村虽然依山傍水,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每年的村集体收入仅靠一两万元的山场承包费。去年,莱芜区出台了《关于建立村级发展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村里便聘请村民眼中“有本事”的耿常山为发展顾问。

  面对“发展顾问”这个“差事”,一开始耿常山着实有些犯难。在和村“两委”一番交流后,决定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利用村里的产业优势,成立了彩石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年底,新上了一条花生油压榨生产线,注册了“鸟鸣涧”商标,合作生产高端花生油。“每年给村里保底10万元,利润部分再按照三七分成,村里占三成。”村党支部书记刘高成高兴地说。

  政府搭台,村级运作,选聘村级发展顾问,是莱芜区的一项创新之举。

  “每个村都有在外发展的‘能人’,如何让这些能人心念家乡、甘于为家乡发展把脉、为乡村振兴献计?我们创新出台了《关于建立村级发展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名堂、不造盆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好乡情牌,组建智囊团,为莱芜区乡村振兴回引信息、提供智慧。”张悦勇说。

  羊里街道举办“特别发展顾问”聘任仪式,为国际单轨协会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朱尔玉颁发聘书,用真心真情真行动吸引在外人才为家乡献计献策;和庄镇马杓湾村定期举办村级发展顾问团座谈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等主题,敞开心扉提建议、出主意、话发展;高庄街道东汶南村聘请多位村级发展顾问,集思广益,推出生姜新品种——蔬菜鲜姜,创立“鲁莱汶南”生姜品牌……

  一个个村级“智囊团”应运而生,据统计,莱芜区共选聘村级发展顾问1331名。在外能人的聪明才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得以发挥,形成了“盘活一批能人、带动一片百姓、搞活一方经济”的人才效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批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的融入,同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取之不竭的动力和生机。

  29岁的王淑静是大王庄镇造甲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年轻、有文化、热情高是她的优势。“工作专员制度真好,有了他们,村里的工作好干多了。”村党支部书记张乐彬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工作都需要微信、电脑来操作和落实,原来村‘两委’的人员大都适应不了。现在有了工作专员,年轻有知识,可帮助我们解决大问题了。”

  由于工作出色,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王淑静被选进了村委会。“下一步村党支部将加大对王淑静的培养力度,争取让她早日加入党组织。”张乐彬说。

  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专员选聘计划,精准安排岗位,鼓励依法依规担任村干部,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是该项举措的初衷。工作中,莱芜区打破“天花板”“玻璃门”,政治上多关注,工作上多支持。同时,强化激励保障,制定《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管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报酬待遇挂钩。据了解,近年来,莱芜区共选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657多名,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130名因工作突出被选进了村“两委”班子。

  常“充电”增强治村本领

  筑防线扎牢制度笼子

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大王庄镇造甲峪村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王淑静(中)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相关知识。

  6月6日,山东小三线纪念馆大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会正在举行。台下,坐着高庄街道各村“两委”成员和街道的机关干部;台上,大王庄镇大下河村党支部书记赵茂忠正在分享自己的治村经验。“听了赵书记的授课,我受益匪浅。回去后,我要和村‘两委’的同志活学活用。”一位参会的村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随着莱芜区各村(社区)“两委”选举的顺利结束,目前,各街镇正抓紧组织新“两委”成员的集中培训。理论授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立竿见影。

  通过培训,给村干部“充电”,已成为提高村级干部治村本领的一条捷径,也成为一种常态。

  按单下菜,各取所需。莱芜区将农村干部培训纳入党校培训主体班次,每年列支的培训专项经费达120万元。

  订单化培训针对性更强。建立以优秀党支部书记、党校老师、党务干部、专家学者等为主体的师资库,精心设计党性教育、政策解读、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板块课程,采取“村干部点单+镇党委下单+区委接单”的模式,进行精准培训。

  经常化培训实效性更强。围绕“三资”管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和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等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区委每月培训一次村党组织书记,街镇隔月培训一次其他“两委”干部。结合培训,推行“月考”制度,强化培训效果。

  特色化培训吸引力更强。在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邦食品公司等基层党建示范点和山东小三线纪念馆、房干精神展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农村干部教育实训基地,把农村干部培训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好人+能人”,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基于此,莱芜区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筑牢防线,扎紧制度笼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经常性调整制度》《村(社区)“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农村干部“十规十诫”》等等,一项项制度,一条条红线,让村(社区)干部时时刻刻心存敬畏不越线,一心为民办实事。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既不让投机者钻空子,更要让实干者有位子。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区划调整以来,莱芜区先后出台了《村级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方案》《关于规范在职和正常离任村“两委”干部生活补贴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两委”干部生活补贴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树立实干导向,真正达到了让实干者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的目标。

 好人+能人的用人之道 

高庄街道石庙子村发展顾问耿常山(中)在花生油加工车间检查产品质量。

  据了解,2019年以来,先后有52名农村党组织书记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党员),先后有200余名不称职、不作为的村党组织书记被调整撤换;2020年,村党组织书记财政补贴最高达到6.45万元,级差最大达到5.4万元,在全区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好人加能人,才是当家人,按照这一选人用人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逐步建立起了数量充足、结构优良、素质较高的农村干部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选优培强、严管厚爱,念好‘备、选、育、管’四字经,打造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以优秀的带头人队伍作支撑、以坚强的党组织引领作保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莱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炳基说。

  如今,经过“两委”换届的洗礼,莱芜区的乡村振兴在新任“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已经扬帆起航……

作者:柳尧杰 通讯员 刘青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