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城与河的对话”全新登场,一场“城与河的融合”热血启动。
核心提要
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而迎来新生。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赋予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首次把济南纳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来定位,使济南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进入“黄河时代”新阶段,济南主动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锚定发展坐标,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未来,济南经济首位度将不断提高,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一个更具开放活力、更具产业优势、更具科创能力的新济南,一个中国沿海经济大省的强省会,将在黄河之滨冉冉升起。
黄河奔腾不息,泉水日夜喷涌。“泉水”与“黄河”相融,济南迎来首个重大国家战略,第一次真正融入了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一个向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方向跑起来的新济南,自此有了更加宏大的发展格局;一个向着“让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目标冲起来的新济南,自此有了更加高远的奋斗追求。
“主动融入、服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济南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这是济南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主动担当与光荣使命。
“着眼济南市在全国发展大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中的功能定位,高水平、高标准绘制一张引领济南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这是济南将城市命运与国家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加压与布局谋篇。
一段“城与河的对话”全新登场,一场“城与河的融合”热血启动。在这个黄河之滨,济南向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奋起疾行。
大河奔流的乐章正在奏响,大城崛起的大幕徐徐展开。
在时代发展大势、全国发展大局中校准“济南坐标”
时间来到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济南点燃了加快跨越发展的新灯塔。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作出重大部署,并明确提出“郑州、西安、济南等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加快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这为济南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济南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黄河流域如何做好生态保护、如何高质量发展,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有多处直接点到济南。
其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前,济南就提前行动起来,策划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黄河安澜保障行动等十大行动,安排部署了64项任务,同时加快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继续抓好项目支撑。
2020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扛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的重任,在创新沿黄区域协作机制上作出示范,在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作出示范,在推动沿黄产业合作上作出示范,在带动黄河流域对外开放上作出示范,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作出示范。
在2020年7月23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成为主旋律。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行动的意见》,明确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全力保障黄河长久安澜,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以实际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由此,济南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路线图”确定。
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济南将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拥河发展,促进产城河共荣,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着眼长远,关于未来济南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济南践行国家战略的目标与路径越来越明确。
面对做好“黄河文章”这个时代命题,济南正奋起疾行。
做深“黄河文章”,济南有共识有优势
做深“黄河文章”,济南有坚定的思想共识——
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济南必须服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济南必须担当;是加快济南高质量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济南必须抢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济南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走在前列。
做深“黄河文章”,济南有独特的基础优势——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会,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山东半岛、西通中原经济区,是“一带一路”及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是陆海通道衔接的重要节点,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具备引领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
济南书写的“黄河文章”让人期待和憧憬。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产业实力雄厚,“工业强市”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动力澎湃,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先后落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崛起成峰、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兴研发机构作用日益凸显,正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作为沿海大省的省会城市,济南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赋予了“咬定‘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动摇,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的目标定位。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以及省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济南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面对做好“黄河文章”这个时代命题,实力能力兼具、基础厚实的济南行动迅疾、加快落笔。
站在更大的区域格局中谋划城市发展、践行时代使命
立足济南,远眺黄河流域,站在更大的区域格局中谋划城市发展、践行时代使命,既是济南作为中心城市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济南发布的《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和《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提出,将推动建设黄河下游城市群。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加快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区域联系与协作,共建“一带一路”陆海双向开放大通道;推动沿黄各市加强产业协作,共建沿黄产业协作示范带。这意味着,济南和黄河流域其他城市间的互动会更加频繁、联系会更加紧密,未来能够更好串联散落在各地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打破地域区划限制,实现产业协同、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文化旅游等方面共同谋划,最大限度凝聚发展合力,推动整个黄河流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进入“黄河时代”新阶段,济南主动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锚定发展坐标,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在《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一条重要举措就是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其中明确提出,坚持拥河发展,促进产城河共兴共荣,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打造改革先行区、自主创新区、开放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加快建设绿色生态走廊。统筹推进全域水生态建设,聚力创建节水典范城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强化省会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站位更高、视野更宽、格局更广,济南书写的“黄河文章”让人期待和憧憬。
点燃动能转换“强力引擎”,实现发展能级加快跃升
重大机遇当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高质量发展需要动能转换。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成为济南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动力引擎。
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在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重新进行的制度设计,是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起步区不只要做好新旧动能转换文章,还要优先考虑生态保护,将黄河的长治久安放在重要位置,打造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建设宜居智慧绿色的新城区。
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以国办函〔2021〕44号文件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面积约79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
济南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城市产业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趋势性变化——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级,未来将达到万亿规模,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级。在“工业强市”战略引领下,2020年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领跑全国。新动能正在崛起成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四新”经济占全部经济总量比重超过40%,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
瞄准靶向,精准发力;把握主动,争得先机。济南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和产业向北拓展扎根,不断扩大辐射带动效应,带动了黄河两岸经济高效、一体化发展。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新时代新征程,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勇于担当、拼搏进取,一定能“走在前列”“扬起龙头”,也一定能用奋斗奏响激动人心的“黄河乐章”。
(本报记者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