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守护汉字文化是终生所求

2021-07-24 07:34:54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高原

郦波:守护汉字文化是终生所求

  孙婷婷 绘

  近些年,学者郦波活跃在各类文化舞台上为大众讲解诗词与传统文化,因其饱满的学识和翩翩风度而备受欢迎。郦波是国内首位文牍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也是全民阅读形象大使。郦波将传播母语文化和守护汉字文化作为终生所求,积极投身于大众的传统文化教育。

  除此之外,郦波对诗歌还有着别样的挚爱,他认为诗歌不是远方,而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救赎。在第30届书博会上,郦波参加新书《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发布会之际,新黄河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曾经是满怀江湖梦的少年

  电视荧屏上的郦波,不论是在《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在山东电视台的《国学小名士》,总是温文尔雅、谦和风趣,天然地给人一种没有距离感的知识分子的印象。读者们可能很难想到,儒雅的郦波少年时也曾经是一名满怀江湖梦想的少年。

  “我年少时颇崇尚功夫小子、少林武僧与古惑仔。”郦波说。记得初中时期,他开始沉迷于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武侠小说。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有次在课堂上他偷偷看起了《射雕英雄传》,读得正酣时被老师发现了,书也被没收了。“因为这本书的封面是黄色的,所以老师说它是‘黄色小说’。当时我非常失落,这件事情对我影响还挺大的。”郦波带着几分玩笑的口气说。当然他并不会因此记恨这名老师,因为当时读武侠小说确实不太被很多老师和家长所认可。

  郦波是金庸的超级“迷弟”。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从历史的角度看,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的中心在上海,上个世纪中后期通俗文学的中心就转移到了港台。大学时期迎来了比较宽松的阅读环境,单是《神雕侠侣》他就一口气读了十几遍。熟悉郦波的观众会发现,他经常在很多场合谈到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情节,郭靖和黄蓉躲在牛家村的暗室疗伤,外面则是一拨人一拨人地进来、出去,氛围十分紧张。这是典型的西方戏剧舞台剧的表现手法。”郦波说,在小说情节里面,这一段特别扣人心弦,金庸把东西方艺术精华融会贯通,达到了武侠的顶峰。

  郦波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他从少年时就有一个武侠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国人的武侠精神其实和儒家的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在精神上是相辅相成的。除此之外,郦波也是一名标准的军事发烧友。在他个人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对军事史也会特别关注。“像霍去病、谢玄、岳飞、戚继光等,这些中国军事史上的璀璨将星,更是我个人的精神偶像。”郦波说。

  这名满怀江湖梦的少年,也有过短暂的文艺青年的梦想,甚至也写过几首“自以为是诗的分行文字”,但是擅长反省的郦波很快就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当诗人的天赋,于是迅速转身,走上了一条离诗甚远的路。

  那个醉心于武侠的少年最终成长为一名学者,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这正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风度翩翩、满腹经纶的郦波。

  传播母语文化,守护汉字文化

  多数读者都知道郦波精通诗词以及名臣文化,实际上郦波是国内首位文牍学博士后。他主要研究传统文化与训诂学、文字学,也兼及文明史。

  “看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总是有莫名的焦虑感。由此衍生的一种使命感则最终成为我终生的奋斗与追求,那就是——母语文化的传播、华夏文明的传承与汉字文化的守护。这是我终生的追求所在,也是终生的价值所在。”郦波说,人生一旦明确了归宿所在,也就明了了道之所在、术之所在。因为汉字教育攸关母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在十几年前,他便确立了专力做汉字文化教育与中小学语文启蒙的目标,并发现使孩子们获得母语语感的最佳方式便是诗词的学习、吟诵与诗歌的习练、创作。

  这些年,无论是在大学讲台还是电视讲坛,或者是文化类节目,郦波一直坚持在做大众教育的文化传播。谈到传统文化,郦波对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感到非常痛心,他举例说,当下人们对诗歌的理解五花八门,甚至有人敢说自己的诗歌媲美李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我们的文化和诗学曾经出现过严重断层。“我是做语言学研究的,我们的母语语感有70%来自于古汉语,只有30%左右来自于现代汉语。从这一点上来说,学习古汉语、学习诗词就特别重要。”郦波说,当然直接学习古文难度比较大,但是韵文和诗歌朗朗上口,所以诗词的吟诵对于母语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郦波还谈到,当下人们要警惕碎片化对文化以及生活的影响。“20世纪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系统论’的基础上,可是今天的碎片化是‘反理性’和‘反系统’的。包括在一些学术问题上很难达成一个整体的理性认识,深层原因都是源于碎片化。”郦波说。他建议当下年轻人要尽量从碎片化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学会理性,学会对一样东西逻辑、持久性的关注,比如诗歌,比如传统文化。

  近几年,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受到了追捧。郦波表示,这是他作为一名文化学者非常欣慰的事情。“我们的文化经过断层之后,现在已经回归到非常浓厚的氛围。在文化回归的过程中,每一代人的文化向心力、民族的凝聚力都越发明显。”郦波表示。不过文化仍然需要引领,除了此前我们已经取得的丰硕的文化成果,当下新的历史征程仍然需要文化引领者。

  永远也不会停止写诗

  “我固执而孤独地过着这样一种/生活——除了落笔书写/其余/皆沉默/只有我的诗发出些微的声响/仿佛/动人心魄。”这是郦波诗集《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中收录的一首新诗。《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是郦波的第二本现代诗诗集。

  在摸索语文这条启蒙之路的同时,郦波也重拾当年在生命中偶然闪现的“文青梦”,近些年一直坚持写诗。“事实上,为了践行汉字与母语文化的教学与传播,我不仅写现代诗,也写旧体诗(包含古风、歌行与格律诗)。”郦波坦言,他永远也不会停止写诗。因为,于今来古往的所有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诗,不是远方,而是救赎。

  郦波说,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中华诗史上的真相,那就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或者说自纯粹的文人诗兴起之后,中国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写诗的。不必怀疑这一点,之所以《全唐诗》只收录了两千两百多人的四万八千多首诗,之所以《全宋词》只收录了一千三百多人的两万多首词,一是因为古代知识分子所占人口比例极低,二是因为大浪淘沙,得以留存的都是少数的精品。然而,只要是儒家知识分子就没有不写诗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原因也很简单,只因为在中国文人看来——“诗,缘情”,“诗,言志”。

  在一些公共媒体平台上,郦波经常发表自己的诗作,并且与网友们讨论诗歌创作等问题。在当代文坛上,能够讲诗的学者很多,像郦波这样坚持创作的却不多。“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但是只有中国叫‘诗的国度’。”郦波说,中国的诗学原则是非常独特的,中国古代诗人有“诗学共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什么是诗,如何进行诗歌创作,诗言情、诗言志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所有人是有共识的。而这些在如今的诗坛上并不是太尽如人意,让人们达成“什么是诗歌”的共识,是他一直努力在做的。

  “一切都只是因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看上去只能‘言志’‘缘情’的诗,却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根柢所在、归宿所在,甚至,救赎所在。”郦波说,中国的读书人,只要还有纸笔,只要还能书写,任现世风雨、人生坎坷,终究可以卓然屹立,九死不悔,甚至凤凰涅槃。所以,诗不是所谓唯美的远方,而是生命在滚滚红尘里回归清澈、葆有赤子心的救赎力量。

  “我手写我心,这条诗歌的研究与创作之路,我会永远走下去。”郦波说。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