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琴)记者近日从莱芜海关获悉,2021年上半年莱芜区(包括莱芜高新区)外贸进出口8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占同期济南市进出口总值的10%;其中出口36.9亿元,下降0.5%;进口48.6亿元,增长54.8%;总体呈现进口增长,出口平稳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莱芜区进出口贸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为绝对主导。上半年莱芜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81亿元,增长28.3%,占莱芜区进出口总值的94.6%。
民营企业外贸主体地位突出。上半年莱芜区民营企业进出口81.4亿元,增长26.4%,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95.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亿元,增长0.5%,占进出口总值的4.7%。
澳大利亚、巴西、欧盟、东盟为主要贸易伙伴。上半年莱芜区对澳大利亚进出口30.5亿元,增长28.1%;对巴西进出口9.8亿元,增长273.6%;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7.4亿元,增长6.9%;对东盟进出口5.3亿元,下降14.5%,对上述市场进出口合计占莱芜区进出口值的62%。同期,对美国进出口4.8亿元,增长45%;对非洲进出口4.6亿元,增长209.8%。
农产品出口规模居首,基本有机化学品、机电产品为出口重要支柱力量。上半年莱芜区出口农产品24.5亿元,占全区出口值的66.4%。同期,出口基本有机化学品3.7亿元,增长8.6%,占10%;出口机电产品2.8亿元,增长11%,占7.7%。
铁矿砂进口占比超八成。上半年莱芜区进口铁矿砂42.2亿元,增长71.4%,占全区进口值的86.8%。此外,进口农产品4.5亿元,下降2.7%,占9.3%;进口纸浆8764万元,增长0.2%,占1.8%。
数据显示,上半年莱芜区进口铁矿砂数量同比增加2.6%,进口均价同比上涨67%,推动进口值大幅增长71.4%,是莱芜区进口增长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莱芜区是全省农产品出口产业基地,近年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今年受疫情冲击、订单减少、运费飙涨、贸易壁垒多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成为拖累全区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莱芜区出口农产品,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较大比重,上半年初级产品出口占79.2%,而初级产品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和贸易壁垒的影响,出口效益较低且稳定性难以保证。当前农产品出口行业受制于产业结构,整体上仍属微利行业,亟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针对莱芜区进出口特点,莱芜海关建议,拓展重要原材料的进口来源,探索再生资源产品进口的稳定渠道和方式,支持有较强基础、外向度较高的企业,将优势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到境外,创造新的供应链网络,加快“走出去”步伐,保障重要原材料供应链安全;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落实RCEP自贸协定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强对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引进;拓宽消费品进口渠道,大力培育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同时,打造外贸新增长点。立足莱芜区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加大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密零件铸造、计算机技术等产业,发掘培育“十强”现代优势产业企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落地生根以及做大做强,努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产品行业整体深加工转型,延长农产品出口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开拓能力,鼓励出口企业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渠道拓展海外零售市场,出口带动种植、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切实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