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在为群众服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领域标杆城市名单,济南市“登记财产”指标荣获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第五名,济南市18项单项指标中全国排名最优。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把服务企业群众当作第一职责,把企业群众需求当作第一需求,把企业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各类不动产登记改革文件50余件,推出各项创新举措20余项,免收企业购买不动产转移登记、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首次登记的登记费,每年可减少办事企业和群众跑腿250余万人次,减少申请资料345.6万份,节约代办费用7960万元,节约办事成本3.14亿元,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
消除繁琐办证资料
倡导“为群众提供资料”
新理念
为解决办证提交资料多的痛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整合,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移交结算书、价值确认书等20余项证明事项,对保留的法定证明事项通过信息共享、网上核实、告知承诺等方式予以简化,确保每项业务的资料清单不超过5件。同时,充分依托大数据局主导建设的“济南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住建、公安、民政、税务、法院等10多个部门40余项信息共享。能够通过共享获取的购房合同、房屋平面图、营业执照、抵押合同、审税需要的结婚证和户口簿等材料,纸制不动产证书不再作为提交要件,改变了不动产登记资料提交方式,实现了“为群众提供资料”的改革目标。
简化办事流程
实现不动产登记
新速度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专门制定《不动产登记标准流程及时限》规范,将不动产登记登簿和制证环节、缴费和领证环节合并,将网上申请的各类房屋转移、抵押登记等业务由三审制改为二审制,将受理与初审环节合二为一。统一只设一个对外服务部门,取消原有的查询、缮证、收费及发证部门,将面向服务对象的受理、见证、收缴税费、缮发证、查询等环节纳入统一管理。开发建设“计算机辅助审核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比对、校验及便捷显示,为缩短服务时限提供了支持。
为提高新建商品房办证效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化信息共享集成,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延伸服务端口,推广预告登记,综合运用“互联网+网签、不动产登记”、电子税务局、12345免费短信通知等措施。同时,联合住建部门,明确“综合验收为交房的条件,交房即办证”的衔接方式,融合水电气热交接,制定《交房即办证服务规范》,实现新建商品房在交付使用的同时,当场为购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新建商品房办证实现了从等两年到等半小时。
推行不动产登记“分钟制”改革。目前,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均已实现不动产查封登记、异议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夫妻间析产、个人姓名变更业务即时办结;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实现“一个环节,45分钟内办结”;不动产转移、抵押登记等网上办理的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80%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了“不见面”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网上不见面业务23万件。
延伸服务半径
打造“全链条”办证
新模式
群众所需就是改革所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打通与不动产登记密切相关的金融、交易、税务、公证、房改、水电气热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企业或群众在申请一项关联业务的同时,一并申请办理其他相关业务,打造“全链条”办理模式,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
与水电气热等部门建立网络互联,企业和个人在网上或窗口申请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同时,一并推送水电气热过户信息,二手房过户实现只来一次,当日办结;建立网络司法查控平台,为各级法院提供不动产登记网上查询、查封及协助执行等办理渠道,构建不动产登记业务联办崭新局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申请“证据保全公证”举措,让国外的申请人不再局限于大使馆认证这一条办证渠道,疫情期间解决了十余件异国无法登记的疑难问题。
目前“全链条业务”办理的登记类型包含各类不动产交易、贷款、建设项目办理登记等多个类别,涵盖近70%的业务类型,将便民利企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末梢。
综合受理窗口,让群众办证实现交易、缴税、登记等一窗办理。
疏通线下跑腿堵点
全面推行“零跑腿”网上办
新途径
登记中心从服务形式、种类、时间、效果等多维度不断创新发展,采取网上办理(云申请)、预约办理(云预约)、自助办理、流动办理(云平台)的多种受理模式,企业、群众可自主选择实体窗口、政务服务网、泉城办APP、自助设备等入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业务,做到“全程网上办理”。
为有效解决固定服务大厅窗口数量不足、人流量大、排队时间长等问题,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下沉”到各大银行,一次打通全市50家金融机构(含金融资产公司)的网络互通,经线上申请的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审核登簿完成后,生成不动产登记证明电子证照,并主动向银行进行推送,银行使用不动产抵押登记电子证照作为放款凭证,之后办理抵押转移、抵押变更、抵押注销等业务时不再提交抵押登记实物证书,实现10余类抵押登记网上“不见面”办。
建立机制,登记业务异地办。对“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实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标准,按照实体虚拟、线上线下一体的原则,采取跨区、跨市、跨省域异地申请、平行审核、信息共享、一次办结及电子证照、EMS寄送等服务,实现线下“就近办理,只跑一次”和线上“不见面”异地办理,实现线上申请、上传登记申请资料,网上大数据审核,线上缴税(费),核发电子证照或双向EMS邮寄申请资料和领取不动产权属证书及证明的不见面办理新模式,从而实现“零跑腿”“跨区域办”。
强化责任担当
开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新局面
为提高不动产登记质量和效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动将建设手续不全、超规划建设而无法办理权证的不动产项目纳入市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解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选派业务分管领导参与历史遗留无证建筑问题有关政策、工作方案和确权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研究,解决了一大批住宅项目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住宅项目3.4万户,其中已办证1.77万户,1.63万户正在办理过程中。
解决职工住房审计整改后的确权发证问题。按照市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印发的《济南市建购职工住房审计整改后确权发证工作方案》精神,在不办理大证的情况下,直接为个人办理房改小证。截至目前,已为5000多户(约70万平方米)购房职工办理了确权登记手续。
解决征收拆迁安置房屋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多次参与和组织召集相关部门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房屋征收过程中拆迁安置房屋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报市政府研究。依据《关于我市重点工程拆迁安置房屋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关于研究征收拆迁安置房屋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等文件精神,截至目前,共解决约4.1万户安置房屋的办证问题。
落实居住权登记工作,积极开展立法业务调研,结合“不动产登记”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完善《不动产登记条例》起草内容,助力地方性法规尽快出台。力求在立法层面上规范业务,从根源上铲除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滋生的土壤。
推动管理创新
首创行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办
新格局
济南市结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建立了覆盖不动产登记服务全过程的服务标准化体系,保证各类事项“件件有规范,事事可控制”;结合省、市“好差评”机制,建立完善了不动产登记的评价及提升标准规范并付诸实施,保证登记工作“时时在提升”。
以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通过窗口服务标准化管理,窗口整体形象快速提升。加大对服务大厅人性化改造,建立通用的《不动产登记服务规范》《服务大厅管理规范》《现场申请窗口服务规范》,使窗口率先亮标准。
建立业务审核标准化,制定《不动产登记业务操作规范》。在全国同行业内率先编纂不动产登记业务“零基础审核”标准文件123件,全面开展不动产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工作,编制标准453项,成为全国首个不动产登记行业的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开展以“三个集成”综合创新、预告登记制度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标准化综合创新联系点建设试点城市。盐城、烟台、重庆、武汉等同行单位纷纷前来学习。
扬帆起航正当时,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在学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乘风破浪再发力,稳步推进不动产登记机构改革、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建设一键直达的“指尖上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办事群众通过只需注册登录“山东政务服务网”或“泉城办”APP,在用户授权的基础上进行一键点击需要办理的登记业务,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减少用户手动输入信息的繁琐步骤,实现“一键办证”,使申请更简、数据更强、服务更优,用政策的创新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再进一步。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严格贯彻落实小微企业收费优惠减免政策,助力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