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月集中开工47个重点项目
起步区交出强势起步答卷
●把蓝图弄明白、路径研究透
有的放矢做好工作谋划
●“挑起千钧重担”
需要非凡之精神和行动
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示意图
年轻的起步区,正向人们展示它的朝气和活力——8月4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行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107.9亿元。随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再次为起步区建设发展鼓劲扬帆。
刚获批不久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6月以来两个月里举行两次集中开工活动。疾势起步的起步区,展示了扛起重大历史使命的力度和决心,展现了大河之畔这片沃土正成为吸引力十足的“项目磁场”。
写出疾势,方得韵味。济南人正用心用情用力,奋笔书写起步区疾势起步的精彩篇章。
俩月两次集中开工,起步区交出强势起步答卷
4月25日,国务院以国办函〔2021〕44号文件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作为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备受各方期待,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起步区的规划建设。5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起步区建设动员大会,吹响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号角。6月26日,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对起步区建设发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承载着国家使命、备受各方期待,起步区拉开了强势起步的大幕。
6月6日上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公共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25个项目总投资335亿元。这是起步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后的首批开工项目,项目以公共基础设施为主,重在提升新城区综合承载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如果说第一批集中开工的项目重点聚焦基础设施,那第二批集中开工的项目,则涉及范围更广泛,包括生态环境、安居保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政基础等领域。此次集中开工的22个项目,总投资107.9亿元,引人关注的是,其中包含了智能检测产业园、山东船员评估中心、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3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35.4亿元,助力起步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两个月内,连续举行两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是起步区破题起势的答卷,也显示了起步区的活力和吸引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沃土必将汇集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项目,加快崛起成城。
把蓝图弄明白、路径研究透,有的放矢做好工作谋划
起步区的意义之重大,无需赘言。抓好起步区规划建设,就要把蓝图弄明白、把路径研究透,有的放矢做好各项工作的谋划。
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和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这“四个新”是国务院批复明确的战略定位,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一体把握、一体谋划、一体落实。
“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的功能布局,是着眼济南地域特征和自然人文条件,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来的空间布局,需要准确把握,明确内涵实质。
把握节奏,步步为营。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设时序——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发展目标,把起步区建设成为绿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三步走”发展目标,既蕴含速度要求、也彰显质量内涵,既兼顾了现实需要和发展可能、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有利于引导全市上下牢牢扭住这一目标不动摇,形成同心协力推动起步区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满意答卷。
抓住关键,靶向发力。《实施方案》明确了“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深化开放合作,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的“五个着力”,指明了“怎样建设起步区”的发力点和着力点。推动起步区建设,就要以“五个着力”为路径指引奋勇前行。
“挑起千钧重担”,需要非凡之精神和行动
先行区变为起步区,这绝不只是名称的变化,而是深层次、全方位、结构性的变革,必须以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新的风貌来推进起步区建设。
“挑起千钧重担”,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如此形容起步区建设发展的责任之重大。
事在人为,人在精神。“挑起千钧重担”,必然要有千钧之力。推动起步区继续保持强势起步的良好势头,需要拿出非凡之精神和行动,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雄心壮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
起步区不仅是起步区的起步区,也是济南市甚至山东省、全国的起步区。济南市各级各部门对此已经有明确的认识,一方面要有“举全市之力”的大局意识,主动服从服务全市大局;另一方面,要善于用好起步区这个招牌,借势借力推动各自发展、各自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破题起势,起步区交出了令人赞叹的答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势起步疾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以铁的担当“挑起千钧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