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旺摄)
今年以来,济南交警坚持交通优化治堵,积极采取“灵活车道布局、优化车道功能、车道瘦身”等有效措施,对经七路杆石桥路口、经十路奥体中路路口等14处重点拥堵点段进行优化提升,对市区其他次支路相交路口进行交通微改造提升,实现交通拥堵态势持续缓解,交通出行品质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济南交警始终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将交通优化治堵与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城市品质提升、减量控大、优化营商环境、大气污染防治、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重点工作相结合,聚焦交通治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真改实改,不断拓展思路,按照“施工简单化、工期最短化、投资最少化、效益最大化”的工作思路,坚持“精细、精致、精准”,积极采取“灵活车道布局、优化车道功能”的有效措施,全面解决交通流量与车道功能不匹配的问题,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近期,由于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及交通吸引的转变,造成路网结构变化以及交通流量的转移,原有车道布局或车道功能无法满足现状交通需求,给现有的城市交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市民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济南交警根据群众诉求,结合现有道路条件及流量特点,创新推出右转借道公交车道通行、专用右转车道改为直右车道、右转车道改为左右车道、直左右混行车道优化调整、左转车道右置布局、车道“瘦身”增加车道、路口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综合待行区等7种模式,对经七路杆石桥路口北口、奥体中路解放东路路口南口、经十路与腊山河东路路口北口、二环西路与威海路路口西口、二环西路清源路路口北口、经十东路与港兴一路路口、黑虎泉北路与大明湖路路口等14处重点拥堵点段进行优化调整,相关路口的通行秩序与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改善,道路交通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右转借道公交车道通行模式
●经七路杆石桥路口北口
杆石桥路口处于南北向顺河高架快速路与东西向主干路经七路(泺源大街)的交汇点,因该路口西北方向分布有省实验中学、育英中学等学校和单位驻地,北口顺河西街右转需求量急剧增加。调研发现,该路口北口早高峰直行流量为290辆/时、右转流量为365辆/时,晚高峰直行流量为556辆/时、右转流量为581辆/时,单排右转车道已无法满足北口右转交通需求。
为缓解北口右转交通压力,市中交警大队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查,该路口北口公交专用道内共有B18路(夜18路)、B68路、K109路(夜109路)、32路(K32路)、K43路等5条直行公交线路,结合道路实际及公交车运行现状,按照“小改造、大畅通”的思路,将路口北向南公交车车道增加右转借道功能,同步调整北口地面标线与空中指示标志,引导右转车辆通行,路口右转通行能力提升20%以上。
●经一路纬十二路路口东口
经一路纬十二路交叉口是西部城区最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主要交通流集中向西通行至纬十二路路口再进一步分流,因此经一路(纬十一路至纬十二路)路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经调研,受北侧八里桥、北园高架等交通吸引点的影响,经一纬十二路口东口右转压力较大,晚高峰时段右转流量甚至超过直行流量,导致路口右转排队较长,通行效率低下。
经现场实地调研,由于路口空间资源有限,无法增加一排右转车道,因此,为缓解经一纬十二路口东口右转通行压力,同时提升公交专用道利用率,将经一路(纬十一路至纬十二路)路段公交车道设置为右转借道通行,改造后东口右转及路段车辆通行效率有所提升,排队长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经十路纬一路路口东口
经十路纬一路路口东北方向分布有三箭瑞福苑小区、市妇幼、机关医院、乐山小区等单位及小区驻地,路口东口右转进入纬一路的流量一直居高不下,高达353辆/时。
经过实地调研,该路口直行、左转交通压力较大,且无拓宽空间,综合考虑东口交通需求及路口实际情况,按照“小改造、大畅通”的思路,将路口东向西公交车道增加右转借道功能,大大缓解了右转交通压力,改造后晚高峰时段东口右转交通延误指数由44.9降至39.5。
专用右转车道改为直右车道模式
●奥体中路解放东路路口南口
近期,由于省立医院东院西门停车场服务能力有限,大量进入医院的车辆在路口排队,影响路口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为缓解西门停车场压力,医院方面在西门以北约200米处开辟了临时停车场,便于疏散在西门集中排队的就医车辆。为配合医院就医车辆交通疏导方式的改变,历下交警大队积极与院方对接,对省立医院东院路口南口车道功能进行优化,将原右转车道改为直右车道,提高南向北直行通行能力,引导车辆北行前往临时停车场停车,极大地缓解了南口就医车辆交通压力,改善了路口通行秩序。
●舜耕路八里洼路路口南口
舜耕路八里洼路路口东侧为通往银丰山庄小区的小区开口,相较于南口直行来说,右转交通需求较小,而原车道功能为直左、直行、直行、右转,右转车道利用率较低。根据区人大代表关于对舜耕路八里洼路交叉口南口交通组织进行优化的建议,经过调研后,确定将南向北最右侧右转车道功能调整为直右功能,提高路口空间资源利用率,增大南口直行通行能力。
右转车道改为左右车道模式
●经十路腊山河东路路口北口
经十路腊山河东路横断面形式为双向四车道,与经十路呈T形交叉,目前腊山河东路北向东左转需求量较大,一条左转车道不能满足需求,槐荫交警大队通过修改车道功能均衡北进口流量分布,将外侧右转车道改为左右车道,增加左转通行能力,缓解北向东左转通行压力。
直左右混行车道优化调整模式
●二环西路威海路路口西口
随着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及周边小区居民入住率逐渐上升,威海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加。槐荫交警大队通过常规执勤与流量数据观测发现,二环西路威海路路口西口右转流量激增,尤其是会展中心承办大型活动期间流量增大更为突
出,西口右转交通拥堵指数同步增大。槐荫交警大队根据流量数据分析,将二环西路威海路路口西进口外侧第二条车道直左车道改为直右车道,增加直右转车道后,一定程度上缓解路口右转通行能力不足造成的交通延误问题。
○临沂路和畅路路口随着周边绿地中央广场等小区入住率不断升高,交通需求随之增加,槐荫交警大队针对周边路网进行了综合优化提升,保证周边道路出行畅通。通过大队、辖区中队现场勘查发现,结合大数据研判分析发现,临沂路与和畅路路口南向西左转流量日益增加,临沂路南向西左转的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南进口有必要设置左转车道,将南进口直行车道改为直左车道,方便周边居民由南向西出行。
左转车道右置布局模式
●二环西路清源路路口北口传统的路口车道布局一般为“左转+直行+右转”模式,很难适应路口资源受限而流量不断变化的情况。而济南在近年来“小改造、大畅通”工作中,通过引导一线民警“我在岗、我发现、我思考、我建议”,以减小交通组织难度、提高通行效率为目标,不断探索并出现了多种打破常规、突破规范、实用新型的路口车道布局模式,适应了路口交通特点,符合交通运行规律。近期,槐荫交警大队对二环西路清源路路口北口实行“左转右置”,有效改善了路口左转、直行交织的问题。
二环西路清源路路口北口西侧,沿线小区单位出入口较多,南沙居民小区东门紧邻路口导向车道线实线段,距路口停止线仅49米,车辆需要连续跨越多条车道左转,与二环西路北向南直行车辆交织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制约北向南主线通行效率。
通过调研,结合道路沿线居民通行需求,将此路口北口两条左转车道分别设置在两侧,方便机动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通行路径。目前已经将路口车道标线和空中标志牌优化和更换完毕,并取消原左转待转区,极大缓解了此前北口左转、直行交织严重的问题,北口通行秩序与通行效率得到了有效改善。
●经十西路物流大道路口
物流大道路口东连济南西立交,东口高速路下桥口大型货车掉头流量较大,内侧车道掉头空间不足,槐荫交警大队将左转车道调整至外侧第二车道,增大车辆掉头空间,同时自西向东车道地面喷涂“直行待行区”与“待行区”字样,解决大型车辆左转掉头困难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车道“瘦身”增加车道模式
●经十东路港兴一路路口
经十东路与港兴一路路口东连唐冶立交桥、西通邢村立交桥与济南绕城高速,承担着高速、高架、地面三方面地空交通转换功能,早高峰西口出城交通压力大,早高峰西口直行约为4600pcu/h,排队长达510米。历城交警大队对交叉口进行“车道瘦身设计”与车道功能优化调整,东西方向压缩车道宽度,增加一条直行车道,提高东西方向直行通行能力,理顺交通组织流线。
●经十路奥体中路路口
为进一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缓解路口交通拥堵,交警支队多次组织辖区大队、科研所、交通处等多个部门对路口进行现场勘察研判分析,通过车道“瘦身”设计,优化交叉口车道宽度与车道功能,增加一条单独左转车道,同时将现状“限时左转”车道改为直行车道,提升路口直行、左转通行效率,瓦解经十路交通瓶颈,缓解交通拥堵。
此外,浆水泉路荆山北路路口东西方向进行“车道瘦身设计”,道路横断面由双向二车道调整为双向三车道,提高交叉口容量与通行能力。
路口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综合待行区模式
●黑虎泉北路大明湖路路口
“增设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综合待行区”是历下交警大队结合目前中心城区道路实际需要推出的新举措,以黑虎泉北路大明湖路路口为示范点,大胆尝试,在机动车等候线前、斑马线后的位置,设置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综合待行区”,绿灯亮起时,待行区内车辆快速从停车区域驶出,其他的机动车跟随其后。设置“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综合待行区”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也便于摩托车在路口进入左拐车道时,减少抢行、穿插现象。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研所副所长田云强告诉记者,针对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下一步济南交警将以更加务实高效、安全畅通的举措,动态调整车道功能,适应不同交通需求,让市民在交通民生领域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文/图本报记者 杨晨 通讯员 商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