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间:8月20日
拍摄地点:黑虎泉北路星空小卖部
拍摄内容:自闭症孩子的就业之路
上周,黑虎泉北路187-7号,悄然开张了一个名为“星空”的小卖部。如果你来这里购物,会发现几名店员似乎不太一样——反应有些慢,不会打招呼,甚至把“上帝”当作空气。瞬间的纳闷后,无处不在的提示语一定会让你平复,带着一丝不寻常的心情完成这次消费。
这份心情里,也许会有心疼、温暖、成就感、小心翼翼……因为这些年仅十几岁的孩子,都是自闭症患者,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对于这家济南首个为探索自闭症患者就业之路而生的小卖部来说,每一位顾客都是志愿者。
为了对顾客说声“谢谢”
他们练习了两个月
“找东西可能比较慢,算账可能比较慢……抱歉了,请您再耐心等一等,TA正在很努力地工作着。”
“叫而不应,那就多叫几遍,然后拉住TA的手,让TA眼神对着您,这样TA就知道您是在叫TA了。”
“忽视TA们,也是一种尊重。”
仅有两个货架、14平方米的星空小卖部里,这样的标语无处不在;每一位店员的名字、性格特征、习惯用语甚至抽搐等可能出现的症状也有提示。13岁的小彭、17岁的小乐、15岁的沛奇会在没有顾客时各自坐在床边发呆,他们的脑海中或许有着星空般的奇妙色彩,但这一切都因自闭症而无法与他人表述。每当有顾客进门,他们都会在指导老师的提醒下各司其职。小彭是收银员,小乐和沛奇是理货员,他们已经能熟练完成指令动作,并对顾客说“谢谢”和“不客气”。
仅仅是扫描商品二维码和付款码、从货架上拿下物品递到顾客手中、说“谢谢”“再见”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难完成的。来自济南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的班主任张老师说,小卖部8月18日营业前,已经对孩子们进行了近2个月的培训。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它还有很多分支,所以每个自闭症孩子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张老师说,开业这几天顾客不少,孩子们表现也很好,超出自己的预期。
星空小卖部是历下区民政局依托历下创益园孵化的公益服务项目,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的孩子们轮班上岗,这是济南市第一家自闭症患者“当家”的商店。
能不能养活自己是家长最担心的事
“帮我结一下账,谢谢。”
“不客气。”
手拿一瓶矿泉水找到小彭结账的,是他的妈妈黄艳。黄艳害怕自己的出现会让儿子不能专心工作,所以大多数时候都躲在门外偷偷“探班”,实在想和儿子说句话时,便以顾客的身份出现。小彭能胜任收银员工作,是黄艳从前不能想象的。
“我们总有老去的一天,那时候孩子该怎么办,能不能照顾自己、养活自己?这是每一名自闭症孩子家长最担心的事。”黄艳说,虽然一些大企业、社会组织会为这个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但多数在不与人接触的地方,依旧无法融入社会。而且自闭症患者与常人共事一定会落后,这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暴躁。
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负责人张洪波的孩子也是自闭症患者。2017年,她辞职创办了这个社会组织。“在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中,多数需要一名家长停止工作全职照料,特殊教育学校也只教到十多岁。”张洪波说,自闭症孩子中有些从学校出来就被送到养老院,大多数会被家长锁在家里,一生与世隔绝地度过。
怎样为患自闭症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实践、就业的场所,开辟一条就业之路?今年6月,历下创益园工作人员和张洪波一起到西安考察,发现一些自闭症公益机构探索开公益超市、洗车店、手工艺品代加工等模式,实现大龄自闭症人群的就业。在各方帮助下,星空小卖部应运而生。
“孩子们在这里拿到工资,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张洪波说。
温暖正在涌向“星空”小卖部有了订餐新业务
星空小卖部的3名店员展示商品。
“这个孩子的父亲说,只要他能叫出‘爸爸’就不跟妈妈离婚,可他怎么也发不出‘爸’这个音,所以就画了一张女性的脸但是长着胡子,在他心里,长着胡子的妈妈就是爸爸……”
星空小卖部里,除了日常用品还售卖自闭症孩子的绘画、诗歌、手工作品。这幅印在帆布包上的画,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这也是许多自闭症孩子家庭的真实写照。“自闭症孩子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有可能让父母正常就业、回归生活,也就能避免一些家庭的破碎。”张洪波说,星空小卖部的模式如果可以成功,她希望也能在其他行业复制,让自闭症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内成为为社会作贡献的一员,而非痛苦地去融入“正常人”的世界。
小卖部内售卖自闭症儿童作品。
在历下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王文林看来,如何让这个群体与社会发展融合、体面地生活下去,不应该是单个家庭的担忧,而应当是整个社会共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以历下创益园为依托,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无偿提供场地、资金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将社会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让来自星星的他们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星空。”王文林说,这也是对济南市强省会战略中“倾情办好民生社会事业”的践行。
星空小卖部的存在受到了市民关注,一周内已有上千名顾客“打卡”,济南这座城市的温暖正在朝它涌来。“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成立了微信群,在我们小卖部订工作午餐,这几天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十份!”张洪波的兴奋并不来自营收,而来自午餐这项业务能让至少4个孩子在洗菜、配餐过程中实现社会实践。
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正努力发出点点微光,告别黑暗,融入人潮……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