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内涵焕新记 微改造 小温暖 大提升

2021-09-07 10:26:2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内涵焕新记 微改造 小温暖 大提升

  “红色飘带”连接起两个小的圆形广场。

  □本报记者赵晓林

  近来,进入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的市民,会发现原本非常熟悉的园区内,好像有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不是那种天翻地覆式的,而是一种微小的,却带给人一种愉悦感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表现在哪儿呢?很多人发现,每次来到陵园都能见到而且身处其间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增添了一些设施,有了一些面貌上的改变。这些“微改造”,带给这处神圣之地的,是文化内涵的大幅提升。

  双拥广场,让人惊艳的当代感改造

  记者对于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比较熟悉,来的次数也多,但当近日又来到这处新改造的双拥广场时,确实被惊艳到了。双拥广场就是原来园区内的一处健身性质的广场,位于革命烈士纪念塔南侧,纪念馆的西北侧。

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内涵焕新记 微改造 小温暖 大提升

  双拥广场内的红缨枪林雕塑。

  从广场北侧主入口可以看到这处下沉式广场的全貌,广场由两个圆形小广场组成,上方有一条飞舞的“丝带”“飘”在半空,将两个小广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丝带下的主墙面上雕刻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律·军民情》全文以及有关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丝带”和墙面均用“生锈”的铁板制成,显露出一种沧桑、沉稳、大气、力量的气势。

  山东意匠建筑有限设计公司设计总监刘奎是烈士陵园景观改造的具体设计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双拥广场是这次整个烈士陵园“微改造”的一个重点,这处广场的两个圆形小广场原本是各自独立的,这次采用“丝带”的设计进行了连接,寓意是“军民情深手拉手、共命运”。

  这条“丝带”具有设计感,既抽象,又有诗意,让人产生情感共鸣。飞舞的“丝带”,就是深情的守望,就是一曲动人的军民情赞歌。舞动的“丝带”连接的其实是无尽的军民情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丝带”上有一个挖空的五角星图案,而地面铺装的图案是发射状的,在顶部看上去就像五星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照耀着大地与人民,寓意党的光辉照万丈。

  顺着下沉式台阶来到东侧的小广场里,记者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红缨枪林”,20多根红缨枪竖立在广场正中的圆圈图案之中,长短不一,大红的红缨枪头闪烁着红色文化的光芒。这处雕塑将革命主题用当代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具有极强的当代设计感。周边的展墙上是有关济南战役的老照片等,和红缨枪林在一起散发着浓烈的革命气息,与烈士陵园的整体氛围完全融合,将“双拥共建”与“红色精神”的内涵以全新的、时尚性的表现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是济南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内涵的当代表达。

  升旗台,英雄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双拥广场斜对面的环山步道路口拐角,记者看到路边原本的矮墙或隔离带已经变成了一个拐角花园。其中,奇石和花草相间,显露出一种自然山水的形态,和英雄山的山势风貌非常和谐,也使得这个区域显得更自然,更有一种让人身处山野的感觉。

  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小空地、道路拐角的改造,在这次的微改造中还有好几处,把原来比较生硬,而且没有任何视觉美感及功能性的小地方,改造成了具有独特气质的小花园、小绿地,让市民置身其中,不经意间就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空间感受,提升了陵园内的景观面积和可欣赏性。

  “本次设计改造我们是本着‘尊重历史,综合提升’的原则,统筹改造了道路两侧的挡土墙和绿化种植,加大了绿化量,打破原本僵直的人行道空间,形成有层次的绿化空间系统,创造出更加生动的道路界面。同时,在重要的节点位置结合实际情况与高差关系打造党政文化宣传空间,完善实用功能,弘扬革命精神。最后,对于现状存在安全隐患及缺乏美感的位置进行调整,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这位负责人说。

  边看着路边的微改造,边顺着主道路一直往南走,就来到了另一个广场,这里是每年清明节时举办悼念活动的悼念广场。记者看到,在广场的西南角竖立着一座雕塑,上面竖排着四个大字——英雄广场。

  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的微改造中,这处广场的名称改成了英雄广场。这处广场多年来已经成型,因为有着固定的用途要求,所以广场内不能做改动。但是增添了两处主要设施,一处是上面说的广场名称雕塑,另一处是广场最东侧主题雕塑墙前的升旗台。

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内涵焕新记 微改造 小温暖 大提升

  英雄广场的升旗台

  升旗台虽然是新修的,但反倒有已经存在了很久的感觉。刘奎说,这就是设计想要达到的效果。在接到设计、制作这个升旗台的要求后,刘奎和设计团队思考了很久,拿出了多个方案。然后,他们开始从烈士陵园的整体到每个地方的细节进行实地勘测,与园区内的很多建筑外观进行对照,寻找最佳的方案。经过不断地试验、不断地比对,再查找全国类似升旗台的相关资料作为参考,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样式。

  刘奎说:“很多人会感到这座升旗台的风格有点儿眼熟。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我们对北侧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平台四周的栏杆、纪念塔的塔基等进行过详细的测绘,那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革命题材建筑经典,是最有那个时代风格的建筑样式。尤其是那些石头的表面和棱角的处理,太具有时代特色了,这样的经典应该在这座陵园里有传承。因为这座纪念塔及周边建筑是济南这座历史名城、是这座英雄之城的红色文化符号,所以,我们经过多次商议认为,应该在新时代传承、利用、发展性地用好这个符号。从陵园的最南侧到北侧的山顶形成了呼应,也使得整个陵园的内在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达。”

  确实,这座升旗台所用的石材和颜色、形状、风格等,都和烈士纪念塔平台石栏杆的样式、风格基本一致,能感觉到这座升旗台和整座陵园确实结合得非常巧妙,和陵园早期建筑风格完全一致,但又具有时代感。

  从全景来观察广场,会发现这座升旗台让整个广场好像提高、提升了很多,从主题性到景观性都让人产生一种旧貌依然,但内涵加深的感觉。一点小小的改造,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确实让人感到惊奇。

  微改造,为城市留住了历史记忆

  “我们这次对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微改造,是根据上级有关单位的要求和安排进行的,目的就是在不大动土建的情况下,把陵园部分位置景观进行提升。为什么要采取微改造方式呢?因为这是当下城市改造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方式。现在城市的城建更新主要包括全面改造和微改造两种模式。全面改造就是将旧有的建筑、设施推倒重建,可以起到‘旧貌换新颜’的作用,这种方式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改善城市面貌有积极作用。如今全面改造模式有着很多的实际问题。比如,耗费政府大量的公共财力,还有就是很容易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但是,采用微改造的方式就能相对简单地解决这些矛盾。”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对于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微改造,是济南市比较少见的城建工程,也是一种带有实验性的改造工程。

  据了解,国家层面对于城市的微改造是大力提倡和支持的。在实际工作中,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微改造对于一座城市、尤其是历史文化比较深厚的城市有着巨大的保护作用,因为这种改造方式留住了城市记忆。

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内涵焕新记 微改造 小温暖 大提升

  英雄广场名称雕塑

  在烈士墓区,记者看到,长方形的烈士墓都加上了用整块石料雕刻而成的中间成尖角凸起的盖板,墓碑倾斜成40度左右,盖板下端刻有五星图案。经过改造的烈士墓整齐、大方,更多地呈现出庄重、严肃,蕴涵着浓浓的革命色彩。

  刘奎说,对于烈士墓的提升,他们经过了长时间严肃、细致、周密的调研、考察与设计,才确定下这个方案。除了墓碑的摆放形式和增加了盖板外,其他原有的石块等都保持了原样,没进行任何的改变和加工。这样,既保持了烈士墓的历史风貌,又从这个基础上进行了符合当代社会需要和审美的提升。经过改造,确实达到了更为符合烈士墓特点、增加烈士墓庄重感的效果。各界人士、尤其是烈士的后人前来祭奠时,都对这样的改造给予了高度赞扬。

  在烈士陵园这次进行的微改造中,还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点,就是几处公共卫生间的景观式改造。特别是在济南战役纪念馆北侧的一个公共卫生间的改造,在长方形洗手池的上方设置了一处天窗,自然光从这里洒落下来,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明亮,而且光线跟着阳光“行走”从不同方向洒落在这个空间,也使得这里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形成的光与影也不同,成为一处特殊的景观。

  刘奎说,能有这样的天窗,有缓冲间,能形成一种微景观的公共卫生间,目前来说还是非常少见的。这处卫生间的改造,使用的石材颜色等和旁边的济南战役纪念馆基本一样,很好地保持了这个区域风格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像这样的微改造看似不起眼,其实起到的作用并不小。当人们进入这个区域,可能不会立即看到这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会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视觉和记忆,会让人们对于陵园内这个区域产生一种新的印象。陵园是一处纪念园,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纪念性景观最直接的表达形式,精心设计的纪念园,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本能的纪念情感,并与环境达到共鸣。在改造的设计与实施中,尊重历史,突出庄严厚重感,采用景观手法给人以强烈的仪式感和神圣感,延续周边革命传统文化风貌特色,注重与纪念碑及周边建筑的历史积淀和庄重氛围相融合。而通过这些微改造,整个陵园就具有了更多的这种功能。”有关负责人总结了这次微改造的功能和效果。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