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8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起步区成为国家黄河战略唯一的“实体性”新区。济南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和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高质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是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支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济南市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体制机制创新新示范
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这给起步区高效能推动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提供了政策利好。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科技创新改革、金融财税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推出一批具有起步区特色的改革事项,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最好最优,持续推进政策制度创新,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动力,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打造全国制度创新高地。济南起步区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多渠道破解要素制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制度创新力度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打造起步区体制机制创新新示范。
二、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打造绿色发展新示范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是起步区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重中之重。济南起步区在功能布局上定位为“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其中“一横”是指依托长约50公里的黄河生态脊梁,贯通沿线水系、山体、林地、湿地、岸线等自然生态资源,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打造山水与人文相融合的黄河生态风貌带。因此,起步区要认真落实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一方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保护起步区水系、岸线、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全面夯实绿色基底,另一方面要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齐鲁文化、泉城文化,把深厚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三、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能级,打造新动能培育新示范
目前起步区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6家,签约项目91个,总投资2661亿元。在招商引资上积极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高好强”项目。起步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的示范区,招商引资目标定位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省属企业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面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当前要抓住起步区建设的有利机遇,研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完善和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新业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若干有济南优势的新业态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形成促进济南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下一步建议起步区在招商引资上更加注重相关项目的上下游延伸,围绕“大高好强”项目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在做大做强项目上加大力度。同时,起步区还承载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要在新增长点培育上作出新示范,通过新动能的培育形成带动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普适性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新经济知识智力密集特征的制度生态,为新动能保驾护航。
四、进一步推进人才管理改革建设,打造人才引进新高地
高质量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质量人才管理和人才引进至关重要,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一是建议在济南市现有“人才30条”“高校20条”“双创19条”等人才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细化,用好用活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提高人才政策吸引的力度。二是探索抓住生态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构建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加大人才工程、人才资金保障的力度。三是加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促进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构建更加实用、更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四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同时加快国际学校、外国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发展的高地。
(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