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黄河边|“馍馍阿姨”回来啦

2021-09-27 06:19:4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时晔然 通讯员 赵文瑜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昔日为谋生弃了好手艺 如今喜迁新居重操旧业 “馍馍阿姨”回来啦

  昔日为谋生弃了好手艺 如今喜迁新居重操旧业 “馍馍阿姨”回来啦

  “大伯,您来点啥,今天有蒸馒头和炒菜,还热乎。”正午时分,走进章丘区黄河街道幸福河社区,食堂门前排起长队,服务台前,51岁的村民韩幼明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围裙,在白茫茫的蒸汽中晃来晃去,一边舀菜一边吆喝。

  乡亲们吃的啥?真不赖,肉末粉条、焖茄子、土豆丝,配上热气腾腾的黑米粥,三菜一汤才五块钱。

  “你蒸的馍馍就是香,跟以前一样。”

  “明天还有茴香肉蒸包呢,来尝尝?”

  看着大家吃得直抹嘴,韩幼明嘴角扬起了笑容。

  “这一年,变化可大了,像做梦一样。”回想起去年喜迁新居的场景,一切仿佛在昨天。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昔日为谋生弃了好手艺 如今喜迁新居重操旧业 “馍馍阿姨”回来啦

  黄河街道滩区28个村4800户村民全部搬进了美丽宜居的社区。(本报记者 吕传泉 摄)

  韩幼明的老家在常家村,距离黄河岸边只有500米,为了防止河水侵犯,全村建在高高的土台上。韩幼明的宅院就在村子西北头,墙根边上就是大水沟,有三四米深,每次下大雨,都会冲掉土垒的地基,一家人提心吊胆。村里还是泥土路,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

  靠啥营生?“甭提了,算上公婆,全家六口人,分了七亩地,种些玉米小麦,年收入才7000元,连吃饭都是问题。”

  好在离村2里地,有家面粉厂,厂长是个庄稼汉,实在人,从不掺假。韩幼明心灵手巧,干脆开起了“馍馍坊”。村里人吃腻了自家摊的煎饼,也想换换口味,所以“馍馍坊”的生意还不错,一天下来收入顶个“大工”。逢年过节,她还给孩子们蒸“花馍馍”、包糖包子。那时,周边几个村都知道常家村有个“馍馍阿姨”,蒸得馍馍厚实、顶饿。夫妻两人起早贪黑,供着公婆和孩子,这一干就是十年。

  后来不行了,面粉厂关了,女儿要读研究生,儿子马上上大学,得另谋他路。

  丈夫进了邹平一家铸造企业,每月收入4000多元,干六天歇两天。无奈,两人关了经营多年的“馍馍坊”,乡亲们听闻,也觉得惋惜,有的村民还急得跺脚:“你们不蒸馍馍,俺们吃啥去。”

  2017年,一则喜讯“从天而降”,打破了黄河街道滩区28个村的沉寂。总投资18.2亿元,涉及4800户、1.8万人的幸福河社区和北房社区规划横空出世,成了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昔日为谋生弃了好手艺 如今喜迁新居重操旧业 “馍馍阿姨”回来啦

韩幼明在社区大食堂工作。

  “那还用说,俺举双手赞成。”搬迁通知下来,韩幼明和丈夫第一个报了名。

  按照补偿标准,韩幼明家置换了两室一厅,120平方米的房子,连公婆也分了60平方米的小居室,这可乐坏了夫妻俩。这三年,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看着安置区整地、打地基,看着高楼一天天“长大”,看着柏油路贯通,看着女儿毕业订婚,儿子顺利进入大学,看着头发上多了缕缕白发。

  去年4月24日是难忘的一天,在黄河街道工作人员带领下,韩幼明一家与常家村村民乘坐中巴车,踏入了他们的“新家”——幸福河社区。

  鳞次栉比的现代公寓,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干净整洁的居室,让大家看花了眼。

  “瞧,楼下就是党群服务中心,有啥事找他们,对面是便民服务中心,有食堂、幼儿园、娱乐室和门诊,还有即将建成的为农服务中心,这里将来是社区的商业区,现在咱们新社区养老、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街道宣传委员孟永生介绍说,“搬出来,就业咋办?不用担心,政府成立了人力资源公司,按照年龄、技能、务工经验‘量身定制’岗位,工作自己找上门。”

  按捺不住乔迁之喜,第二天,韩幼明就拉着丈夫,到市里买了沙发、液晶电视、空调、电冰箱和洗衣机,这是她结婚20多年,第一次置办新家具。

  去年8月12日,韩幼明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房,那天晚上,她激动得没睡着觉。

  如今,在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下,她被安排在社区食堂打工,每天打卡上下班,每月工资有2500元。还是那熟悉的手艺,还是那群熟悉的面孔。

  “嗯,还是那个味。”“嗯,还是那么顶饿厚实。”

  “馍馍阿姨”又回到了大家的身边。

  ●百姓心里话

  不怕人笑话,俺嫁到滩区这二十多年,娘家亲戚几乎从没上过门。为啥,路难走,从街道驻地到俺家,还得三四十分钟,一下雨,连自行车也推不动。道路阻隔了亲情,也阻隔了我们的发展,能搬出黄河滩区,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

  当初俺们还担心,住上这么大的新房,咱们得掏多少钱,以后到哪里就业。没想到,政府比咱考虑的还周到。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日子。

  回想过去,我们的祖辈、父辈哪个不吃苦、不受累、不奋斗,为啥还是走不出黄河滩,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前几天婆婆问我,咱都住上楼了,你咋整天还这么忙活?我说,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听党话,跟党走,不松劲,好日子还在后头。

  ●记者感言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黄河街道已经拿出了时间表和规划图,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展开。

  在这里,居住社区、农业园区和工商业园“三区”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居家社区的建设改善了滩区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农业园区将群众搬迁后复垦的原村旧址成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工商业园区的建设为农民找到了就业增收的岗位,解决了农民“收入如何增”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50亩的鲁供丰农粮食仓储基地项目正在施工;鲁花集团2000亩高油酸花生、油菜花种植项目已经落地;占地500亩的静脉产业园已经动工;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集购物、餐饮、商业于一体的商贸中心将于明年3月完工,届时可提供300人以上就业岗位。采访时,这里的农民不时会冒出“‘三变’改革”“土地托管”“入股分红”等新词儿,让人感受到的是他们不断进取、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离开时,问及韩幼明有什么期待,她说等攒够了钱,想开一家便利店。骄阳下,丹桂飘香,滩区沃野遍地金黄,祝福她的心愿早日实现。

作者:时晔然 通讯员 赵文瑜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