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章丘区船南村。原本潮湿的土地又蒙上了一层细雨,种粮大户吴占元蹲在地头若有所思:“这两天又种不上了。”
放在往年这个时候,麦种早已播种,差不多该出苗了。但今年秋季雨水多,玉米秋收难度大、一再延迟。玉米腾不出地,小麦就没法播种。头天收完玉米紧接着整完了地,吴占元本想着尽早种麦子,但一场小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跟吴占元一起蹲在地头上的,还有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副站长、党员王道远。他随手抓起脚边的一把泥土,用力一攥。一松手,被握成团的泥土在半空中被抛下,落到地上没有散开。“老吴,别着急。看这墒情还得等两天。”
玉米虽丰产但连日阴雨给收获带来困难
寒露至,农事忙。每年的10月份,正是玉米和小麦轮作的“转换期”。农民将玉米收割完后,再整地(包括翻地、秸秆粉碎还田等),然后再进行小麦播种。
“今年玉米丰产,但后期降温降雨给收获带来了难度。”对农民来说,气候条件无疑是影响农业种植的关键因素。今年夏秋出现多轮降雨天气,土壤水分饱和,局部农田积水,使得玉米小麦轮作在衔接上遇到了阻碍。为此,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派出了多支队伍,由党员带头、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尽早完成秋收,为接下来的小麦播种提供技术指导。
农业技术员李书霞向种粮户吴占元介绍机械免耕播种的优点。
平阴县孔村镇的李红岩是玉米种植大户,共有150余亩田地。由于农田积水,机械无法进入,玉米收获遇到了难题。几天前,当平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党员张化良赶来时,他家的玉米才收了70亩,一家人着实着急。为了节约时间,张化良立马掏出手机联系,帮助李红岩借来了履带式收割机。李红岩抓紧时间挖沟排水,创造条件等待机械进田。当天中午,15台履带式收割机分组进田收割。
张化良一边帮着李红岩协调机械,一边指导他紧接着在刚收割完的地里旋耕,尽量不耽误接下来的小麦播种。
这个国庆假期,张化良几乎是在田间地头上度过的。跟他一样,秋收拉开大幕后,在全市玉米小麦集中种植区,都能看到农业技术人员的身影。那些困在田里的玉米,技术人员帮助农户协调机械、给予技术指导;对于已经收获的玉米,则督促农户抓紧晾晒,指导他们使用设备烘干,以免粮食发芽。李红岩就是他们帮扶的其中一个种粮大户。
“好在10月12日是个大晴天,玉米可算是晒透了!”已经收完玉米的李红岩舒了一口气。
宁可晚点种也要等待最好的时机
收完了玉米,种小麦也就提上了日程。然而连日雨水导致土壤水分过高,如果这个时候就播种,麦种、麦苗很容易腐烂。
农业技术员王道远和农户张庆军查看土壤墒情。
“麦收胎里富,种好是基础。”小麦种植七分种、三分管。在这个要紧的节骨眼,党员技术员也跟农户们一起,时刻关注着天气和土壤。尽管比往年晚了些,但他们给农户的建议是:宁可晚播,也要适墒。
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是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眼下,让土壤尽快排水是最重要的。在地势高、墒度合适的地块,技术员指导农户率先播种。比如说市中区党家街道党东村,由于地势有优势,麦种在10天前就已经种下,如今已经钻出了5厘米左右的麦苗。在地势低洼及渗水严重的地块,党员技术员则先帮助农户开沟沥水,稍好些的地块等待自然晾晒。
“往年这个时候都该出苗了!”章丘区相公庄街道辛家村的张庆军有些焦虑。经过测算,他的地还需要晾晒两天。“老张,推迟几天种没有多少影响。你别着急。”王道远介绍,小麦是一种分蘖作物,产量除了受主茎影响外,分蘖成穗也能弥补。“所以说晚播只要不太晚,影响不是很大。”但如果盲目播种,烂种、烂苗的发生率较高,农户后期还需要补种,成本随之增加。王道远在安抚农户的同时,心里也在精确计算着日子:“争取10月20日之前种上!”
400余位技术员进田全方位指导秋种
为了给农民带来更先进的播种技术,农技推广部门邀请了农业专家到田间开了一场小麦免耕播种现场观摩会。讲完技术,现场一台立旋整地双镇压小麦精量播种机在开阔的田野里撒欢儿般地跑开,它驶过的土地整齐地犁出了一道道沟壑。种植农户们紧随其后,翻看土壤中种子的播种深度。“真不孬!”几位农户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台机械,听技术员讲解着免耕播种的好处。
因为土壤情况不同,目前全市小麦播种进度不一。从秋收开始,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共派出400余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其中党员占到近80%。技术人员分布在全市,根据不同的地块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指导意见。
这两天,接连的晴朗天气让秋种速度明显加快。截至10月17日,全市秋收工作基本结束;计划种植小麦330万亩已播种完成64.3万亩,秋播进度19.5%。通过大力推广“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的小麦晚播技术,技术员指导农民科学选种,加强种子包衣拌种和统一供种,做到适期、适量、适法播种,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及时跟进田间管理指导服务,确保苗全、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