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今年以来,济南市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与全面从严治党生动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引领力、渗透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涵养廉洁力量,汲取奋进动力,正心修身、开拓进取,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强保障——
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
制作“云上”清廉地图 让红色资源“动”起来
如何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廉洁文化建设?今年以来,济南市纪委监委在用足红色故事这个“好教师”,用实史料文物这个“活教材”,用活纪念场馆这个“大课堂”上“做文章”,打造了诸多红色地标和网红打卡点,努力让散布在泉城的红色资源“动”起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清廉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济南市纪委监委从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场馆、历史文化展馆中梳理精选出78个点,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精心绘制了“济南清廉地图”,策划推出了以“誓念之旅”“镜鉴之旅”“文润之旅”为主要内容的“泉城清风之旅”,让党员干部、广大群众感受到清廉建设就在身边,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风、正心修身,接受清廉文化洗礼。
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
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解放阁、历城革命烈士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辛锐纪念馆……“誓念之旅”旨在发挥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作用,引导参观者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牢记铮铮誓言,赓续精神血脉,用信念之光指引奋进之路;
市中区廉政教育基地、历城区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展厅、刘成德事迹展览馆……“镜鉴之旅”旨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参观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为镜鉴,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筑牢纪律底线,树起道德高线,永葆清廉本色;
铁公祠、济南孝文化博物馆、李开先纪念馆、秦琼祠……“文润之旅”旨在发挥传统文化、泉水文化、家风文化等教育功能,引导参观者在接受清廉文化洗礼中涤清思想尘埃、涵养道德品格,增强崇德尚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此外,清廉地图还精心设计了参观路线、公交专线,更好地满足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清廉文化的需求。
清廉地图以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厚爱”。只要掏出手机扫一扫专属二维码,一幅以青蓝为底色的地图随即映入眼帘。点击地图上标注的各区县,就会进入下一级的子地图,跟随内容介绍,深入了解到该地与清廉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清风之旅。
读红色家书家训 传红色清廉家风
“我在临死之际,谨向最亲爱的母亲和亲爱的兄弟们告别!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这是革命烈士刘谦初于临刑前,在敌人面前写下的最后一封信。刘谦初把党比作亲爱的母亲,嘱咐身边的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爱护“母亲”,听“母亲”的话,以此表达对党的热爱和对革命理想的忠诚。
济南战役纪念馆
红色家书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红色基因,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日前,济南市纪委监委联合济南市档案馆,在全市开展“清风寄语·家书话廉”红色家书征集活动,共征集家书200余封,组织拍摄制作《“清风寄语·家书话廉”红色家书展播》系列短片,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31年在济南慷慨就义的烈士刘谦初的这封遗书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讲述一封封红色家书故事,引导党员干部感悟红色家书中蕴藏的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培育廉洁家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济南作为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廉让平安”“雨荷让水”“太和惠民”等优良传统家风故事,济南市纪委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清廉泉城”品牌,创作了一系列独具济南味道、泉城气派的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如莱芜梆子现代戏《儿行千里》、蟠龙梆子小戏《一对银手镯》《牛大胆下乡》、廉政戏曲电影《吴来朝》等。以群众喜闻乐见、交口称赞的形式宣传优良家风,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我们把家风建设纳入廉洁文化建设,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良好家风的独特作用,积极展示济南家风文化,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济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依托“济南二安”、房彦谦、曾巩、张养浩等名士廉吏和“管鲍分金”“韩韶留驹”“还葚东邻”等清廉佳话,深度提炼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家风文化,对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进行再创造,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尚廉的浓厚氛围。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清廉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廉洁文化发挥着教育、引领和浸润等特殊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清廉建设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济南市纪委监委将把发展廉洁文化作为推进清廉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任务,更好融入“三不”一体推进工作格局,更加突出政治性、公众性、地域性、系统性、创新性、实效性,大力培育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的廉洁文化,让“以廉为荣、以洁为美”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推进清廉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丰厚文化滋养和不竭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 沙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