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转型高质量发展枢轴 济南成“极”之路这样走

2021-10-22 07:36:10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卢震

责任编辑:卢卫美

  近日,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济南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谋划了发展蓝图。基于济南生态基底特征,《规划》提出构建“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同时,以黄河为纽带,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大通道,加密跨黄通道,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实现黄河由天然屏障向发展枢轴转变,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构建“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

  根据《规划》,“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中,“南山”为南部山区生态涵养区,发挥“水塔”“泉源”生态功能;“北水”指北部黄河生态风貌带,强化黄河两岸湿地群、滩地、防护林带等多元生态空间功能,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画卷;“多廊”是串联“南山北水”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滨水生态廊道,依托小清河、大汶河、北大沙河、“三川”(锦绣川、锦云川、锦阳川)和玉符河、徒骇河等重点水系,打造形成全域连通多样生态格局;“多点”即全域分布的生态节点,包括森林公园、湿地、重要湖库、水源地、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等各类节点,统筹提升生态功能和城市服务功能。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黄河转型高质量发展枢轴 济南成“极”之路这样走

  航拍济南黄河两岸 资料照片

  在建设黄河标志性绿色生态走廊方面,推动柳埠、莱芜华山、长清大峰山等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九龙涧、青桐山、锦绣等地方级自然公园。打造北部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浪溪公园、玉带公园、外山森林公园、清水沟河口公园、南大沙河河口公园,打造山河风尚彰显的岳渎公园。建设滨水生态廊道,实施大明湖—云锦湖—小清河—华山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联通鹊华烟雨景观带和趵突泉、黑虎泉泉群,推动泉城特色风貌带和黄河生态风貌带融合发展。

  在建设黄河流域节水典范城市方面,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到2025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1.9亿立方米以内。推进水资源使用权确权,探索开展水权交易,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逐步形成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模式,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领域配置。

  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在高质量发展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以黄河为纽带,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大通道,加密跨黄通道,连接左右岸、贯通上下游,串联重点发展板块,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合理布局,实现黄河由天然屏障向发展枢轴转变。

  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突破基础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卡脖子”短板技术。高标准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加快建设泉城实验室、微生态生物医学实验室、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实验室等山东省实验室。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加大人才房建设力度,多途径破解人才住房难题,完善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配套政策,探索使用推广“人才码”。

  在塑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地位方面,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进济南与青岛交通设施、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共建共享。加强与沿黄城市交流合作,探索成立沿黄省份自贸试验区发展联盟。

  同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规划建设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平陵故城汉代遗址公园建设展示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立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黄河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泺口古镇规划建设,塑造一批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地标。强化沿黄城市文化旅游协作,共同设计完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系统,协同推进黄河文化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示范引领,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方面,《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中科院空天动力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燃气涡轮动力研究中心、放射性药物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绿建国际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着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积极建设节水典范城区,推进节水智慧化管理,加快实现用水户在线计量监测全覆盖,推进全过程信息感知、数据分析与智能管控,构建城市节水物联网。加快小清河、大寺河河道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打造人河城相协调的生态风貌廊道。加快实施桑梓店—大桥—崔寨—回河生态森林带建设,构建成长型森林公园体系,发挥护蓝增绿通风降尘作用。优先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垃圾转运作业系统等,全力建设“无废城市”示范区。

  同时,着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开放合作,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与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项目、机制的联动,积极探索与西咸新区、郑东新区、西海岸新区等重点区域建立高层对接机制,联合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人才交流合作、行业标准制定。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资源。

  防洪减灾,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规划》提出,巩固提升黄河标准化堤防,提高主槽排洪输沙能力,严格限制自发修建生产堤等无序活动。统筹推进瀛汶河、浪溪河、南大沙河、北大沙河等黄河支流防洪治理,结合小清河复航工程,全面提升小清河干流防洪能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完善主要铁路立交道、泵站出口、重点低洼地区电子监控系统,部署水位监测设备,系统开展城区易积水区域治理,确保城市内涝动态清零。

  同时,规划建设区域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打造黄河流域应急物资保障枢纽。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和黄河大数据中心,依托高分辨率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和地面水文监测、水文气象耦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空天地大数据采集汇聚处理、共享应用服务系统,提高水旱灾害监测体系覆盖度、密度和精度,延长灾害预见期。

  在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稳步提升,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控制断面,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推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建设。积极发挥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作用,打造全国碳市场黄河流域综合服务平台。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卢震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