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炜敏
10月13日,民族歌剧《沂蒙山》作为开幕式演出,在省会大剧院上演,同时也拉开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大幕。歌剧节期间,将有四部佳作在济南上演。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向好,济南的演出市场一直在逐渐恢复中。刚过去的“十一”国庆假期,既有市级国有文艺院团的演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种艺术形式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演出,还有开心麻花的新作。多个旅游景区也推出了演艺产品,济南旅游演艺前景被看好。
演艺产业欣欣向荣
探索创新旅游+演艺的发展之路
“十一”假日期间,市杂技团《红色记忆》、市吕剧院《小姑贤》《喝面叶》、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儿行千里》《白蛇传》、市儿童艺术剧院《三只小猪》、开心麻花《七平米》,以及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演出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王小毛独奏音乐会、弦乐音乐会等十多场不同艺术种类、不同风格的剧目在济南上演。
“之前去看开心麻花的演出只能去北京、上海等地,现在开心麻花来到济南,喜欢他们作品的我感到太幸福了。”市民王海英通过《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等作品而喜欢上开心麻花。这个假期,她早早就预订了开心麻花在山东剧院的演出门票。“听说他们还将继续打造和济南有关的原创剧目,也十分期待他们的新作品。”
繁重的工作之余,王海英喜欢通过欣赏喜剧、曲艺等来哈哈一笑,释放压力。“最初是看济南市曲艺团的‘开心甜沫’,他们有一些独有的曲艺形式,水平很高;后来开始看芙蓉馆、江湖艺社这些济南本土相声剧社,形式比较多样,也很幽默。”王海英介绍,《脱口秀大会》火了后,她通过搜索发现济南也有脱口秀演出,也去现场看了,“效果也很好,去的人也不少。”
“德云社不也要来济南了吗?就感觉济南的演出形式越来越多了。”王海英总结道。
这不单是普通观众的感受,也是专家们的结论。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晓文表示,和前几年相比,济南的演艺市场这几年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逆袭”这个词似乎用在这里很贴切。自2013年文化部在山东省组织举办了第十届艺术节突出了“文化惠民”,促使我国的演艺产业、包括济南在内的山东省的演艺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济南演艺市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演艺类项目正成为传统旅游景区的重要延伸和升级方向。旅游演艺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源泉,成为打破景区淡旺季困局的突破口和延长旅游时间的重要手段。“当前,济南正着力打造全域国际旅游目的地,演艺是济南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突破口。”王晓文表示,济南不断探索创新旅游+演艺的发展之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明湖秀”。作为“泉城夜宴”构成板块之一的“明湖秀”,是“夜宴”的精华所在。“明湖秀”以济南大明湖为载体,秉承“动静相宜,明湖多赏”“光随舟行,景随光至”的设计理念,按照“以泉为形、以泉为景、以泉为魂”和“从历史走向未来”双线并进的线索,分篇章展现济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目标,是汇集喷泉、喷火、喷雾、表演大船、投影激光等综合演绎手段的高科技视觉盛宴。“泉城夜宴”被评为文旅部优选项目。
以“富矿”为底气
促进演艺市场的良性发展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舞台艺术能给人们带来更直接、更真实、更亲切的感受和体验,也是观众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深厚的基础。大力发展演艺产业,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重要期待,也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极。
尽管我市的舞台艺术和演艺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山东演艺集团董事长于剑多年来深耕演艺产业,在他看来,济南还缺乏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同时存在缺乏演艺复合型人才、营销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
济南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守着“富矿”,开拓并形成更多的“富矿”,以此形成良好的生态效应,从而达到演艺事业和产业的良性发展,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采访中,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东省重大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李芳提到了河南卫视近来对传统文化的创意表达之作。2021年,河南卫视频频“出圈”。先是春晚的《唐宫夜宴》令全国观众眼前一亮,后来的《元宵奇妙夜》让网友们看到了河南卫视的“真心”,端午节的《端午奇妙游》再次炸场,令观众感受到了灿烂的黄河文明以及河南独有的文化魅力。
在李芳看来,山东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但有效转化、成功实现产业转化并盈收的或者像河南卫视系列作品这样“出圈”的还不是很多。她以某个美术馆为例,该美术馆藏品水平高、宣传到位,是近年来一处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但在调研其衍生品商店时,却发现产品数量、影响力都有限。“推开来想,我们是否有达到‘地理标志’知名度的文化产品,让人一提起山东就能想到它?”
李芳认为,文化资源价值转化受限可以追溯到资源整理这一步,“文化产业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传播—互动,并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这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有目的地盘点自己区别于他人的资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泉水文化、大舜文化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应科学合理发掘济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出既具有互联网时代特点,又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舞台爆款剧目。”王晓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一部大而全的演艺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观众的喜好,一定是精耕细作一种表演门类,通过良好“口碑”及过硬“内容”,才可以在多个互联网渠道爆发性传播。
优化济南演艺生态
打造演艺集群
“虽然河南这几部作品是电视节目,但对我们演艺产业的打造仍然有着借鉴意义:首先是立足文化精神内核,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山东是一个有着悠久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文化高地,‘一山一水一圣人’足以超越其他省份,传统文化建筑、历史文物等蕴含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应该让之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其次,融媒体时代,应利用互联网技术赋予经典和传统新的生命力。最后,既要重视流量,更要聚焦节目内容价值。用心打造精良之作是演艺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王晓文表示,以上值得借鉴的地方应该也是转换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的切入点。
如何优化济南的演艺生态?王晓文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首先加强政府引导,加强演艺业的规范和管理工作。诸如优化产业政策、加强产业宣传以及加快人才的培养等。加强规范并非“管死”,而是“管活”。其次要培养良好的票务市场。在调研好山东演艺市场的同时,把山东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等也要调研好。破解山东消费者习惯了过去计划模式下单位购票赠票的方式,培养起观众自己掏钱买票的消费习惯。另外,合理定价也是重要一环。最后提倡“匠人精神”。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已经不成问题,而市场更需要优质的内容与产品。所以,作为演艺行业的工作者就更应该严格要求,以“匠人精神”严谨科学地制作每一部演艺产品,这样才会得到百姓的喜欢、市场的认可、消费者的欢迎。
于剑提出了打造演艺集群的建议,演艺机构的集群模式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活力与创新力。像美国百老汇,众多的剧场、制作公司和从业人员,源源不断的新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带动了周边地产及商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活力。
演艺集群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于剑建议,可以通过一些小型剧场、展演空间打造市民身边的微小剧场,提升演艺产业活力,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同时增强院团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发展,加强剧目的引进与输送;最后要推动剧场、经纪、营销等环节,延伸演艺产业链。“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工作,需要一线演职人员推出作品,政府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扶持,社会对演艺产业的关注,以及提高市民艺术欣赏力,培育市民对艺术的消费需求。”
歌剧节给济南的观众提供了近距离观赏高雅艺术的机会,也让我市的艺术院团得以与全国高水平院团面对面交流,这些都将推动我市演艺生态的向好发展。随着济南演艺生态的不断完善,济南将发挥演艺资源丰富、发展产业条件优越等有利因素,演艺产业将迎来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