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需要精打细算。同样,一个村庄想要致富,也需要精打细算。
商河县沙河镇大仉村,无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村党支部班子以党建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通过一笔笔“精细账”,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当初的经济薄弱村,一跃商河县经济强村榜首,成了名副其实的“首富村”。
村民的信心
源自对党支部的信任
大仉村的圣女果种植产业园内,连日的秋雨使得西红柿栽种比往年延后了近一个月。村民张振军早晨刚刚排了一遍积水,此刻土壤又渗出了一层浅浅的泥水。
大仉村党支部书记李敬芳已经接连查看了好几个大棚。走到张振军的大棚时,看到他正在地里忙活,李敬芳挽起袖子帮忙。积水严重的地方,西红柿的秧苗要稍弱些。俩人赶忙用铁锨挖起了沟,以便积水能够尽快排出去。
“搁在去年,都得挂果了。”想到这,张振军愁眉不展。
“甭着急上火,有什么困难咱一块想办法。人手不够你就吱声。”
大仉村党支部早在大棚建设阶段就安装了排水系统。此次汛期,全村党员也积极帮助农户排涝、抢种西红柿。“有支部撑着,今年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张振军说。
张振军的信心,源于对党支部的信任。田野里放眼望去是联排的西红柿大棚。这是大仉村盘活土地资源后的第一笔“投资”。去年这里的小西红柿亩产超1.5万公斤,加上市场行情可观,跟其他村民一样,张振军去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
零散土地连成片
大仉村“变废为宝”
可放在几年前,大仉村无论是村集体还是村民收入都还较为薄弱。
村子面积虽大,但土地多为盐碱地,村民只能种植少量的小麦和玉米。即便是质量好一点的土地,流转的费用每亩每年也不过200多元。
土地既是大仉村的优势,也是劣势。
李敬芳考虑,村庄要想发展,就必须依靠产业,将村里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才是唯一的出路。大仉村的党员们通过实地测量发现,将小块土地连成片,边角和沟壑都能利用起来,原本100亩的土地连片之后能够多出45亩来。
“不种粮食能种什么?”“地没了收入从哪里来?”对于种了半辈子地的村民来说,土地整合规划听上去似乎有点大而远,不少村民并不支持。支部班子决定给村民算清楚这笔账。由10名党员代表分别入户,他们人手带着一个账本、一支笔,将原有的土地盈利和今后统一流转后的收益相对比,挨家挨户做工作。
同时,大仉村进行“三资清理”,将村里的闲散地、不符合规定的宅基地、废弃边角地全部清理整合。村里有一处900余亩的盐碱洼地,经过平整和改良后,也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好地。
会挣也会花
村支书“背土”寻找致富妙招
经过了改良和整合的土地共有1050亩,这大片的土地很快吸引了现代牧业的项目落地。仅这一部分,就可以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90万元。
现代牧业是一家奶牛养殖企业,大仉村抓住企业对饲料的大量需求,以村委会为主体创办了中介服务公司,为现代牧业提供收购青贮的服务,按照每亩地5到8元的标准收取服务费用;同时与企业签订了大型农机具服务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将村内闲置收割机、播种机、运输车等大型农机具租赁给企业,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的增收渠道。
原本靠种地为生的村民也在企业找到了新工作,日均工资最低也有80元。村民李发勇原本种植小麦和玉米,一年到头收入也不足万元。当初李敬芳好不容易才做通了他的工作,李发勇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后,仅土地流转收入就万余元,两口子在附近企业的食堂打工,俩人每月加起来又有近万元的收入。
正是因为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村民对党支部的决策格外支持。
钱要挣,也要会花。村集体收入超过90万元后,党支部决定投资新产业,盘活这笔钱。他们在沙河镇金沙绿港产业园流转了12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李敬芳背着村里的土壤和水,辗转省内多个农业科研院。在进行化验分析后,农业专家给出了几种品类的建议,李敬芳又带着专家的建议回到村里,与村民一起商议。最后,他们决定种植小西红柿。去年一年,加上这笔收入,大仉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00万元。
“村里的账跟家里的账一样,都需要做好规划,都需要精打细算。只有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好。”李敬芳这样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