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2021-11-19 06:25:5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赵晓明

责任编辑:卢卫美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林三代”们扩大种植面积,继续植树造绿。

  “我16岁那年来到济南北郊林场,那时的林场就是一片沙土地,一阵风过来就是一嘴的沙子,吃饭时,锅里、碗里都是沙子……”今年79岁的乔光升和老伴儿走在林场,在满目苍翠间,乔光升回想当年刚来林场那会儿,便驻足片刻,给老伴儿又聊起了那段开垦荒滩的艰难岁月。

  1956年,为防风固沙,济南市国有北郊林场建立。1958年,800名林业专业的学生作为林场的“林一代”来到这里,与天斗、与地斗,战风沙、撒绿种,用青春和汗水为林场奠定了今天生态绿洲的基础,16岁的乔光升就是其中的一员。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乔光升和老伴儿合抱才能围住这棵参天大树。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除草是护林人每天必做的工作。

  乔光升说,刚到林场那几年,他们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开垦荒滩,治沙、种草、种蔬菜、种苗木和果树,他们与这片林地共度日月,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几十年后,目睹昔日荒山变身沃土。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后面,就是护林人的家。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葱郁的防护林。

  上世纪80年代前,林场植绿基本以苗木为主。1978年,25岁的朱继森来到林场,接过“林一代”的接力棒,作为“林二代”的他在那一年开启了植绿造绿的热血岁月。朱继森自豪地说,他的父亲就是“林一代”,父亲退了,儿子必须得跟上。他刚来林场时,种植的基本以果树为主,80年代以后,林场开始大力发展林业,杨树、柳树、法桐、国槐等树种大面积种植,在保护好现有林地的基础上,每年继续植树造林,扩大林地面积,林场果园面积和林业开发面积逐渐持平,各占40%左右。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乔光升(中)、朱继森(右)、朱英福,三代护林人谈护林。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一身迷彩、一把铁锨,是护林人的标配。

  朱继森的儿子朱英福8岁时来到林场,跟随父亲定居林场,在父辈守绿人的坚守中浸润成长。2010年,他传承了父亲一辈子爱林、护林的情怀,毅然留在林场工作,每天与草木打交道,除草、浇灌、修剪、植树……“林三代”的朱英福说,正是有了爷爷、父亲那几辈护林人的坚守,才让他们这一代赶上林场发展最好的时候。如今,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强大的绿化屏障,对防风、固沙、治碱、治涝,保护济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朱英福亲手栽下一棵树苗,他说,守护这片林场是他们家风的传承。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守望 让黄土沙地换新颜

  退休的朱继森平时也闲不住,经常跟着儿子一起修剪树木。

  从防护林、经济林到生态林,65年来,北郊林场的三代护林人以林为家、以树为伴,父退、子继、孙承,在黄河大坝种出一万三千多亩的绿洲,从漫漫黄沙到茫茫林海,靠的是护林人65年来披星戴月的付出和一如既往的治理决心,为济南市筑起了坚固的绿色屏障,为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报记者赵晓明摄影报道)

作者:赵晓明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