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街街道“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城管”

2021-11-26 11:15:22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柏凌君 通讯员 于微欣

责任编辑:王浩

  道德街街道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柏凌君 摄 道德街街道辖区风貌 通讯员供图

  为了更好地提升街道城市治理综合水平,槐荫区道德街街道以基层党建提升攻坚行动和城市面貌提升行动为牵引,在全区“行走槐荫”的基础上,以改善辖区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着力打造管理水平领先、城区环境精致、人居环境和谐、文化品位优雅的城市环境,走出了“道德街特色”。

  “党建引领,行走道德街”打造文明亮丽的城市形象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红色印记”凝聚合力。

  道德街街道党工委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核心要素,不断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充分发挥各社区党委统揽全局的作用。创新组织架构,让“红色堡垒”提升引力。打造“融聚”党建联系点,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通过实施党工委委员联包、党建指导员联系、党委书记联抓,努力实现示范带动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带动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三联两带”工作法,从各社区选取“两委”成员、网格员、物业楼管员、楼道长成立“四员”队伍,推进开展“四员进楼道,民声早知道”行动,及时在楼道公示“四员”信息,不断发现问题、征求意见、解决难题。

  “行走道德街”,及时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街道制定“行走道德街”工作方案,形成了街道领导班子“行走巡查”模式,成员由相关科室、部门及各社区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联络。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项目进行实地巡查,坚持“一居一策”治理,对“行走”发现的问题建立“行走”台账,限时督办整改。同时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做到小问题现场解决,大问题现场出方案,对行走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跟踪和回访,形成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凡事有反馈的工作闭环模式。

  “三全三大”,掀起市容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新高潮。街道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开展垃圾死角大清理、居住环境大改善、服务水平大提升活动。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群众满意度调查问题整改,街道以当前城区市容环境、社区卫生、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为重点,动员各科室、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环卫所、派出所及所属各社区和辖区社会各界力量,对城市容貌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治,共出动工作人员、群众志愿者1200余人次,清理垃圾死角220余处,清运垃圾及杂物30余车,众多长期困扰居民的乱堆放、乱摆卖、脏乱差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解决群众困难的同时打造了清新整洁、舒适优美、文明亮丽的城市形象。

  创新“1+2+3”方式打造垃圾分类处置新模式

  该街道创新“1+2+3”方式,健全垃圾分类工作体系。“1”是一个组织引领,用党建“红色”力量引领垃圾“绿色”分类。街道先后开展“垃圾分类,党员先行”“垃圾分类党员参与红黑榜”“百姓大舞台”“红色物业”创建等系列活动20余次,形成“发动一个党员,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好局面。“2”是“两驾马车”驱动,为垃圾分类提供保障。街道运用物业公司精细化管理和第三方公司专业化运营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提供保障。设置了分类宣传亭、厨余垃圾收集点位、智能回收箱、有害垃圾回收箱、可回收垃圾桶、双色踩踏式垃圾桶等,并配套安装了垃圾分类公示栏和单元公示牌。“3”是“三支队伍”协同,形成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成立党员志愿先锋队、居民志愿服务队、学生环保小分队,吸纳社区党员120余人,社区志愿者、楼院长、爱心企业家等300余人,招募社区青少年60余人,进家入户积极宣传参与垃圾分类推广。

  自今年5月1日《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道德街辖区共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活动30余次,参与群众300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分类垃圾桶500余个。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辖区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开展率100%。

  建成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转化”不出街道的闭环处置模式。针对厨余垃圾有机物含量高、发热量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道德街街道建成槐荫区首个厨余垃圾就地处置中心。

  厨余垃圾就地处置中心除了服务辖区居民外,还接收周边街道和社区的厨余垃圾,厨余垃圾现场处置能力已由最开始的每天几百千克逐渐增加到日处理量接近5吨。厨余垃圾经过24-48小时发酵即可处理完毕,产生固态有机肥料。每投放1吨的厨余垃圾,可以产生50至100千克的有机肥料,厨余垃圾减量率达90%以上,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直接稀释后用于辖区绿植养护。

  目前,街道已成功建成“分类—收集—处理—转化”良好运转的厨余垃圾闭环处置模式,有效解决了厨余垃圾二次污染问题,省、市、区各级主管单位都对道德街可推广、可复制成功模式给予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完善“路长”制推进“门前五包”

  “路长”制与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道德街街道结合街道现有网格化架构,推行“一路一长”的路长包路制度,建立了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总路长,城管科科长、各社区负责人为路长,环卫、执法中队、社区、科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路长制管理体系,具体负责所包道路及两侧延伸区域(街巷和小区)内市容市貌问题的发现和处置,并接受数管平台转办案件,进行处置。路长制管理体系保证了小的问题不出网格,大的问题不出街道,复杂的问题上报街道,发起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模式。该体系有利于多部门联合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路长”制+网格化优势,采取主动、被动、自动以及第三方等发现手段,可快速发现、及时处理问题。

  推进“门前五包”,营造全民城管氛围。在《济南市临街单位“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时,道德街街道就已经开展了“门前五包”的教育、宣传与引导工作,责任书的签订也同时展开。街道将原“门前五包”承诺制,升级为“门前五包”责任制,充分发挥“路长、店长、楼长+红色院委会”模式,以“红色物业,党建引领”为主,采取一核四融,画最大同心圆。鼓励商铺党员业主亮身份、作表率,鼓励沿街商户在维护自己店前的环境卫生、市容整洁、设施完好、秩序良好、绿化美观上下功夫,共同打造干净、便民、有序的经营环境。同时,组建“党员督导组”等志愿服务队伍,每天对责任片区的“门前五包”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进,一旦发现有商户落实不力,将及时督促落实。

  9月底以来,道德街街道共召开“门前五包”推进会3次,各类宣传发动活动20余次。主次干道沿街商户全部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全部张贴“门前五包”公示牌,知晓率、签约率、挂牌率均已达到100%,履约率正稳步提升。让群众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营造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行走道德街”不会止步,道德街街道将常态化、制度化推行“行走”一线工作法,用脚丈量道德街、用眼细看市容、用耳倾听诉求,力求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争取矛盾在一线化解、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街道将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中、把措施落到实处,持续加强组织保障、全面落实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督查考核、抓好宣传教育,同心协力、奋发有为,打造整洁美观、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柏凌君 通讯员 于微欣)

作者:柏凌君 通讯员 于微欣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