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锋|被剪掉的6.8米 缩短了物理距离 密切了党群关系

2021-11-29 06:28:3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孙慧娟 赵晓明

责任编辑:卢卫美

  这两天,历城区中海珑岸小区有了新变化。几个崭新的充电桩正在施工作业。相隔15米处,小区出入口车辆进出有序,“欢迎回家”的字样很是讨喜。

  居民们告诉济南日报记者,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那时候,早晚高峰得妥妥堵上40分钟。”一切的转变,源于小区地库口一处公交站牌往宽阔区域挪移了短短的6.8米。

融媒·先锋

  社区筹备小组的党员队伍组织物业公司、小区管家开会商议相关事宜。

  “上下班就像驾考”

  “现在出行,没有后顾之忧。”时隔数月,“‘剪掉’的6.8米”,依旧是珑岸小区诸多业主津津乐道的事儿。

  历城区华山街道中海珑岸小区四期,3月28日交房。彼时,因东门地库正对“华山路清华路”公交站牌,开车入库要转将近150度弯,导致“十行九堵”,而且严重阻挡出行视线,交通事故频发。不少司机通过12345热线投诉,“每天上下班就像参加驾考”。

  “去年还没交房时,我就跟物业、房产公司多次反映,但是市政道路需要和全市多部门对接。开发商也愁,这事到底什么流程?”居民魏亮称,日常进出车库,15米的距离有时要等上半个多小时。

  “剐蹭不断,家常便饭……”不少“熊孩子”甚至还编起了顺口溜。为了能顺利“剪掉”这段距离,社区筹备小组召集党员骨干,联络群众集思广益。

  “要我说,直接撤掉。”

  “那不行,你们开车的方便了,撤公交站牌,我们坐公交上下班的怎么出行?”

  既要保留公交站牌的便利性,又要保障交通秩序有序。为此,两名党员——筹备小组负责人冯立群与物业经理张琪剑,在长达20多天的时间里,展开了“捆绑式”沟通。

  施工现场成“网红打卡地”

  8月11日,冯立群来到小区东门地库实地考察。在这之前,珑岸社区筹备小组网格员多次入户调研。

  “咣当!”公交站牌左前方发生一起事故,一名业主的电动车翻倒在地。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冯立群下决心:“务必把这事儿解决!”

  疏解痛点,打通堵点。冯立群带头,安排筹备小组党员和网格员入户调研,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与街道办事处、交警支队、交通局、城管科以及公交公司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并多次实地考察,共同制订解决方案。最终,方案敲定:将公交站牌、交通指示牌等挪移,公交线路缩短6.8米,避开这处“交通要塞”。“去街道办汇报这件事,领导当即表态,‘民生无小事’。”冯立群说。

融媒·先锋

  冯立群(右)与物业经理实地考察道路整修后的市民出行情况。

  撤掉长约1米的花坛,要给园林部门打申请;拆除道路部分路沿石、缩短一定距离的盲道,要和交通局、交管所对接协调;施工过程中,涉及扬尘、动土,要和环保部门对接;交通指示牌的移动和再安装、交通设施验收,要经交警大队大桥一中队的许可;挪移公交站牌,要和公交公司碰面……小小的6.8米,牵一发动全身!

  “看到了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中海地产主动负责沥青路铺设、建筑材料采购等的费用。”张琪剑介绍,在施工过程中,物业入户管家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业主对东门入库道路的整修意见,以及对社区便利设施、文体活动等的期待。

  每天早上8点10分,冯立群准时来到项目施工现场,这里已经成了他的蹲点调查地。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了业主公认的“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业主将当天的施工进度拍照发群,大家伙儿都盼着。”居民王琪说。

  党建联合体打通基层服务

  聚焦民生“微实事”,群众工作就得这么干。近年来,历城区华山街道这种让人民群众心头一暖的故事比比皆是。

  御景台小区有西、南两个门,北面只有停车场进出口,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步行半小时还没出小区。御景台社区筹备小组网格员入户走访民意,积极与中海地产、物业公司对接,征得广大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最终在北门恰当区域加开了园区旋转门,方便了居民出行。今年86岁的张菊敏笑着说,“这个后门,开得好。”

  华山街道以卧牛社区党建融合为切入点,整合了19个村的综合资源,让“后拆迁时代”村居融合新模式深入人心。投资800万元,建成7000多平方米的停车棚和150台充电桩,困扰群众已久的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得以解决,群众真正尝到了甜头。

  去年,华山街道通过党群联动,与交通、市政、城建、公交公司等多部门沟通协商,6条公交线路先后开通,不少群众称赞“回家的路更顺了”。

  华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毕经海表示,他们搭建“多村融合、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联动党建联合体”,以组织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缩短问题反馈时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建立党务、政务、村务、社会、自助、志愿和定制“一站七服务”平台,真正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群众的便利生活移开“6.8米”,牵起了群众与基层管理者的心;一件件微实事的群众好评,也成了社区基层治理的“镜子”。

  中午11时,记者离开珑岸小区时,社区筹备小组仍在商量着公共区域的电动车棚搭建,不少老人为忙碌的党员们送来了热水。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孙慧娟 赵晓明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