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举行生物医药产业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李小梦 摄)
近日,一组可喜数据公布:济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1.4亿元,继2020年GDP过万亿元之后,财政收入成功迈入千亿元时代,提前12天完成全年收入预期。
与数据相对应的是,全市范围内“营商环境”“产业聚集”“工业强市”等各种发展元素凸显,推动我市步入“千亿元”时代,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也充分彰显出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精准点单”服务 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成效
近日,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顺利落户历下区。“企业办照难点在哪儿,专业服务就跟到哪儿,你们真是把准了破解难题的脉!”说起快速办结注册登记的过程,企业经办人杨女士对历下区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亮点措施——“精准点单帮代办服务”赞叹不已。
此前,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经办人来到历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寻求帮助,想尽快取得营业执照开展业务。“佳佳帮您办商事登记服务专班”历下站点团队了解企业诉求后,立即启动“精准点单”服务,指派专人全程跟踪帮办,指导企业确定经营范围,安排窗口人员一对一辅助申报,并采取延时服务审核企业材料。不到半小时,杨女士就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
近年来,历下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以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运营企业为试点,建立“专人对接、全程帮办、按需办结”的精准点单服务工作机制,通过专人帮办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延时服务等综合服务措施,让企业群众“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交最少的材料”“办最全的业务”,擦亮“历马办”政务服务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落户,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济北开发区蓝贝思特项目。(张群 摄)
对标“十大千亿产业” 不断隆起发展新高地
在历城区,随着“大单”签约不断,新兴产业不断隆起发展“新高地”。
12月4日,历城举行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开工暨入园企业签约活动。活动现场,“智能传感器(济南)创新中心”揭牌,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启动,17家企业现场签约入驻产业园。
12月22日,历城区再签“大单”,举行生物医药产业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宜明生物细胞产业基地项目等10个项目成功签约。
一个月内,历城区集齐新兴产业拼图中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两大板块,隆起了济南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的“高地”。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历城区坚持把产业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对标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立足历城区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聚焦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和新兴服务业。围绕数字经济,依托超算中心等平台载体,以传感器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微电子产业集群,积极构建“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围绕生物医药,充分发挥齐鲁制药、宏济堂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构筑生物医药产业隆起带。围绕贸易物流,抢抓济南市“四港三区”规划编制实施的有利契机,推动国际内陆港、小清河码头、国铁货运中心、自贸试验区等平台载体串珠成链,打造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围绕新兴服务业,聚焦“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新型消费”等重点领域,努力提升服务业规模、层次和能级。
推广“链上自贸” 激活开放型经济新动力
近日,济南绿地中心“链上自贸”保税展示展销中心启动仪式在济南市市中区绿地普利中心隆重举行。活动现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国际推广大使闪亮登场,市中区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作为自贸服务驿站授牌亮相,济南绿地中心“链上自贸”保税展示展销中心盛大揭牌,这标志着海关监管和自贸制度创新优势的进一步成熟,并成功赋能绿地的自营零售业态,加速以制度创新放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
济南绿地中心“链上自贸”保税展示展销中心由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泉城海关、市中区政府、绿地集团、浪潮集团共同打造,是市中区与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联动创新的重要成果,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决策部署,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服务新发展格局。
展销中心位于市中区绿地中心商业广场二层,商品来自法国、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商品涵盖餐厨用具、纺织品、服饰箱包、家清收纳、酒类、时尚文艺等7个品类、130多个品项。展销中心应用浪潮集团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以“货物出区免担保、一物一码可追溯、展示商品可退回、交易消费才缴税”为特色的全流程保税监管新模式,探索一条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关键节点的新路径,助力市中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市中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税展示交易是新型贸易业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更是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交汇平台,市中区与自贸试验区的联动效应为市中区外向型经济带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时期”。保税展销中心不断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并结合绿地自营业态的特色优势,加大力度对“链上自贸”进行推广,奋力写好“链上自贸”全新贸易模式下的绿地答卷,助力济南打造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瞪羚”企业突破 党建联盟驱动园区发展
今年10月,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济南大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荣获省级“瞪羚”中小企业称号。9月,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同智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荣获市级“瞪羚”中小企业称号。截至目前,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省市级“瞪羚”中小企业数达到14家,较去年增长133%,创历史新高。
“瞪羚”企业取得突破,离不开济北开发区党工委的“红心”引领。近年来,济北开发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经济发展服务生”包联企业、机关党支部包联企业、党建指导员包联企业三项工作机制,共派出79名服务生和25名指导员到非公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他们抽调人力实地走访,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瞪羚”企业转型;建立多方联系机制,解决推动组织覆盖过程中的问题,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材料……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群众路线工作法,织密党建服务网格,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了园区内每一个企业、每一名党员和职工。
为适应“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及企业发展壮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济北经济开发区创建“1+5+N”党建联盟融合新模式。
党建联盟优势的充分发挥,让旺旺、顶津、上好佳等20多家企业呈现出增资扩产好势头。1-10月,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0.5%,规上服务业同比增长7.25%。实际到位外资12145万美元,同比增长672%。
在非公企业党建联盟的协同创新推动下,济北开发区扭住发展关键点,找准党建着力点,打通“党建+发展”的贯通点,迎来体制经济“双提升”。
2020年以来,济北开发区以改革为主线,赋能经济发展为核心,有步骤地进行管委会“瘦身”、全员聘用、招商服务等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精简优化机构,剥离社会职能,进一步加强政策引领,聚焦主业主责,不断释放园区活力和发展空间,推动形成“党企融合、互助共赢”发展新格局,有效带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改革后,济北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上呈现出崭新面貌。在3月省商务厅、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20年度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济北开发区在全省16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位居第27名,首次进入全省前20%,取得了历史性突破。4月,济北开发区被评为“2020中国投资发展环境十佳园区”;5月,荣获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2020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今年以来,园区新签约项目49个,签约额129.46亿元,签约制造业项目占比91.8%;入园项目30个,签约额17.15亿元,投资过亿元项目6个。
“三实三不”赋能 实干招商交出亮眼答卷
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天桥区已逐渐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企业投资的热点、政策创新的亮点。而这一变化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助力。
数据显示,1-10月,天桥区实际使用外资9046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139.6%,完成率在全市排名第二;1-9月份,引进市外投资到位资金124.16亿元,增幅29.20%,完成率79.59%,完成率在全市排名第五……依托“三实三不”工作法(作风实、数据实、政策实,无事不扰、来事不推、难事不弃),全区招商引资交出亮眼答卷。
在“三实”中,天桥区投促局重点抓的就是作风实。一天穿梭3个城市,行程2000多公里,辗转多地、马不停蹄,这种节奏在天桥招商团队成员看来“很正常”。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他们通过参加丝博会、兰洽会、厦洽会,举行招商推介活动,成功“拿下”32个城市更新项目,合同额达904亿元,还签约了优配车联中国总部等31个项目,合同额达130亿元。
扎实的工作作风体现在各方面。天桥区招商团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天桥区投资促进局党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4个方面12项具体措施;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研究法律法规、招商政策等;组织开展“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夺阵地”系列活动,提升业务水平;制定《天桥区积极利用外资奖励办法》《天桥区合伙招商奖励办法》等,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实现“数据实”“政策实”。
“我们计划在山东设立分公司,进军山东市场……”一次调研中,天桥区投促局工作人员“捕捉”到了企业这样一个需求信息,便立即上报。不久,一场由政府“做媒”的产品推介会在天桥区召开。推介会邀请了天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桥城市更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还有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源浩置业有限公司等150余家建筑企业和区级重点企业,彼此深入交流,“结对”发展。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天桥区投促局坚持“无事不扰、来事不推、难事不弃”的服务理念,从企业洽谈、签约到落地,实施全周期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同时定期收集汇总企业反映问题和有关诉求,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三不”服务理念中,天桥区投促局“难事不弃”的精神尤为凸显。为推动刚果金商贸项目落地,多次协调监管部门、审批部门等,还与各大银行通力合作,开创出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的第九种模式;为解决济南聚嘉项目证件无法寄回国内的难题,纵向横向协调各部门推动“容缺办理”,成为全市为数不多的韩资项目;为给小微企业牵线,对接商户,多次上门服务,协调商务部门等各单位,成功帮其对接工业、贸易商户10余家。
以外资招商为例,针对工商登记、银行开户、外资入账等重点环节,天桥区疏通“堵点”,创新出“四个一”(成立一个专班、梳理一套流程、搭建一个平台、协调一次办成)服务模式,推动17家外资项目落地,合同外资达2.9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046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9.66%,促进天桥区利用外资稳中提质。
(文/本报记者 张素芬 刘阳 李小梦 李冬阳 张群 通讯员 张云川 于金方 刘展伊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