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泉城】如何在历史城区下活“城市更新”这盘棋?“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城市记忆 激活旧有城市空间,留住韵味济南

2022-01-07 06:31:2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肖明君 李娜 董婧 见习记者:金芮宏

责任编辑:卢卫美

【理响泉城】如何在历史城区下活“城市更新”这盘棋?“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城市记忆 激活旧有城市空间,留住韵味济南

  城市更新,要留住历史文化记忆的“根”。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成为城市提升的关键驱动力。去年10月29日,《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提出构建“历史城区”“二环以内”“中心城区”“市域范围内其他建成区”四大更新圈层。其中,对于第一圈层的“历史城区”,提出重点加强历史文化要素保护,恢复老城肌理格局及传统风貌,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严控新建项目高度、体量及规模,探索可持续的更新实施模式。

  作为享誉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整合?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应该探索一条怎样的“文化济南”适配路径?对此,“理响泉城”智库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理响泉城】如何在历史城区下活“城市更新”这盘棋?“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城市记忆 激活旧有城市空间,留住韵味济南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张振鹏

  城市更新是历史城区

  凤凰涅槃的机会

  城市延续着自然与社会赋予的特有运行轨迹,这条轨迹就是城市文脉。自然形态、建筑形态、空间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政治形态、人文形态等组合形成了城市文脉的遗存和标识。摒弃“大拆大建”,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让“建筑可阅读、人文可触摸”,已成为现阶段各大城市进行城市更新的共识。《意见稿》特别提出济南“历史城区”这个概念,作为承载城市变迁、历史沉淀、文化记忆的重要区域,对于如何让“历史城区”焕发新活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处理好现代和传统、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创新无疑是最好方式。

  “伟大的城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城市必须接纳新思想、创造新事物,因为发展终归是面向未来的。城市的活力来自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建筑是为人使用或服务的。如果把城市的历史建筑当成静态陈列的展示品,而没有赋予它新的功能,这种保留和传承是没有意义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振鹏教授说:“城市更新是历史城区凤凰涅槃的机会。历史城区需要在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会焕发勃勃生机,真正发挥其文化价值,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得以传承。”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唐建平认为,济南“历史城区”的“新”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风貌,一个是新活力。新风貌就是要加强历史城区建设指引,彰显“山泉湖河城”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新活力就是在保护老城肌理格局及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要结合传统文化传承利用,引导历史街区内开展利用和经营等活动,激发历史街区的活力。鼓励历史街区土地功能混合使用,控制商业开发,推动宜业宜居、文化服务、传统手工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有文化互动、有品质消费、有生活体验”的文化街区。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济南大学城乡空间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海军则认为,“新”字当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功能之新”。推进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及商埠区渐进式更新,强化“文、商、旅、服”等主导功能,疏解非核心功能,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密集区的优势。第二,“产业之新”。通过建设文化服务产业集聚区,引导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服务等相关产业集聚,推进“古城—商埠”整治与复兴,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第三,“活动之新”。开展独特的生产生活活动,建设“交通慢行区”,打造慢行空间,突出街巷功能,支撑社交、游憩、旅游、购物等主要活动。

【理响泉城】如何在历史城区下活“城市更新”这盘棋?“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城市记忆 激活旧有城市空间,留住韵味济南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唐建平

  以产业创新为历史城区

  发展空间换“芯”

  今天的城市更新,不光是一个“城市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修复”的过程。城市更新不光是城市的表面翻新,而是实实在在的内涵式更新,如何让“城市更新”成为“经济修复”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何激活旧有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功能的升级换代?这就涉及产业创新层面。

  孙海军表示,产业创新是支撑城市内涵式发展、焕发城市活力更新的关键路径。历史城区的产业创新,积极应用“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的运营模式,用产业升级、文化引领、城区品质优化为历史城区发展空间换“芯”,实现产业“腾笼换鸟”。济南历史城区产业布局应根据区位条件确定产业布局,其中老城片区以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为先导,体现泉城特色标志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核心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集中展示区的产业内涵;商埠区应以大力发展商务金融、时尚创意、文化旅游、特色商业等产业为主导,体现近代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地区和重要的城市门户。两者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推动特色性产城融合发展。通过示范推动、规划引领、产城融合等措施,持续改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环境。其他区域应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为主导,大力发展商贸服务。

  作为城市记忆与市民情感的中心,济南的老城区具有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面临外围产业园区、中心城区等竞争格局下,老城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禀赋优势,形成城市更新开发的着力点。对此,张振鹏认为,历史城区的产业创新重点是推动文化、创意、科技、旅游等要素融合的新业态发展,以培育新场景、创设新空间、营造新体验、植入新产业,加大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和活化利用,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的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的数字化、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唐建平提出,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历史文化和产业振兴释放老城区新活力。加快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对历史城区进行功能置换,加快产业迭代升级,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功能。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密集区的优势,促进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结合传统文化传承利用,引导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利用和经营等活动。鼓励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条件下的土地功能混合使用,控制商业开发,推动宜业宜居、文化服务、传统手工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有文化互动、有品质消费、有生活体验”的文化街区。建设文化服务产业集聚区,引导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服务等相关产业集聚,推进“古城-商埠”整治与复兴。把历史城区打造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创意、创新、创业集聚区。

【理响泉城】如何在历史城区下活“城市更新”这盘棋?“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城市记忆 激活旧有城市空间,留住韵味济南

  济南大学城乡空间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海军

  做好“水”文章

  树立城市品牌意识

  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的新时期,城市更新迈入“有机更新”阶段,更新方式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也更加凸显地方特色。济南历史城区表现出明显的“抱水而生”“缘水而成”的特征,其中作为一种世界罕见、历史悠久、价值独特、特色鲜明的泉水生态系统,是规避城市更新中“千城一面”的重要载体。想彰显“山泉湖河城”一体的城市特色,必须做好水的文章。

  对于如何做好济南的“水”文章,唐建平认为,济南的“水”不仅是物质载体,还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应充分利用济南泉水资源丰富特点,全面凸显泉城生态、文化、人文特色。保护泉水要素体系,塑造泉水之城自然生态特色;串接文化要素,形成特色探访线路,凸显泉城文化特色;开放泉水院落,鼓励居民成为“领航员”,塑造泉水人家慢生活体验特色。要加快“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体验基地,打造“非遗城市”品牌。统筹“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核心地区的泉水公共空间整治、文化旅游线路提升、交通组织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讲述泉水故事、彰显泉城文化提供支撑保障。重点实施泉水申遗环境整治、泉水展示系统、泉水周边业态升级、泉水空间活力提升等各项更新任务。

  “水属于资源,资源只有利用好才会产生更有意义的价值。”张振鹏也提到,济南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做好“水”的文章,需要更新城市治理的观念,树立城市品牌意识。城市品牌不能停留在自然和人文资源层面,而应该通过准确的定位、精心的谋划、踏实的行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转化成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旅游型、交通型、人居型、产品型其中的至少某一种具体的品牌,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真切地感受、触碰、体验,并让城市居民从中受益,从而形成大众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最终内化为独有的城市精神。唯有如此,济南的“水”才会拥有深远的影响力。

  孙海军表示,首先是加强水生态安全。将泉水水系、遗产区与其毗邻的流域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性,全面提升泉水生态系统健康。其次是塑造水景观。加强古城泉水文化景观要素及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包括古城内的泉、泉池、泉渠、泉巷、泉宅、泉园、泉水景致、泉水护城河、泉水湖等;整治改造护城河环境景观,丰富游览景点,贯通环城陆地和水上游览线。第三是彰显水文化。济南古城结合传统“得水为上”的风水观,在独立的泉水系统下,以珍珠泉为穴,以趵突泉、黑虎泉环萦,以南倚千佛山、北面黄河的态势,形成了以泉为脉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山水城市格局。

【理响泉城】如何在历史城区下活“城市更新”这盘棋?“理响泉城”智库专家共话城市记忆 激活旧有城市空间,留住韵味济南

  在新一轮城市更新大潮中,呵护好“老城旧时光”成为城市发展的大课题。(本报记者崔健摄)

  唱好文明典范城市

  和历史文化名城“双城记”

  城市更新向美而行,除了通过有形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要靠无形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涵养。济南城市更新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同步,如何把文明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结合起来,如何在“软件”上打造一个既古香古色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济南,都是因地制宜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答题。

  对此,唐建平表示,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文化繁荣厚重,历史文化街区就是承载文化繁荣的重要空间载体。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优化建筑高度管理和色彩设计,将泉城自然禀赋和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景观亮化,塑造显山露水、协调灵动、时尚大气的城市天际线,彰显“山泉湖河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推进景观式“城市微改造”,保持泉城文化特质,留住“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城市记忆。加快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化展馆的保护利用提升,突出历史文化展示、文化体验、创意产业、时尚艺术等功能。在“软件”上来讲,要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泉城国际影响力。

  孙海军认为,济南作为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奠定重要基础。在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这将贯穿到济南城市更新的具体实践中。创建文明典范城市要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高度融合,一是充分彰显济南文化特色,发展现代文明,寻找特色亮点,塑造高起点的文化品牌,突出传统文化要素进一步融入到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二是提升相关文化产业的可参与性,并且转化成互动性较好的文体和旅游活动。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来展现济南市传统文化,从无形中体现了文化的个性魅力与吸引特点,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大幅提高济南的传统文化软实力。

  张振鹏建议,关于济南城市软环境的提升,首先需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次,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用好本地资源,引进各方资源,丰富对济南之外的文化、商贸等交流内容和交流方式;第三,需要大幅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让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济南是一个非常有韵味的城市,更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留住这种韵味。完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明,才能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打造一座舒适宜居、别具一格的现代城市。

作者:肖明君 李娜 董婧 见习记者:金芮宏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