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早期车站之变

2022-01-24 09:00:0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周车

责任编辑:鞠月芹

  胶济铁路最初沿线车站设立的地点和标准,按照勘测调查的数据,由铁路所经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来决定。共设60个车站,其中干线56个车站包括9个大站、7个中等站、32个小站、8个停靠点;支线4个车站包括2个中等站、2个停靠点。干线各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为7.2公里,支线各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为9.8公里。当我们回溯胶济铁路最初那些大大小小站房的时候,发现有的成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有的身藏繁华都市,有的踪迹皆无,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之中,这期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变化呢?

胶济铁路早期车站之变

  1914年左右的高密站,屋顶中式建筑风格浓郁。

  站名之变:最初信息的承载者

  一百多年过去了,胶济铁路车站名称虽然大多也经历了数次变更,但相对站房、线路、技术、机车、车辆来说,却是最初信息保留时间最长的承载者。

  参考《青岛铁路分局志(1899-1990)》一书,胶济铁路德建车站名称,自定名至闭站撤销或延续至今始终没有更名的有35个,其中迄今仍然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仅剩下青岛、蓝村、高密、昌乐4个车站。

胶济铁路早期车站之变

  1938年铁路时刻表

  其他车站,有的名称曾有变更,后又恢复原名。比如:胶州站,1901年启用,因胶州府所在地而得名。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管理时期,废州存县,1936年8月改为胶县站。1988年12月恢复胶州站名称。谭家坊站,1903年启用,1908年更名为谭家坊子站,因发音易与坊子站相混,1933年8月恢复谭家坊站原名。有的车站名称变更多次,比如:大港站曾用名大码头、扫帚滩、维林,女姑口站曾用名赵村,即墨站曾用名南泉,胶东站曾用名大荒,坊子站曾用名张路院,青州府站曾用名益都,枣园站曾用名枣园庄、赵庄、枣园寺,平陵城站曾用名龙山,历城站曾用名王舍人庄等。

  另据《济南铁路局志(1899-1985)》记载:“1914年日军侵占(胶济铁路)后,废止台子(台上)、太堡庄、涯庄、十里堡(平陵城至郭店间)、八涧堡(历城至黄台间)站。1923年北京政府接收,至新中国成立前,恢复太堡庄站,另增设安家(白云山)、辛庄(康家庄)、高家(杲家坡)、涯庄、李羊、沙岭庄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增设娄山、韩洼、台上、北流、王松、173公里、306公里、312公里、毕杨、于家村、韩仓、东风站,废止白云山站。1980-1984年修建双线时,因改线废止大临池、306公里、虾蟆屯、王松站。坊子、173公里、二十里堡改为坊子支线站。另新建45公里、潍坊东、163公里、虞河、297公里、池头、彭家庄站。

  改造之变:被取消的中式元素

胶济铁路早期车站之变

  1940年左右的高密站,屋顶透风正脊和瑞兽已经消失,两个Λ型老虎窗也被改造成一字型。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能够发现,1914年日本占领胶济铁路之前,沿线众多车站的屋顶就已改造,不是最初“中西合璧”的风格了。由此笔者推断,德租后期,山东铁路公司曾经对胶济铁路绝大部分中小站房进行过返修改造,扩建了部分站房,摒弃了原有中式建筑元素,甚至在一些站房建筑上增添了西式元素。

  比如城阳站,原站房仓库侧山墙人字形坡加中式透风正脊的屋顶,已经被改造成西式屋顶;原站房远端延长扩建了站舍,并在站舍中部的檐部上面,增加了一处三角形山花,山花顶部呈圆弧形,两侧还设计了一对大涡卷造型,具有明显模仿巴洛克建筑的风格。

  再如胶州站和潍县站,两座车站主站房屋顶原有的透风正脊和瑞兽没有了,胶州站除对清水墙做了抹灰处理外,两个山墙中间的Λ型老虎窗、潍县站单层站房屋顶的两个Λ型老虎窗都不见了踪影。

胶济铁路早期车站之变

  扩建后的潍县站,可以看到原站房右侧加建的山墙。

  至1914年,高密、青州府、周村、济南府东等站房屋顶的透风正脊和瑞兽,以及屋顶的Λ型或一字型老虎窗都保留了下来。从抗战期间能找到的照片看,黄台站(原济南府东站)屋顶的透风正脊和瑞兽仍然存在,高密、益都(原青州府站)、周村屋顶的透风正脊和瑞兽已经消失了,高密站单层站房屋顶的两个Λ型老虎窗也被改造成一字型,而周村站双层主站房屋顶的一字型老虎窗却被改造成了Λ型。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分析德方主要是从经济成本考虑。因为中式屋瓦构件要比机制瓦制作复杂,采购成本高;而且铁路运行日久,当地的中国人早已接受了火车这种交通方式,所谓的中式建筑元素在当地官绅、乡民看来,已不再显得那么必要。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德国山东铁路公司作出摒弃原有“中西合璧”的方案也就顺理成章了。

  扩建之变:运能提升的必然选择

  自20世纪初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沿线车站或因为客货运量的快速增长,迁建、扩建;或由于频繁战争的破坏,修补、改造;或源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增加、撤销,有的风采依旧,有的面目全非,但绝大部分都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大港站作为路港联运的交汇点,随着铁路与港口的相继建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第一代大港站进行改扩建成为一种必然。建于1910-1911年的第二代大港站,完全摒弃了胶济铁路初建时期“中西合璧”的风格样式,毫不客气地体现了德租青岛末期简约、实用的风格。站房规模更接近胶济铁路沿线的中型车站,砖石木结构,包括阁楼地上三层,另有地下室。主立面中轴对称,三角形山墙面向T形路口,主入口两个平行连续的券式门洞粗石镶边,二层和阁楼各开三个竖向小窗。楼内木制旋转楼梯,红漆地板,设站长室、行车室、售票房、候车室、行包房等。

  博山站是胶济铁路张博支线的终点,最初也是一座中式风格的小站。1912年左右,德国山东铁路公司在原址不远处建造了一座新的博山站。这座新车站一如同期建成的大港站,没有使用任何中式元素,屋顶是典型的德式风格,局部两层站房屋顶敷设机制平瓦。车站主入口为框架结构石拱门,周围用粗石嵌入的方式筑出中世纪城堡效果,彰显出浓郁的欧式风格,略微夸张的大门,也让这座因煤炭资源而设立的车站明显与众不同。

胶济铁路早期车站之变

  第二代博山站

  随后的日占时期又扩建了一半左右的沿线车站,大多是在原站房两端延长扩建站舍。潍县站扩建的站房比较典型,主站房在左右两侧延长扩建,右侧加建的山墙立面具有鲜明欧式建筑风格,山花中轴对称,水平上下两段。下部三个平行等高,粗石镶边的发券门洞作为出入口;上部呈三角形,中央是一个发券竖长窗。山墙两端用壁柱强化了立面构图,发券突出券心石的装饰性做法,与站房原有建筑风格较为一致。

  笔者认为对胶济铁路早期车站扩建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提升的铁路运量引发的。但在改建的过程中,出于实际用途、经济成本的考虑,以及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才最终完成胶济铁路沿线站房的第一次大规模改建。

  胶济铁路自全线开通以来,运量逐年递增,客运从1904年的558868人次,增加至1910年的654128人次,增长了17%;而货运从1904年的179270吨,增加至1910年的769192吨,激增了329%。其间,青岛港和胶济铁路煤炭运量都激增了200%左右。大港站和博山站分别位于重要的港口或煤炭产地,日益增长的货运吞吐量与铁路运能不足的矛盾格外明显,这就成为德国山东铁路公司决定修建第二代大港站和博山站扩能,并扩建部分小型车站的重要原因。

  至于德建第二代大港站和博山站采用了纯德式的建筑风格,除了以上的原因外,扩建的时间点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这两座新的车站分别建造于1910-1912年间,而此时也正是津浦铁路的施工阶段,韩庄以北,包括山东在内的路段都是由德国铁路工程师负责设计建造的。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从“近水楼台”,节约设计建造成本的角度考虑,不由得使人产生山东铁路公司委托津浦铁路德国铁路工程师参与,甚至主持第二代大港站和博山站设计建造的联想。

  原济南府西站迁建成为胶济铁路济南站,有文章已经说得很详尽,本文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胶济铁路济南站既有像青岛站那样大型德式站房的规模,还有曾经是“中西合璧”中小型站房的前身;既有像大港站和博山站需要扩建扩能的初衷,又有与津浦铁路背后政治博弈最后为迁而建的结果;甚至具有德日两个敌对国家在中国接续完成建造、与津浦铁路济南站相邻共生、车站功能消失后改造成铁路办公用房等特殊“身世”,可以说承载着胶济铁路自始建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筑等诸多铁路历史文化元素。能留存至今,实乃万幸!

作者:周车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