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万事足的苏轼

2022-01-24 13:15:43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徐敏

责任编辑:鞠月芹

  苏轼一生共生四子,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其中苏遁是其侍妾朝云所生,可惜未满周岁便夭折。苏轼其他三子与其关系都十分密切,他们不仅聪颖善文,并且给予了贬谪路上的苏轼极大的心理慰藉。而苏轼也以儿子们为傲,在多篇诗文中毫不掩饰对儿子们的喜爱和赞扬。

  苏迈是苏轼与原配夫人王弗的第一个孩子,自幼学问语言远胜于同龄人。他跟随父亲在杭州、密州等地出仕,耳濡目染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好山好水和民生疾苦。苏迈的诗才虽不及父亲,却也可圈可点。

  元丰三年(1080),21岁的苏迈陪同父亲在黄州任职,父子俩以学问交流为日常情趣。一个月朗风清的晚上,父子两人来了联句作诗的雅兴。苏轼脱口吟道:“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苏迈接:“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苏轼继续接:“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苏迈紧跟:“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苏轼一句:“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纻。”这句表出些许落寞失意的情愫,苏迈心领神会,以“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的天伦之乐宽慰父亲。

  从这几句诗来看,苏迈的句子不比父亲逊色太多。苏轼也对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作诗赞:“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杜甫曾说:“诗是吾家事。”苏轼也不甘示弱,将这首父子合作完成的诗歌记录下来,题为《夜坐与迈联句》,并将苏迈与杜甫之子宗武相比超越,忍不住作诗炫耀一下。

  次子苏迨是苏轼续弦王闰之所生,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所娶之妻是欧阳修的孙女。或许是因为体弱,苏迨得到父亲更多偏爱,夸赞他“好学而刚”“知为楚辞,有世外奇志”。据说苏迨确实在诗赋议论上有过人之处,还得了一个“迨得坡舌”的称誉。元丰八年(1085),16岁的苏迨跟随父亲赴登州任上,中途遇大风,做《淮口遇风》一诗。苏轼读后,文坛宗主立马变成了儿子的粉丝,不仅大加赞赏,还用其韵作了《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不惜溢美之词。诗中云:“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认为苏迨诗句不仅超过了自己,还超过孟郊和贾岛,可惜苏迨的诗并没有流传下来。

  苏轼这个大家庭氛围十分和睦,家庭成员之间也彼此敬爱、尊重。不过,与苏轼关系最密切的仍然当数三子苏过。苏轼中晚年辗转于惠州、海南各地,不方便带着一大家子流离奔波,所以命家人跟随长子苏迈生活,只带着小儿苏过随从侍奉。《宋史·苏轼传》附《苏过传》,传记中记录苏过尽心尽力照顾父亲:“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苏过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将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同时也是父亲精神宣泄的一个出口。不管是在惠州还是海南,两人寄情山水,诗歌唱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苏轼内心的苦楚。

  苏轼不止一次在写给友人的诗文中夸赞苏过,夸赞其百事皆通的才干和超然物外的心态,以及给自己的巨大精神慰藉。在苏轼三子中,诗文成就最高的当数苏过,可能因他在父亲身边最久,更有机会领略父亲诗文创作的精髓。在惠州时,苏过写下一篇《飓风赋》,形容飓风所过之处“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骛,会千车而争逐”。苏轼十分看好儿子这篇诗作,还将其收录在自己的诗文集中。苏过还写过一篇《志隐》,其中有“功高则身危,名重则谤生”之句,还有“置身遐荒,逃生空谷”才是“天下之至乐”的论断。苏轼读后十分欣慰,简直觉得如同出自己手,忍不住感慨:“吾可以安于岛夷矣!”

  虽然是文坛宗主,苏轼为人父母的心态和普通父母并无二致。苏过的一篇好文能让苏轼高兴好几天,他夸起儿子来也是毫不低调:“某既缘此弃绝世故,身心俱安,而小儿亦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也。”

  弟弟苏辙家第四个孙子降生时,苏轼写《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一诗,诗中写道:“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何其幸运,苏轼三子皆是苏家优秀的继承人。从这一点上来看,苏轼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也是一位幸福的父亲。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徐敏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