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科水库,来自省内多个城市的20余支公益救援队相继赶到投入搜救。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丁国彬 摄
济南南部山区海拔最高的桃科水库,阵阵寒风刺骨。一早一晚间,周围气温时常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岸边,搜救队员在商讨着下一步的救援方案,并调试新的救援设备。
一周前,一名男子在桃科水库突发溺水险情。济南南山救援队、雷战救援队、新青年救援队、东风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20余支民间公益搜救队伍相继赶到现场,八天七夜里,水面破冰、声呐探测、拉网搜索,甚至进行潜水搜救,搜救队员始终没有放弃。25日,溺水者的遗体终于被打捞上岸。在他们看来,找到溺水者是对生命的尊重。
现场最多时有400名救援队员
桃科水库位于济南市南山区柳埠街道,北邻泰山余脉跑马岭,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水库之一。2月18日,一名男子在水库中突发溺水。距离事发地较近的南山救援队和雷战救援队队员很快赶到现场,协助搜救。彼时,队员手中没有声呐等先进设备,只能依靠传统的打捞排钩尝试救援。直至深夜,搜救没有任何进展。此时,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队员清晰地记得,绳子和设备从水里出来后,当即出现结冰现象。
第二天,济南新青年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公益队伍收到救援信息后,立即携带装备赶到现场。七八艘来自各个救援队的冲锋舟,用绳子固定捆绑在一起,通过声呐探测进行打捞。其中有几次发现了疑似点,就会找来擅长潜水且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队员穿上潜水服,下水摸排。
水域面积较大,救援紧迫。来自梁山、齐河、蒙阴、惠民、禹城等多个济南周边的公益救援队伍相继赶到现场,投入到搜救当中。在不少救援队负责人看来,“这几天,省内各地陆续过来的救援队伍有20多支,现场一天最多的时候有400多名救援队员。虽然大家身上救援服装有着红黄绿蓝等不同颜色,但是救援的初心是一样的。”
据介绍,现场同时出现这么多的民间救援队在往常也很罕见。参与救援的队伍中大多数是济南的救援队,他们在各个部门也有着备案和相关资质。
救援难度大引来众多救援队帮忙
救援难度大是引来众多救援队参与最主要的原因。据了解,事发水库始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混凝土重力坝,整体呈口袋型,东窄西宽。水底下的地形和环境更为复杂。
几天下来,救援队员通过附近村民介绍及声呐设备探测结果发现,整个水库从四周往中间呈阶梯状,大部分区域水深超过20米。其中在中间区域还有一个直径约5米的深坑,深坑往下还有七八十米深。这意味着,该区域整个水深超过百米。
此外,水库底部有大量的碎石和曾经建设堤坝时所遗留的铁质钢架,直接影响声呐的扫描效果。有几次,当大家锁定疑似区域后,潜水队员潜至水下20多米深,加之底下视线较差,还被残留的渔网给缠住,幸好队员随身带着匕首,及时割断渔网才浮上水面。
2月24日,有着多年潜水经验和打捞经验的济阳小伙小卢也赶来现场。“这是我参与过难度最大的一次搜救。现场气温很低,水下很容易抽筋。另外,经过几天来打捞搜救,水下会变得更浑浊。不过,只要能确定溺水人员位置,我可以潜下去将他带出水面。”
水库水面看似平静,其实水底下也是暗流涌动。救援人员分析称,水库地下有两处较大的泉眼,另外还有深度差,会出现压力不均衡等现象,导致水底下有波动现象。他们也猜测,溺水者很有可能随着暗流波动,被水下石块及钢架等物体卡住。当天下午,救援人员驾驶多艘冲锋舟围绕水面循环绕圈,尝试搅动水底,进一步搜救。
2月24日,桃科水库,民间公益救援队队员正在搜救。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丁国彬 摄
网上的质疑与身边的暖流
2月24日,各个救援队已经在事发现场连续搜救了七天七夜。其间,他们多次作业至深夜。为了第二天方便救援和及时休息,不少队员甚至留宿在了岸边临时支起的帐篷里以及车里。
当天,新黄河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帐篷中仅有两张简易的便携床和两三个电暖器。“晚上是真的很冷,矿泉水都冻成了冰。”一队员告诉记者称,现场没有电源,他们只能在最冷的时候临时用发电机发电,才能开启电暖气。有时候为了节省发电柴油,他们只会开几个小时。
即便如此,周围有围观群众甚至网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我们这么积极去参与打捞是为向家属要钱,也有人说其实我们早已经找到溺水者,只是为了拖时间,来获取利益。”一救援队负责人说,现场所有参与搜救的队伍都是公益救援,最初现场一些矿泉水和方便面也都是各个队伍自行携带。
与网上的质疑不同,救援人员在现场深深被周围村民和饭店经营者所感动。“前几天气温低,很大一片水面结冰,附近村民主动给我们提供了破冰工具。不仅如此,旁边饭店还给我们提供免费的热乎饭菜和热水。昨天下午,还有一名大哥现场给我们煮热乎面条。”救援人员说,最近几天,经常会有爱心人士给他们送来生活用品。
找到溺水者是对生命的尊重
救援现场帐篷里,记者注意到桌子上摆放着不少感冒药。一救援队负责人称,这几天水库边上很冷,不少队员被冻感冒了,大家吃着药在坚持救援。“我们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都是放弃了自己的手头上的事情赶过来救援。”该负责人从事建筑行业,也是将所有的工作都暂时交接给了自己的合伙人。此外,几名在现场的队员已经多天没有回家,甚至脸上也被风吹得皴裂起皮。
其实,每当突发意外危难事件,总有一群人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不计成本,也不要报酬。救援任务结束后,他们又会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作中,过着像其他人一样的平凡生活。这就是民间公益救援队。
“救援队要去传播社会正能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现场一救援队负责人说。2020年,山东省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是全省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具有注册资质的公益救援队、消防志愿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民间救援组织。通过此次搜救,也让现场不少人看到了济南民间公益救援力量的壮大。
水面破冰、声呐探测、拉网搜索、潜水搜救……几天来,救援队员几乎用尽了能想到的所有救援手段。此时,不乏有人劝各个救援队放弃搜救。为何还要继续搜救下去?其中多支救援队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他们认为从事公益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救援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丁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