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发射前的调试准备工作。(资料图)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山东产研院布局的“齐鲁星座2/3号”两颗光学卫星没能抢到上半年的“档期”,预计于7月发射升空。
发射场有限,商业卫星升空的“火箭票”已经开抢。总体来说,发射卫星仍然不“便宜”,这决定了空天产业不属于短期见效益的产业类别。那么,商业卫星的价值在哪里,以至于引发多省争抢?
帮助银行掌握项目进度
“通过对水电站等基建项目进行持续卫星遥感观测,可以分析研判项目建设进度是顺利还是缓慢,各构成设施建设进度是否延期等。”去年4月,“齐鲁星座1/4号”卫星升空后,山东产研卫星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先后观测了全球数十个大型基建项目,评判建设进度,为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银行贷后项目风险监测和评估。全球遭逢疫情以来,海外基建项目的建设进展牵动着银行的神经,因为这关系到其提供的巨额贷款能否按时收回本息,特殊时期,卫星成为银行掌握项目进度最安全、最可靠的选择。
2021年以来,山东产研院联合团队开始给咨询机构提供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储量及相关指标的高阶数据。以原油为例,通过卫星监测全球主要原油储存基地的库存变化,通过关联分析,预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价格走势。凭借已升空两颗卫星提供的遥感数据,“齐鲁星座卫星”支持了省内多地的黑臭水体整治、水利大坝形变监测、供水管网应急监测等项目。此外,还在2020年观测了省内大型企业、重点产业园区的复工复产进展,小麦等重点农作物的播种及长势,进而估算粮食产量。在2021年河南省强降雨灾情期间,提供灾区水情报告,帮助当地政府决策。
截至目前,“齐鲁星座1/4号”卫星已执行对地观测任务近千次,高质量完成应对“烟花”台风灾害、黄河秋汛等遥感应急保障任务。“我们提供的抢险救灾类数据等都是免费的。”山东产研院院长孙殿义透露,“齐鲁1号”是一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不受地面云层、雾霾影响,在特殊天气中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
卫星批量升空托起产业生态
今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主线,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划重点”。白皮书提到,鼓励引导商业航天发展。2月底,山东产研院的年度工作动员会上明确提出:继续推进“齐鲁卫星系统”建设,“齐鲁星座2/3号”两颗卫星载荷实现集成测试与发射;与香港航科集团合作“农业星座”项目,首批8颗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行;完成首颗碳卫星试验星研制与发射任务;完成“黄河星座”2颗超高分辨率雷达卫星研制并具备发射条件。
“与香港航科集团合作的8科农业卫星也属于‘齐鲁卫星星座’系列,专为山东省这个农业大省量身打造。”山东产研卫星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贺杰透露,2022年,该院还将发射几颗不同载荷类型的遥感卫星,此外还有数十颗卫星在排队等候“档期”,在未来2至3年完成升空。
目前,商业卫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阔。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急需高质量遥感卫星数据,全球范围遥感数据市场广阔,高质量雷达卫星数据尤其稀缺,国内能稳定提供SAR数据的卫星运营服务商没几家,遇到突发事件,常常是有钱也买不到高质量的数据。全国各地争相布局的卫星群,最基础的,可以出售卫星获取的遥感数据或者解译信息,供委托方从中提取有用数据,进而应用到农业、环保、勘测、导航、金融等方方面面。“‘卖数据’并不是我们布局‘齐鲁星座’‘黄河星座’的唯一目的,我们愿意以较低价格甚至免费提供遥感数据,供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使用,构建以济南为核心,在山东省集聚空天信息领域优质企业,打造空天信息产业生态。”据贺杰介绍,目前,山东产研院的齐鲁卫星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卫星指控大厅,研发“齐鲁卫星地面系统”,实现了从用户需求收集、卫星任务控制、数据接收处理到应用产品分发的全链路闭环控制。与此同时,孵化了一批从事遥感数据应用的企业,其中包括专业从事遥感判读解译分析服务的遥感智库,并与凤凰卫视等媒体机构合作打造品牌栏目。此外,山东产研院还通过青岛分院注资星图智慧,该公司是中科院弘光专项重大项目“空天大数据平台”产业化落地项目;联合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空天院成立川藏铁路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为铁路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提供智能载荷、专用智能卫星、智能遥感装备等产品和服务。
在上游,由山东产研院联合卫星制造企业提供卫星研发设计和制造卫星;在中游,自主建立卫星运营体系,负责卫星测运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并开展典型行业应用;在下游,通过自我孵化、注资扶持等方式,集聚遥感数据应用企业,形成空天信息产业的闭环,最终走向商业成功。根据规划,预计再过3年,“齐鲁星座”将有约20颗卫星在太空上岗,它们能实现全球任意地点一个小时之内重访,山东省全域两小时之内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地观测综合能力,届时,空天信息产业生态也将初具规模。
已开展批量造卫星相关研究
商业卫星产业拥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当前,山东产研院牵头进行的产业布局,帮助济南市“无中生有”了商业航天产业的技术研发、卫星运维、数据应用等核心板块。该院计划于明年升空的“齐鲁星座5/6号”卫星是两颗X波段的雷达卫星,现已完成卫星研发设计,进入生产环节,其生产周期约为18个月。
有没有可能像造汽车一样,批量造一下卫星,让卫星发射变得更便宜,缩短商业卫星产业的盈利周期?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卫星的制造成本大幅压低,高分辨率米级的光学卫星已经从近1亿元,降低到不足1000万元;卫星重量也降下来了,以前几百公斤,现在变成几十公斤。今年7月准备升空的“齐鲁星座2/3号”卫星,其成本都能控制在1000万元左右。未来,随着卫星的密集升空,那些功能、指标相同的卫星是可以走向批量生产的,相关研究其实已经在开展。
去年5月,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迎来了重要时刻——首颗卫星下线。这条卫星柔性生产线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等典型特征,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满足1吨以下小卫星年产240颗总装集成测试的需求。
业内普遍认为,商业卫星的市场潜力很大,但关键还是要继续降成本。如果能将制造业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将卫星生产的技术门槛降下来,那么商业航天产业全产业链实现盈利能相对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