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泉城·理上网来】农民“断代”其实是一个产业命题

2022-03-11 06:50:2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木须虫

责任编辑:鞠月芹

  乡村振兴离不开包括农民在内的农村人才,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传统农民“断代”问题,引起了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王馨提到,充足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现;生产领域一线劳动力、基层农技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严重短缺,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了农村农业劳动力“断代”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应对。(3月8日第一财经)

  应当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也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必然。这其中的核心是,产业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相对而言传统的农业承载能力更低,当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日益发达,人口向更高水平的产业流动集聚是不可逆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三产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也一步步将人口从农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好的出路,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群体远离农业是比较后的理性选择。

  很明显,职业是靠产业承载的,职业者的数量、素质是由产业的质量水平决定的。同理,所谓的农民“断代”问题,其实质还是产业的命题。首先,在工业及后工业社会,农业不会成为主导产业,即便是现代农业也不会需要很多职业者的“农民”。其次,农业是比较效益偏低的产业,传统以家庭为主的农户经营,规模小、难盈利,留不住人口,更无法培育和涵养高素质的职业者。

  因此,所谓的农民“断代”,其实是传统农业转型的阵痛,解决好这类问题,根本出路是加快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步伐,走规模集约的产业化道路,跳出家庭经营“小散”低效的格局,更高效地配置资本、资源、技术与人才,实现更高与更优的效益,让农民成为像工人一样的纯粹职业者、打工人,可以收获不低于工人的报酬。

  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型在不少地方已现端倪,不少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成为种养大户,乃至形成了集农工贸旅游于一体的农企龙头,扬起了农业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也因此培育与涵养了一批高质量的新型农民。

  当然,影响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规模农业的难点依然是土地流转瓶颈,一方面需要加大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力度,完善配套服务机制,引导土地、资源、资本、技术的最优组合,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同时,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保障水平,摆脱对“土地保障”的依赖,消除流转的顾虑。

  此外,在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发展产业环境的同时,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积极鼓励并支持青壮年农民工和大学生回乡创业。

作者:木须虫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