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眼|创新驱动,让强省会“如虎添翼” ——精读报告·看新济南新机遇新担当之六

2022-03-13 07:13:3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田艳敏

趵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是全国两会上的高频词。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新的目标任务就会发现,济南在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多个方面具备明显的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蕴含重大机遇且大有可为。

  2月9日召开的全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创新”无疑是引领济南发展的关键词。根据会议安排部署,济南将紧扣省委“十大创新”任务要求,结合济南实际实施“12项改革创新行动”,全面增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强力引擎,随着一系列激发创新活力的真招实招加速落地,济南的创新前景更加令人充满期待。

趵眼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靶向直指“实体经济根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与“实体经济根基”一并提及,壮大实体经济的举措更加精准有力。

  从济南的创新实力看,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山东产研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初具规模,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科创产业蓬勃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突破4000家。尤其在过去一年,济南创新驱动活力迸发,“中科系”院所达到15家,成功攻克物联网安全芯片等一批“卡脖子”技术,“齐鲁一号”“齐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超算中心智能计算等三大系统上线运行,获批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济南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列第14位,获批“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

  创新驱动带来的一系列利好,推动城市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持续加快,工业强市战略有效落地,12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深入推进,四大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去年,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20家,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双区”同建加速推进,累计建成5G基站2.7万个,获批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济南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新能源换电试点城市。

  新春伊始,“创新”的号角响彻齐鲁大地。2月7日上午,壬寅虎年首个工作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的动员令。济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时隔仅一天,2月9日上午,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紧扣省委“十大创新”提出了“12项改革创新行动”,向全市上下作出了“全面增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动员部署,“创新”二字贯彻始终。

  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对济南来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次高规格会议明确向全市各级各部门提出要求,“深刻认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极端重要性,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把改革创新有机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趵眼

  下好科技“先手棋”基础研究和人才成为重要抓手

  加快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动力。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工作报告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并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举措。

  近年来,处于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历史机遇期的济南,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和自身发展需求,全力打造“科创济南”,科技创新工作亮点频出。可以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济南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领力和核心驱动力。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推进措施,济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都可以用“高标定位”来形容。以日前编制完成的《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例,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引科创济南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规划》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济南科技创新发展实现质的提升,“科创济南”基本建成,进入国家引领型创新型城市行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济南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渗透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就做好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八个方面发力见效,其中就包括“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发力见效”。一以贯之,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的“12项改革创新行动”中,“科技引领发展”被摆在了首要位置,这是济南最有基础、最有优势和最为急需的领域,今后会持续强化攻关。

  从这些密集召开的高规格会议以及出台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济南今年的科创实招十分精准。比如,全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大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多实验室入列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打造科技创新活力空间,加快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提升四大创新圈,打造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加快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0亿元等。

  基础研究是整个学科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国家一直反复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加大支持力度。今年1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将“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列为今年十项重点任务之一。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透露出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

  在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基础研究被给予“政策倾斜”,“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8.5%”,这是济南市级科技规划中首次提出基础研究经费指标。接下来,济南市还将响应国家战略,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过去一年,济南凭借完备的产业基础、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形成了集聚要素资源的“强磁场”效应,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40万。今年济南将着力构筑人才高地,加快建设济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开放便利的海外人才引进和服务管理机制。同时,多途径破解人才住房难题,完善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济南市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今年,济南将加快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并将在建立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深化金融服务创新、用好用活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率先突破,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深度融合。

  围绕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力工业强市战略向纵深推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作为赋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连续4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还以“单独成段”的方式被重点提及。

  与此遥相呼应,济南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一组可喜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收三年跨越2个千亿级台阶,四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9成,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21.1%,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60%,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5%,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双进入国家一线城市前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8位,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位列第15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位,集成电路设计业增速居全国主要城市第1位。

  济南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化、适应国际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城市正向着“万亿级全国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目标坚定迈进。

  今年,济南要“在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上发力见效”,“全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体包括,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大工业“五基”攻关力度;深入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行动计划,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大力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信息技术创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级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继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先锋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7%以上,加快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星火链网超级节点、移动5G边缘计算节点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在春天里写就的政府工作报告,绘就了蓬勃向上的发展蓝图,激励着大家更加斗志昂扬地攻坚克难、团结奋进。沿着济南改革创新的经验路径一路向前,就能够在充分涌动的创新活力中,感受到济南奋力“走在前”的美好前景。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