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有着嬴城故里之称的莱芜大地,处处孕育着生机,涌动着春潮。
不久前结束的莱芜区第一次党代会和区两会,如缕缕春风,吹进了百万莱芜人民的心田,全区人民上下同欲、踔厉奋发走在春风里,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徐徐拉开——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省会城市副中心,努力建设实力强劲、创新引领、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力争到2026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00亿元、3000亿元。
“一马当先” 主导产业挺起工业强区脊梁
作为“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承载地,莱芜义不容辞地叫响“工业强区”的口号,坚定扛起工业强区发展大旗,聚力龙头带动,聚力存量优化,聚力增量崛起,加快培育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强主导产业,锻造济南“东强”硬核。
春风十里。缓缓流淌的嬴汶河,滋养着莱芜北部新城口镇的每一寸土地。如今,这片土地上正在崛起一个又一个产业园。
车辆穿行在口镇笔直崭新的公路上,不知何时,两边突然“冒出”了一片厂房、车间,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总投资1535亿元的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已经初具规模。
元旦过后不久,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珅诺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1.2类中药创新药淫羊藿素(阿可拉定)软胶囊,作为肝癌治疗药物上市。十五年磨一剑。淫羊藿素的上市,即将开创肝癌治疗新时代。
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纷纷崛起,正成为工业强区的“领头雁”“排头兵”——
高端装备智造产业,举全区之力加快重工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全产业链条,拼出一个千亿级,新建一座产业城。以山能重装、朗进科技、奔速电梯为骨干,做大做强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依托,助力珅诺基药业、步长制药、济世药业、宏济堂医药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新材料产业,引导泰钢、九羊开发高端产品,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与复旦大学合作,促进介孔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统筹氢能、光伏、储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鼓励泰钢等企业开展氢能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实施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项目为王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工业强区,项目是支撑。
时针拨回到2020年11月19日,随着屏幕缓缓开启,一辆刚刚组装下线的新一代黄河重卡成功下线。如今,已累计生产整车超过1万辆。目前,项目二期中的整车仓储区已建成投用,高端物流中心基本建成。
梅晔生物、威马智能装备、凯傲叉车二期、晨曦智能印刷、博泰汽车配件、中关村信息谷……一个个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莱芜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项目为王,落地至上。项目如何引进来,唯有招商动起来。突出精准化招引方向,系统梳理产业链条,瞄准上下游关联企业,绘制“招商图谱”,依托嬴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精准对接、提高实效。突出多元化招引方式,发挥山东重工等头部企业作用,用好用活招商驿站等载体,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亲情招商,大招商、招大商的新热潮全面掀起。
梧桐树下凤凰栖。做强园区平台,让大项目、好项目进得来、落得下。莱芜高新区是“高”“新”项目的主阵地,集群打造高铁新区、高教园区、综合功能区、孵化培育区、成果转化区五大片区,力争五年挺进“全国50强”!
聚集各种要素,始终跟着项目走。用地保障——深化“云上供地”改革,全面推行“净地”收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确保重点项目土地供应。资金保障——开展“金融管家”试点,深化科技支行和中小企业保证保险试点,实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保障——落实各项政策清单,实施减税降费举措,更新稳企纾困政策包,完善惠企政策直达机制,确保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汇聚发展优势
工业强区,必须有科技创新做后盾。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沿,莱芜区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突破发展瓶颈、释放发展活力、汇聚发展优势。
强化科技支撑,旨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2022年,一个个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数字不断跃入眼帘: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研发投入增长1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0人、高技能人才1200人。
改革是软实力。新年伊始,莱芜区亮出一系列改革“底牌”——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1+N”企业定制套餐服务,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扫码办”,加快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达到95%以上,推动自助服务向社区、银行网点、商超覆盖,不断升级“15分钟政务服务圈”,方便企业群众自助办、就近办、多点办,叫响“莱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开放激活潜力。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莱芜片区)、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持续推动莱芜生姜、泰山不锈钢、莱芜柠檬酸等特色产品出口,全年新增外贸备案企业9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70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8%。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0亿元。
社长总编手记
工业强区贡献“东强”力量
在开拓奋进的历史进程中,莱芜区积累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造就了创新实干的企业家群体、锻造了敢打必胜的干部队伍、形成了崇德厚商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区划调整后,莱芜区作为全市“东强”“南美”战略的重要承载地,“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在“十四五”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将持续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跨越期。这些都是莱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
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撼人心魄,催人奋进。一个个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一个个投资项目体量庞大。不难感受到,新一届莱芜区委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工业强区,莱芜义无反顾。围绕工业强区,莱芜区不断深耕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举全区之力推进重工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装备智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围绕莱芜高新区跻身全国50强,强力打造“东强”战略增长极,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劲、创新引领、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治理高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莱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莱芜发展,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