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伟与同事研讨影雕前的细节。
他,终日与石碑为伴,錾子是他的“武器”,马扎是他的“后盾”。
18年来,他靠着一双“刺绣”的手,在墓碑上敲击出一个个“生命”的影像,圆梦了一组组破碎的家庭。
他,就是济南唯一的影雕艺术家、山东福寿园影雕师—朱建伟。
“我要把影雕技术带回家乡”
1982年,朱建伟出生于济宁市嘉祥县。嘉祥县素有“石雕之乡”之称,耳濡目染的朱建伟自小就对雕刻技术兴趣浓厚。
1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随县里的学习班来到泉州市惠安县学习影雕技术。初来乍到,在同期学员还对新环境兴奋不已的时候,着迷于雕刻的朱建伟便一头扎进了石材厂,跟着师傅学习起影雕技术。
“惠安是影雕的发源地,能到惠安学习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当时一门心思只想多学一点。”回忆起当初学习时的情景,朱建伟话语中依然透露着兴奋。
何为影雕?简单地说,影雕就是在石头上作画。三斤重的錾子是唯一工具,影雕师用合金铅为尖的錾子不断凿击石板,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的小点。其画面细腻逼真、清晰生动、古朴高雅,因石板材质坚硬,可长久保存。
“影雕完全依靠创作者手腕力度的大小轻重,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摄影效果,锤子敲下去,敲出的是白点,人物影像的明暗、光线都体现在其中,所以对腕力是种考验。”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影雕的技巧,朱建伟除了天天“泡”在厂里,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锻炼手腕的力量,矿泉水瓶、哑铃都是他锻炼的工具。
“相对于机器雕刻,手工雕刻有其独到的优势,在细节的刻画上更为精准、更具神韵、更富立体感。”于是,将影雕的技术完完整整地带回家乡,是支撑朱建伟一步步走下去的原动力。
“逝者家属满意是我最大的追求”
全情投入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2004年,学成归来的朱建伟带着一双“身怀绝技”的手,回到了家乡。
起初,他通过打散工的方式传播影雕技术。那时,北方对于影雕技术还很陌生,尤其是运用在墓碑上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朱建伟凭着精湛的技术在山东开拓了一片天地。
2009年,已经小有名气的朱建伟入职山东福寿园,成为一名专职影雕师。“福寿园的客户群体及企业内涵对影雕文化都比较认可,在这里让我有了归属感,不但能够为逝者家属服务,还能够更好地将影雕文化传承下去。”朱建伟如是说。
朱建伟在石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从入职的那天起,朱建伟就将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影雕事业。这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为了雕刻一幅作品,朱建伟需要每天至少10个小时,连续三四天乃至一个星期、半个月坐在同一个地方进行雕刻。长年累月下来,朱建伟的双手早已磨变了形、腰腿也时常发麻。“最难熬的是冬天,温度低,石头也是冰冷的,有时候手都冻得发抖,揣到怀里暖一暖再继续敲。”虽然辛苦,但朱建伟让客户满意的初心一直未变。
如今,朱建伟一边继承传统,一边勇于创新,雕刻出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影雕作品,无不形象逼真。
说起近些年最得意的作品,朱建伟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成品照片。“逝者曾经是一位专业画虎的画家,家人提出将他的作品通过影雕复刻到墓碑上。我花了近十天的时间才完成,家属非常认可,还写来了感谢信。”朱建伟的话语中透露着自豪之情。记者看到,墓碑上的成品笔触细腻、画面柔和、眼神灵活,与原作品相似程度可谓分毫不差。
“这儿就是我的舞台”
十几年过去了,当初一起前往惠安县学习的学员,只剩下朱建伟一人还在坚守这份技艺。影雕是项辛苦而乏味的工作,留下的是真正从内心热爱、守护这项工艺的传承人。“我能一直坚守,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入职了山东福寿园。山东福寿园是一所重视殡葬文化的企业,园内建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省暨济南市遗体捐献广场等多处公益项目。从共和国开国将军到见义勇为英雄,从文艺名人到书画大家,园区汇集了几百位杰出人物的纪念雕塑和名人名家的勒石墨宝,福寿园就像一个舞台,给了我很大发挥的空间。”
马扎、錾子是朱建伟工作时的标配。
如今,影雕技术已成为山东福寿园主打项目之一,经朱建伟之手创作出的影雕作品每年高达1000寸之多。
“影雕既有摄影光学的同等艺术效果,又能体现绘画笔触技法,独具艺术神韵,成品后的影雕画面显得自然、真实、立体感强,艺术表现力丰富。客户对影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山东福寿园副总经理魏然介绍说。(文/图本报记者 兰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