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2022-04-10 07:55:3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赵云龙

责任编辑:李欢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勇当“三个走在前”排头兵 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刘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刘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刘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大踏步迈向“黄河时代”GDP跨越5个千亿大关

  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达到11432.2亿元、位次提升至全国城市第18位

  刘强同志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用心领悟、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一切发展思路依此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依此来展开,一切发展举措依此来制定,一切发展成效依此来衡量,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推动济南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高质量答卷。

  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

  刘强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抢抓国家战略叠加赋能的历史性机遇,奋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济南落地起势。坚决扛起深化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制定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济南国际生态港等285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百里生态风貌带魅力初显,黄河济南段“十三五”防洪工程全面完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建设,规划体系日益完善、高端产业项目加快导入,18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济南大踏步迈向“黄河时代”。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5个千亿大关,2021年达到11432.2亿元、位次提升至全国城市第1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7.6亿元、年均增长8.7%,形成了年GDP增量、财政收入“双千亿”结构。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

  济南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举全市之力谋创新、抓创新、强创新,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15家“中科系”院所落地布局,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3家省实验室加快建设,济南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14位。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推动改革开放走实走深、多点突破,省会各项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第一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年均净增户籍人口10万人以上,济南迈入特大城市行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拿地即开工”、成立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等创新举措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改革热度指数排名省会城市第1位,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国前十。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提升,进出口总额五年增长138.5%。

  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迈入换乘时代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下大气力优化完善空间格局、功能品质,城市综合承载力得到显著提升。圆满完成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济阳撤县设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高快一体路网基本成型,一批跨黄桥隧建成通车,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迈入换乘时代。

  5年新增城镇就业91.3万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用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力应对世纪疫情的历史大考,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5年新增城镇就业91.3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35所。全国文明城市勇夺年度测评“四连冠”,12345市民服务热线标准化引领全国。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壮士断腕意志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2.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退出后20;国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好Ⅲ类水体达到100%,重点泉群连续18年保持喷涌。

  打造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打造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圆满完成区县、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换届,济南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支持人大结合实际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支持政协广泛实施民主监督、协商议政,推动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全市上下团结奋进的斗志更高、干劲更足、氛围更浓。

  刘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争一流加速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刘强同志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和具体目标。

  刘强说,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创造性贯彻落实省委“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特大城市发展和治理规律,当好“三个走在前”排头兵,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争一流,加速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具体目标是:

  ——加快建设动能充沛、实力跃升的现代化强省会。新动能新经济塑成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发展主动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产业集群。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基本实现现代化。

  ——加快建设创新涌动、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强省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高效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0%,R&D占比达到3.4%,成为区域性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地位进一步凸显,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

  ——加快建设功能完备、品质一流的现代化强省会。城市发展新格局基本塑成,新一轮城市更新全面完成,城镇化率达到78%以上,起步区成形起势,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均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建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城市文化品牌传播力明显提升,打造成为黄河历史文化标志性城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快建设人民幸福、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省会。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省会。全域绿色生态系统加速构建,碳达峰行动扎实推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加快形成。“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更加彰显,重点泉群持续喷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65%,国家节水典范城市基本建成,济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更优美。

  ——加快建设治理高效、平安和谐的现代化强省会。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平安济南、法治济南、诚信济南建设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更具韧性、更为安全,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走在前开新局: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本报4月9日讯 刘强同志在报告中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担负起勇当排头兵、开创新局面的时代重任,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三个走在前”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找准支撑点、关键点、发力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建设济南央企研发中心集聚地

  创新是“走在前”的核心动力和最大势能。要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凸显济南在国家创新布局中的战略位势。

  培育战略科技“国家队”。推动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承担更多战略任务、省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争取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济南,建设济南央企研发中心集聚地。打造科技创新“强载体”。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构建“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四圈联动格局。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济南高新区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起步区突出应用基础与硬科技研究、开展未来产业场景化先导应用,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重点打造全国一流的医疗健康创新发展高地,长清大学城、章丘大学城聚焦深化院校间合作、产学研融合,构筑布局合理、协同发展、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矩阵。构筑创新创业“生态圈”。高水平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全流程创新生态链。

  到2026年先进制造业达到万亿级规模

  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三个走在前”的信心之源、底气所在。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强产业生态创新,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培育3—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6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先进制造业达到万亿级规模,建设基础稳固、动能强劲的工业强市。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补齐农村消费短板,激发释放市场潜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高地。强化产业发展载体支撑。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行动,壮大百亿企业方阵,培育5家以上千亿级企业。支持各区县立足比较优势,打造2—3个特色产业集群,到2026年各区县经济规模大幅提升进位,努力培育3000亿级“实力强区”。

  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

  要把握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的趋势规律,聚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挥济南比较优势,加快提升济南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区域经济带动力、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力、开放门户枢纽辐射力。

  强化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牢牢把握“四项原则”“五项重点任务”,全面做好黄河长治久安、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工作,与沿黄城市携手推进“一字型”大通道建设,引导创新链、产业链、要素链跨区域联动,畅通黄河流域经济循环,带动沿黄地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发挥龙头作用。深入落实“强省会”战略,扩大经济、贸易、人文和资源辐射半径,积极推动与胶济沿线的淄博、潍坊、青岛等城市一体构建高水平协同发展的连绵城市带,打造济青科创智造廊带,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做大做强。

  推动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崛起成势。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半径,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重点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联动发展。

  推动“四网融合”轨道交通网覆盖全部区县

  建设高品质城市,是实现“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承载和空间展现。要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目标,以塑优城市空间形态为牵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推动城市精明增长、内涵式发展。

  加快推动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东部要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兴城,加快CBD奥体片区、高新区中心区、齐鲁科创大走廊、龙山国际创新城等重点片区建设,打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区域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西部要坚持筑城兴业、品质聚人,加快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西部科教产业城、中央活力区,提升西客站片区门户枢纽功能,打造文旅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区。南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完善统筹“大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保护好城市“绿肺”和泉城“水塔”,争创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北部要坚持三生共荣、完善功能,加强济阳、商河与起步区对接融合,加快人口和产业导入,塑造绿色智慧现代的未来新城。中部要坚持业态迭代、内涵提升,加快实施明府城、老商埠、上新街、洪家楼等片区保护建设,丰富展览文创、时尚消费、艺术活动、数字经济等功能业态,打造彰显泉城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高品质城区。

  构建更加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以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建设“米字型”高铁网和“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网,积极推动济南至济宁、莱芜至临沂等高铁工程,推动“四网融合”轨道交通网覆盖全部区县。

  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努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特色产业提振工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合理优化村庄布局,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加快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富民产业,让农业成为创业创富的平台,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当好“三个走在前”排头兵,必须以改革开路、用改革破题。要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21家市属国有企业做大做活做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整体或核心业务上市,培育更多资产过千亿企业。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改革。优化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扶持政策,五年内上市企业总数超过100家。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推进“三变”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实施宅基地改革试点,鼓励支持各类要素有序流向农业农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增强先进文化引领力。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挖掘用好济南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做强“新黄河”等新媒体平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选树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让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滋润百姓心田。

  释放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打造一批体现中华文明、具有泉城特色的文化地标,加快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高标准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提升公共文化供给凝聚力。实施公共文化效能提升工程,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市博物馆新馆、市党史方志馆、市档案馆新馆、市科技馆等文化设施。

  激活现代文旅产业发展力。高标准谋划推动济南埠村、五峰山等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建设,塑造具有泉城特色的新时代城市品牌,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计划

  实现“三个走在前”,最终要体现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上。要牢固树立发展为民的价值导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制度、机制,让泉城人民过上更有品质的幸福生活。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富足。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计划,提高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让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创建国家中医(肿瘤)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公共卫生“六大中心”。

  让民生保障底线兜得更牢更实。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群体参保,推动社保扩面、应保尽保。

  让城市人口与发展更趋协调。坚持房住不炒,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让新老市民都住有宜居、安居乐业。

  加快“泉道”建设,深化泉水直饮工程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夯实现代化强省会生态本底。

  有序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争创碳中和示范城市。

  持续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最严格的标准落实“四水四定”,加快现代水网规划建设,实施重点水库连通工程,创建国家节水典范城市。加强泉水保护利用,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尊重泉水、在城市建设中充分珍爱泉水、在城市管理中充分呵护泉水,强化泉域保护区管控,加快“泉道”建设,深化泉水直饮工程,打造更多亲泉、赏泉、品泉空间。

  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定不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持续擦亮“商量”协商民主品牌。坚定不移深化法治济南建设。加强执法司法权运行制约监督,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坚定不移推进平安济南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密防范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坚定不移维护重点领域安全。

  从严管党治党: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闯将”“干将”

  本报4月9日讯 刘强同志在报告中说,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实践要求,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切实把牢思想之舵。坚持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分层分类分级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党委和党组工作条例,把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

  统筹抓好育选管用,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持续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深化完善从经济发展最前沿、项目建设主战场、重大斗争第一线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闯将”“干将”。

  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推动各项部署高质高效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加大隐形腐败、新型腐败治理力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机制,推动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高质量推进新一届市委巡察全覆盖,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作者:赵云龙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