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代 不负人民——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五年履职精彩答卷

2022-04-14 08:26:5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郝磊 通讯员 王春雷

责任编辑:李欢

  岁序更新,观往知来。回望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可谓成绩斐然——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46次、审议议题360多项,制定地方性法规17部、修改8部、废止22件,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41项,开展执法检查35项、专题询问9项……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不忘初心、依法履职的清晰轨迹,更是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铿锵步伐。

  从“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起步区建设”“五个济南建设”“中央商务区建设”等事关省会发展的大事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建设”“社区养老食堂建设”“物业管理条例立法”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济南的生动实践到创新开展立法、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双联提升”工程,一项项务实的履职成果,一个个叫得响的工作品牌,成为市人大常委会担当履职的最好见证,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 彰显制度优势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如果将人大工作比作海中航行的巨轮,那么党的领导就是指引航向的灯塔。

  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是在第一时间列入第一议题,共开展人大常委会党组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112次,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每年向市委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主动请示五年立法规划、监督计划和人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在党的领导下,人大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推进。

  “打铁必须自身硬”。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风清气正、人心思上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为人大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五年来,以党的全面领导领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济南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在泉城落地生根,一批立法监督成果稳稳兜住社会呼唤和人民情愫。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结出累累硕果,推动人大制度走进千家万户,把济南人大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精彩,真正拉近了人大与人民群众间的距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更加旗帜鲜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必须更加旗帜鲜明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大局谋划开展工作,通过立法、监督、代表等依托,担当尽责,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加有效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勇于作为 大事面前见担当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0年的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积极战“疫”,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开战即亮剑,冲锋即决战!从2020年正月初二开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与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组成9个疫情防控工作督导组,下沉到全市12个区县和3个功能区,全力做好社区、村居疫情防控督查、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行程累计20000多公里,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完成对650多处防控点的督查,查找并督促整改了几十个防疫问题漏洞。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担当履职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在强省会建设的主战场上,市人大常委会担当履职的脚步同样铿锵有力。连续五年就“四个中心”、“五个济南”建设开展人大专项监督行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牵头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作为济南中央商务区指挥部总指挥——殷鲁谦负责牵头抓总,面对最初工程建设进展缓慢的情况,他多次召开指挥部会议、深入工地调研督导项目建设进度、靠上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凝心聚力推动中央商务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如今,中央商务区五大超高层“拔地而起”,持续刷新省会天际线,赫然成为强省会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给济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市人大常委会抢抓机遇,积极行动,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多次开展专题询问、视察、调研,全力支持起步区建设;迅速启动起步区的立法工作,依法推进改革创新和建设发展;一项项实打实的工作,为起步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从抗击疫情到污染防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到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面对一系列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都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毫不犹豫站到一线,切实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预算、审计、整改等报告,适时对预算作出调整,及时批准决算,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监督制度。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重点核查教育、涉农、科技、城建等相关部门预算,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补贴、科技创新等政策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听取审议投融资管理工作报告,就债务管理及风险防控开展专题调研,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控风险。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制,重点对民生领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推动解决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四个分类报告和一个综合报告,对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实现了国有资产监督全口径、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对外交往合作渠道,批准我市与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市、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奇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授予8人济南市荣誉市民称号。

  法治护航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擎起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监督利剑,坚持大气、水、土壤多维发力,求真务实推动法律制度全面施行,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年年有重点,持续不间断,以更高标准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群众盼的就是人大干的,要把对小清河水污染治理情况的监督,作为本届人大工作监督的重点内容,持续不断加大力度、见到成效。”2017年,刚刚上任的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就表明了与小清河污染“一战到底”的决心。

  2018年8月30日,一场“唇枪舌战”的专题询问拉开序幕,多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专家有备而来,针对小清河污染治理,从不同角度向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有辣味”的发问,“小清河何时清”“小清河如何清”成为这次专题询问的主题。

  人大监督不是开完会、审议完报告就收场,必须有跟踪监督的过程,以推动有关方面切实改进工作。为了尽快弄清污染原因,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分组带队开展“暗访式”调研,2018年7月到8月,调研组先后8次暗查暗访,行程1500多公里,把小清河沿岸的支流、污水处理厂几乎跑了个遍,摸清了40余个污染点。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组合式”监督、“跟踪式”问效,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优势,大力推动解决制约小清河治理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管网系统雨污合流、城市面源污染影响等主要问题。如今小清河污染得到了根治,济南的母亲河实现了华丽蝶变,小清河治理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

  小清河治理只是市人大常委会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的生动一幕。为构建起泉城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了《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济南市山体保护办法》《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12部生态文明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着泉城的生态环境,助力“山泉湖河城”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生态文明方面的报告6项,开展有关执法检查11项。2017年聚焦治理雾霾进行监督,依靠法治动员和组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2018年重点是治山,对济南市山体保护办法开展执法检查,视察中心城区山体周边规划建设,遏制非法破坏山体行为。2019年重点是治气治水,对大气、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聚力推进突出污染问题解决。2020年是水气土共治,接续开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2021年是深化攻坚,对新修改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开展执法检查,依法督促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特别是对小清河污染问题,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专项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监督,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小清河实现华丽蝶变、重现风采。

  市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四减四增”工作报告,加强源头防治,推进系统治理。连年开展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营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五年来,常委会着力靠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环境,坚持不懈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监督力度之大、频次之密、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济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呼我应 践行为民初心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明白我们搞建设、谋发展、干事业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受益。”这是殷鲁谦在各种场合、各类会议一直强调的话,也是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做的事。

  “12345,有事找政府。”如今在济南,12345市民服务热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9月1日起施行的《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条例》,不仅被泉城市民交口称赞,更成了全国首创,条例实施以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民办理诉求接近5000万件。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下基层、进企业、走村入户,立法调研,召开各层次立法咨询会、座谈会200多次,收集立法意见建议近两万多条,将社情民意真正装进每一部法律法规,把“一切为了人民”融入立法的全过程,让人大立法更接地气,真正把法规立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物业管理立法是居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在12345热线开辟立法专线,召开各类座谈会30多次,多方收集修改意见超千条,数十次调整修改,从初次审议到最终通过历时一年,这是近年来立法审议时间最长的一部法规。2022年2月,一部凝聚着全民共识含金量高的《济南市物业管理条例》最终出台。

  《济南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济南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济南市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管理条例》《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人大常委会用精心打造的一部部法规保障着全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民生无小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见成效不撒手,是市人大常委会一贯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对医疗、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实施全方位监督,直面问题、敢于碰硬,用“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为解决好“一老一小”重要问题,常委会通过听取审议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直面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居家社区养老、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等问题,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确保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

  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常委会连续四年跟踪监督,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基础教育设施报告、问题整改报告,开展义务教育“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就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问题进行跟踪监督。频出监督“实招”,见到监督实效。五年来,635所中小学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我市教育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回看过去的五年,在我市文化、卫生、体育、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等民生工作领域,处处都留有市人大常委会履职的足迹,在人大刚性有力监督下,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急事难事一件件得以解决,镌刻下不负人民的时代印记。

  “双联”提升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济南模式”

  人大工作的活力在代表,动力在代表,潜力也在代表。2020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工作提升的突破口和创新的切入点,确定大力实施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双联”提升工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市人大常委会创新集中联系代表方式,5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到基层代表联系站联系群众,面对面与代表和人民群众交流,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在实施“双联”提升工程中,市人大常委会还推出了“常委会+代表”模式;搭建了“双联”新平台;新设和提升了1052个代表联络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人大代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人大离百姓更近。

  得益于“双联”提升工程的开展,“代表来了”“代表有约”“扫码找代表”“五级代表听民声”等区县“双联”特色品牌争相涌现,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渠道越来越宽广,与群众联系越来越密切。从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到川流不息的大街小巷,再到偏远山村的田间地头,代表们踏遍泉城大地,将原汁原味的群众心声化作一件件议案建议,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仅2020年“双联”提升工程开展的第一年,就解决了5100多件民生实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现在,“有事找代表”已成为不少泉城市民的共识和选择。

  五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架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展示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以实际行动庄严履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2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来济调研代表工作,对“双联”提升工程的创新做法和取得积极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不断,亮点纷呈。“全过程人民民主济南立法实践”“提升‘全链条’人大监督质效”“‘双联’提升工程”“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全流程制度体系”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济莱区划调整中,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妥善处理有关88件地方性法规,保障法规平稳衔接和有效适用,为我国立法制度作出了创制性发展,被全国人大法工委称为“新时代立法工作的创新之举”。

  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之时,市人大常委会适时设计推出济南人大吉祥物“仁仁”“敏敏”系列漫画,深受市民和代表喜爱。建立完善人大工作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的制度,设立城建环保、监察和司法、社会建设三个专家顾问库,探索人大监督“闭环”制度,固化“暗访式”调研、“清单式”检查、“协同式”监督、“跟踪式”问效等方式方法,打通地方立法和实施全过程链条,人大工作的信息化能力显著提高……

  一项项亮点工作的背后,是“栉风沐雨自担当”的初心使命,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具体行动,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星光不问赶路人,未来属于奋斗者。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勇当“三个走在前”排头兵,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的发展主题,对“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吹响了前进的冲锋号,发出了决胜的动员令。大会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立即召开党组会议、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市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谋划和推进全市人大工作,用实际行动推动市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带着人民的期待,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相信在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定能肩负起推动济南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郝磊通讯员王春雷)

作者:郝磊 通讯员 王春雷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