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在整理核酸检测物资。
4月20日至23日,我市部分区域开展两轮核酸检测。一时间,白衣战士整装出发,不辞辛劳冲锋在前;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投身一线……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心手相牵,用速度和温度,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互相叮嘱,成为最美的情话
“我也要和你并肩作战了,一定要做好防护,加油!”4月20日下午,历下区智远街道盛福社区工作人员张晓彤收到未婚夫闫昕的微信消息。这条消息一直等到张晓彤忙完所有工作,脱下已经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时才看到,此时距离消息发送的时间已经过去6个小时。
支起帐篷、将消毒物资整齐地摆到桌子上,张晓彤的忙碌时刻从下午便已开始。接到通知后,她与同事们将防护、消毒物资进行清点,妥善地运送到各个点位上。协助医护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协助老年人填写个人信息、扫码登记,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帮助,提醒居民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这是张晓彤在晚间的主要工作。从黄昏到夜深,她只有在完成工作后才能起身,转身又帮忙维持起现场的秩序。
今年24岁的张晓彤是一位“准新娘”,原定4月中旬的婚纱照拍摄计划延期,收起试好的婚纱,穿上“大白”坚守战“疫”一线。
在张晓彤的影响和鼓励下,闫昕报名成为自己单位的志愿者,下沉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于深夜相见、平时通过微信相互鼓励成为两人的生活常态。“外出注意防护”“脱防护服时注意消杀”……互相叮嘱,成为最美的情话。
退役军人,战“疫”场上显本色
“服役时,忘我训练、不畏艰难;退役后,本色不改,勇当先锋。”这是商河县郑路镇展家管区书记高兴涛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作为退役军人的担当和承诺。
凌晨起床处理信息、对接任务、安排工作,上午组织当天的核酸健康检测筛查、物资调度,下午再到各路口巡视、处理各种突发状况……高兴涛每天的抗“疫”日程表都被排得满满当当。
“我是一名退役老兵,身体素质强,让我到辛苦的岗位上吧。”当一轮又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接踵而至,踏星而来、伴暮而归,就成了高兴涛的日常。从物资的整理,到隔离点的设置,再到检查场所码的张贴,他一一到场指挥。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甚至曾经因过度劳累晕倒在防疫路上,磕破头血流不止,但简单包扎过后,他第一时间又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有更多的退役军人投身抗“疫”一线,从军营到抗“疫”一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你好,这是钢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今天站点核酸采样多少人?物资还够用吗……”晚上10点,钢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郑伟还在联系各核酸采样站点的运行情况。
借调到钢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期间,郑伟主要负责联系废弃物处理工作和电话回访核酸采样站点运行情况。目前,全区有224个核酸采样站点,郑伟每天打224个同样的电话。“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各个站点的情况都不熟悉,一个电话要打很久。等全部打完,一天就过去了。后来对站点的情况都了解了,一下午就能完成。”郑伟笑着说。
拒绝休息,让居民减少等待
“妈妈,您辛苦了。”深夜12点,天桥区桑梓店卫生院护士长怀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没想到2岁半的儿子还在等妈妈回家。从下午4点30分开始进行核酸检测准备工作,到晚上11点结束,怀利和她的同事们连续工作近7个小时,累计为2万余人进行了核酸检测,所有医护人员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没有进食、进水,为的是让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太感谢你们了,给你们添麻烦了。”今年80多岁的陈大爷行动不便,在桑梓店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核酸检测后,他连连道谢。晚上7点,怀利接到通知,90岁的李奶奶因为无法出门,她要和同事上门为李奶奶作核酸检测。怀利二话没说,带着核酸检测用具就出发。到了李奶奶家后,李奶奶的家人并没有着急检测,而是为怀利和同事准备了晚饭和茶水,这让她非常欣慰。婉拒了李奶奶的好意,他们按照流程快速作完检测后便匆匆离开。
由于这两天气温回升,忙不了多久就会一身大汗。“天气越来越热,我们在作核酸检测的时候还不敢喝水,大家又热又渴,体能消耗很大,但大家都没有怨言。”怀利说,看着居民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为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大家的辛苦也值得了。
半天,她们辗转6个采样点
20日下午1点,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科长徐文娜与同事们一起坚守在市中区建筑工地的核酸检测现场。气温持续上升,汗一个劲儿往下流,不一会儿就灌满裤腿、衣袖和手套。
徐文娜感觉一阵晕眩,“清醒点,还没完成任务,要坚持!”为加快进度,配合工地工友的身高,徐文娜撤去座椅,保持前倾的站立姿势,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下午3点,第一个工地核酸检测任务结束。“抓紧走,去下一个检测点!”2分钟收拾桌子上的核酸检测试剂,3分钟脱下旧防护服,3分钟换上新防护服。尽管全力缩短换衣服的时间,徐文娜仍然强调做好消杀,严格穿脱防护服的要求。
下午3点30分,一行人赶赴第二个核酸检测现场。在刺眼的阳光下,工友们已经排好队等待检测。在与疫情抢时间的战斗中,徐文娜与同事们全神贯注。晚上9点,最后一位工友走到徐文娜面前,她仍然保持前倾的站姿,标准地完成最后一个采样工作。这时单位领导一通电话打来,“文娜,你们去了几个核酸采样点了?”“6个核酸采样点,半天多时间,完成任务。”徐文娜回复道。
我们是“对弈平凡”的英雄
“从20日下午5点至晚上10点,对山大南路绿景嘉园小区等辖区住户进行全员检测。”接到工作安排,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绿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晓荣一刻也不耽搁,立即调配中心医护人员及核酸检测物资,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下午4点,医护人员提前抵达绿景嘉园小区采样点。下午5点,小区居民陆续来到采样点,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仰头,张大嘴巴。”很多居民咽喉暴露不好,采样的医护人员反复提醒,口干舌燥。
拿签—旋转采集—入管—掰断—盖试管—丢弃剩余杆—消毒手部—再次拿签……近一个月时间,连续的核酸检测采样,每次对上千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医护人员对这7个步骤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然而,看似简单的动作,医护人员熟练操作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伤痛。王晓荣说:“长期的劳损,大家都是在强忍着肩关节的疼痛在工作。因为现在天气逐渐变热,很多同事手上已经出现湿疹,手背又疼又痒,依旧坚守岗位。”
工作结束后,王晓荣喜欢听《孤勇者》来放松缓解压力。“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我们社区卫生人就是‘孤身走暗巷、对弈平凡’的英雄。”王晓荣说。
振兴“大白”的“情”画
振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20多人的团队,他们为周边辖区居民提供中西医日常医疗服务。疫情当前,他们保证基础诊疗的同时,科学合理调配人手,为辖区小型医疗机构、中高风险区入济人员等应检尽检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为福利院、养老院等民政机构和高龄老年人、卧床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入户检测。
年过40的郭青坡接到了连夜进行核酸采样的紧急通知。收拾“家当”,郭青坡用最快的速度到达采样点。从下午5点一直忙到半夜,21日凌晨一点多到家的郭青坡心脏“突突突”跳得异常“兴奋”。从3月底到现在,他已经很久没休班了。平时每天1000多人次的检测量,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近期郭青坡和同事的日检测量经常破“万”,有时甚至达到两三万人次。“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担负核酸采样工作的‘大白’,辛苦是必然的。”郭青坡坦言,“可是,相对于辛苦,我们更深知责任的重大。”
在某封控区一户居民家的窗子上,“大白辛苦了”这五个大字很是抢眼。看到市民无声的慰问,振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洪雁和她的“小伙伴”们心里暖暖的。“在我们日常的核酸采样过程中,经常遇到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市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让我们倍感欣慰,我们也被很多微小善意感动着。”高洪雁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真想好好休息几天”,这几乎是振兴“大白”们共同的愿望。高洪雁说,大家都深知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明白医者仁心的奉献本色。但大家心中都知道,此时的付出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期待——疫情快快结束。到时,阴霾消散,阳光一定照耀大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当前,是我市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一刻不能大意。我们坚信,走过“倒春寒”,必将迎来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
(本报记者:时伟 郝倩 刘文 李冬阳 王蓓贝 贾玉华 张帅 通讯员:王雅文 张梦尧 陈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