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2022-05-14 08:18:52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王立奎

责任编辑:颜甲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2009年6月,张其国重返绵阳后第一时间去北川擂鼓小学看望学生们。

  “今天凌晨两点我都没有睡着,每年快到5月12日,我都很感慨,有缅怀、也有感恩,总之情绪很复杂。作为志愿者,我当时做的事情非常普通,但对于我个人来讲,汶川地震却扎扎实实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2022年5月12日下午,张其国在接受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2008年,他27岁,在德州农村老家开着一家小诊所,是一名普通的村医,看病抓药、下田干活是他的生活常态。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他从电视上看到了相关报道,《新闻联播》中的一些画面他至今都记忆犹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再三思虑之后,安抚好家人,还是决定到地震灾区做志愿者。2008年5月18日,他携带医疗器械独自赴川救治受灾群众,两天之后到达绵阳。2009年6月,他再次入川,正式定居绵阳,把人和心都留在了那里。

  灾区救援的日子

  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其国决定去地震灾区。他首先联系了灾区几个地方的团委,最终共青团绵阳市委表示可以帮忙。确定好目的地,张其国便马不停蹄地赶到济南,在济南长途汽车站坐大巴车出发。受地震影响,当时入川的很多路几乎走不了,一路辗转,最终他花费了近两天时间到达绵阳。

  大灾面前有大爱,不是亲历者可能难以体会。每每回想起来,张其国依旧激动不已。他回忆说,救灾现场有全国各地赶来的志愿者,大灾面前,人性的善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到达地震灾区以后,来不及熟悉环境,所有志愿者按当地指挥部门统一协调开展行动。张其国主要承担的是分发药品、搬运消毒粉等工作。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在江油市武都镇的一个村子里,很多房子坍塌,他们五六个人组成一支小队伍,帮着当地居民把粮食搬出来,给老年人做体检,送一些药品。

  到了绵阳的第三天,也就是2008年5月22日,这一天的经历他一辈子都忘不掉。那天,他按要求到达了如今的北川老县城,看到防化人员正在对一处建筑物进行标准化消毒作业,作为志愿者他们无法进入到救援核心区,但远远望去,还是能看到建筑物被损毁的程度。张其国反复向记者强调,特别想在记忆中删除当时看到的画面。

  张其国在绵阳奋战了10多天,之后,随着志愿者数量的增多,整体救援也进行到了一定的阶段,按当地协调部门的建议,他返回了家乡。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2009年6月,张其国在北川擂鼓小学校门口留影。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2009年7月7日,张其国从德州老家来到济南明珠小学,看望北川来济过渡复学的付佳佳。

  无法清楚解释的决定

  “这次志愿者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无法清楚描述到底是一种什么影响。回来以后,我时常有想换一种活法的冲动。”在张其国看来,无疑,汶川地震改变了他今后的生活轨迹。

  2009年6月,张其国决定去绵阳,肯定与其汶川地震志愿者的经历有关系。他2002年从滨州卫校毕业,2003年到2009年这段时间,在德州庆云县农村老家经营着自己开的诊所,其间,他经历了婚姻的破裂。生活的不如意,加上这段志愿者的经历,让他最终决定换一个地方生活。如何决定要去绵阳的,张其国解释说,作为一个乡村医生,第一他没有什么特别丰厚的经济条件,第二没有很宽广的视野,想改变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改变。当时就觉得2008年到过绵阳,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志愿者也留在了四川,他觉得兴许到这个地方能留下来。

  谈到抵达绵阳后的生活,张其国意味深长地表示,地震其实改变了很多人,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但也有人涅槃重生。张其国坦言,他最初来到绵阳非常不容易,但也非常感恩。从小生意慢慢做起,到重新组建家庭,在绵阳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张其国说,在绵阳生活的这段时间,汶川地震志愿者成了他的一个符号。“每当别人知道我是汶川地震的志愿者,首先从内心深处对我是非常认可的;另一方面,无论对于我个人的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志愿者的身份成了我的背书”,张其国非常笃定地表示。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张其国为受灾群众体检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张其国(中间站立者)在汶川地震救灾现场。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这个符号在我身上应该是要留一辈子”

  张其国说,自己2009年到绵阳以后,第一时间去了擂鼓小学,给孩子们送去了书包;今年大年初五专门到了江油市武都镇,看望了一位老太太,只因地震时他给这位老太太测过血压。

  “在汶川地震中我做志愿者真的没帮上太多忙,但是说实话,因为做志愿者,却改变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的一种符号,这个符号在我身上应该是要留一辈子”。

  如今,汶川地震过去14年了,张其国说,他至今仍然跟很多当时认识的人保持联系。他讲了一个返程路上的小插曲:2008年他准备返回山东时,在绵阳汽车站认识了一个北川受灾的茶商,当时他们家的茶厂在地震中坍塌,出于“尽点微薄之力”的想法,张其国买了两包茶叶回去,并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来,由于地震造成校舍坍塌,有一部分北川县的学生到山东济南过渡复学,令张其国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就有这位茶商的孩子。张其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先后两次来济南看望这位茶商的孩子。一来二去,他们也熟络起来,张其国对绵阳最初的了解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张其国同时说道,在绵阳,其实帮助他的朋友有很多,除了当地人,也有山东老乡给他提供过很多帮助。据他介绍,2009年,他来到绵阳以后,济南城建集团正对口支援建设北川新县城。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很多山东老乡,这些当时认识的朋友到现在一直保持联系。谈到这些朋友,说话谨慎的张其国显得有些兴奋,他表示,还有很多很多在汶川地震当志愿者时认识的朋友,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帮助对象,有的是当时的子弟兵。尽管过去了14年,他们之间仍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联络,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像是一种情感的本能。(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立奎)

作者:王立奎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