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画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功劳有咱济南一份——“小球”闯太空

2022-05-18 06:23:5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 崔健 周茂本

责任编辑:卢卫美

  人物速写

  李枝芳,科研人员。济南圣泉集团酚醛树脂实验室内,李枝芳正与助手通过显微镜观察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的外观。电脑屏幕上放大再放大,圆润均一的球形整齐地排列着。这就是李枝芳最期待的效果。

  叫它“小球”,实际上它的体积只有小米粒的十分之一,小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的外貌。

  它有个更加准确的名字:酚醛树脂空心微球。虽然体积小,但功劳着实大:飞船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时发生剧烈摩擦,此时会产生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而在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外层的保护下,舱内温度始终保持恒定,从而保障了航天员和设备的安全。

  值得济南人自豪的是,“功不可没“的“小球”,产自咱济南一家本土企业,它的研发者正是该企业的总工程师李枝芳及其团队人员。

  “走出去,才能走得更远”

融媒·画像

李枝芳与“酚醛树脂空心微球”

  “从新闻直播画面中看到,返回舱着陆后外表呈现淡淡的焦褐色。这是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后高温燃烧留下的吗?”

  “对,此时表面烧蚀能够带走一部分热量,同时形成的碳保护层起到了阻隔高温的作用。”回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的画面,李枝芳向济南日报记者介绍酚醛树脂空心微球作为飞船返回舱保温原材料时是如何起到阻隔高温作用的。

  李枝芳研究酚醛树脂已经近30个年头。1993年,她来到济南圣泉集团研究所从事酚醛树脂研发,彼时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还较为落后,酚醛树脂只能用于耐火材料和覆膜砂等民用领域。

  20世纪90年代,在不断的技术摸索中,李枝芳发现,分子量的控制以及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一味地反复试验缺乏精准的检测,企业势必要走很多弯路。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非常佩服当时企业决策者的魄力。”李枝芳回忆,1997年,圣泉集团负责人唐一林决定,要与当时全球酚醛技术最顶尖的一家英国企业合资。那年,李枝芳与另一名同事赴英国学习技术。国外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手段、科学的生产线管理方法、精准的过程控制……眼前的一切开拓了李枝芳的眼界,也让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做不稳定,如何才能做稳定。”

  李枝芳回国后,企业下定决心从国外引进先进检测设备,当时进口仪器需要花费上百万元,但企业依然狠下心买回来了。

  “完美的小球,才能进入太空”

融媒·画像

李枝芳(右)与助手正在做电镜观察。

  “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让我们找到了方向。”从那时起,圣泉集团的酚醛研发技术突飞猛进,李枝芳带领着同事们埋头研发,酚醛树脂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企业一步步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厂家。

  只要闪光,就会被发现。一路高歌的酚醛树脂研发团队在2008年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与中科院一起为神舟飞船研发外层隔热材料。“激动啊!感觉特别光荣,同时也倍感压力。”回忆起当时,李枝芳仍然心潮澎湃。当时我国飞行器外层保温材料只能依靠

  进口,受制于国外技术垄断。“给你们一年的时间。”接到任务,李枝芳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圣泉集团立即组建研发团队,李枝芳抛却其他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的研发中来。

  “要让树脂发泡成小球,这样密度低、重量轻,导热系数才能降下来。”在显微镜下,李枝芳观察着小球的形态,直径要均一,外观完整不能“破球”,只有各项指标都达到完美,“小球”才能够抗压、隔热。

  李枝芳团队人员和中科院的博士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团队成员常常是连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可以用“蓬头垢面”来形容。

  经历了几千次的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树脂、发泡剂和发泡温度等各种条件的最佳参数搭配,“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研发成功。

  “为国效力,是多么光荣的事”

融媒·画像

飞船返回舱受到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外层的保护。(新华社发)

  在相关部门的检测下,圣泉集团研发的“酚醛树脂空心微球”顺利通过质量关。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守在电视机前的李枝芳和同事们激动地欢呼雀跃。在此之前的一周内,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心理历程:“从紧张到忐忑不安,再到激动兴奋。能为中国航天事业作一点点贡献,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时间再回到今年4月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相比之前,李枝芳不再紧张。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来观察舱体的外观。相比之前,外层的烧灼痕迹明显变淡,李枝芳自豪地说:“这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不断迭代,‘小球’耐高温耐烧蚀性更强了!”

  回顾“小球”的研发过程,我们看到了一家民营企业的民族荣誉感,也看到了科研人员为之奋斗的使命感。目前,李枝芳团队正在不断挑战更多国外垄断技术,为中国争取更多高新科技话语权。“比如说我们研发的轻芯钢材料,应用于高铁复兴号的地板和空调风道,使得车体重量减轻,速度得以提升;像5G高频高速用树脂,未来的应用场景都很广阔。”李枝芳说,在这些新技术的带动下,中国制造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力。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 崔健 周茂本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