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劳动者来到驿站歇歇脚。
装满村民“金点子”的意见簿。
工作人员共同商议,在驿站开展红色教育、普法进村、求学圆梦等特色活动。
6月1日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连空气也热烘烘的。负责历城区唐王街道岳家村环卫工作的村民娄本太放下簸箕,坐在一块大青石上。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了下来,他掏起背包里的大水瓶子,咕咚喝了几口水,又顺手将水倒在手心里,洗了洗脸。
娄本太晃了晃水瓶,指着村东头,“走!带你去驿站打水喝。”他提到的驿站,是历城区唐王街道专门为户外劳动者打造的一处歇脚地儿。“以前,找个阴凉地儿凉快凉快可费劲,现在,‘阴凉地儿’升级了!”娄本太说。
不仅是南来北往的户外劳动者,越来越多的村民正将这处“阴凉地儿”定义为“宝地”——在这里,村里的学子求学咨询、老年人懂了反诈、劳动者学会合法维权……先锋档案
在历城区唐王街道,党员牵头,创建起户外劳动者驿站。驿站配备维修工具、桌椅、床铺、微波炉、应急药箱、卫生间等硬件设施。环卫工人、物流配送员、绿化工人、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在忙碌中有了一处休憩之地。
近年来,唐王街道以“党建+”引领党群服务,让户外劳动者享受到更多的红利。通过此平台,不断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红色教育、普法进村、求学圆梦、反诈提醒、科学防疫等宣传活动如雨后春笋,在村居服务中落地生根。
“让热心肠有处踏实地儿”
“老板啊,我天天来你这倒热水,又不买吃的,怪不好意思的。”那年寒冬,环卫工人刘延美走进一家早餐铺子跟老板寒暄了几句,为了在玻璃瓶盛满热水,68岁的她等了半个多小时。
这一幕,让时任历城区唐王街道工会副主席的李山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刘大娘跟我父母岁数差不多,她愿意走出家门为大伙儿做点事,不能亏待了这样的热心肠。”采访中,李山云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旧深有感触。“大夏天的只能站在树底下歇会儿,冬天连口热水都喝不上。得为基层劳动者置办个能踏实歇脚的地方。”
李山云记得,驿站建成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街道党工委联合多家单位商量驿站选址、设施配备等,征集群众建议,通过多次党支部会议集体讨论“这站该咋建”?选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首先是选址。驿站要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为那里户外劳动者必须经过、又找不到商铺小店等地歇脚。
“这条贯穿南北的街道是唐王中路,户外劳动者驿站就位于相对中间的位置。往前走,鲜有商铺、诊所;往后退,距离村居较远,超市、小门面分布不均。在折中的位置建一处歇脚地儿,最合适不过了。”唐王街道人社中心党支部书记、唐王街道工会副主席路俊荣细细分析。
驿站从创建到逐步完善,历经几任把关人。按照“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工作思路,探索创建基层治理新模式,整合方案、多地调研、征集群众意见,根据各部门基层工作人员、户外劳动者、附近村民的反馈,不断完善、更新这处“小家”。
“作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当捧出一颗‘心’来。”路俊荣说。
接地气儿的“豪华”
如今李山云已经退休,但作为驿站创始人,建站的初衷就是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一处比树荫底下更贴心、更安心的“阴凉地儿”。“多点位铺设,尽量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们的想法和期待很简单——越像回家越踏实。”56岁的于学祥是历城区保利物业公司的清扫车司机。他熟练地打开驿站小厨房的煤气,拿出左手边第二个抽屉的面条,打上一个鸡蛋,这都是驿站工作人员为户外劳动者准备的简单餐食。端午节期间,还专门准备了蜜枣粽子。
扳手、钳子、气管子等修车工具,缝缝补补用的针线包……这两年,驿站除了桌椅、微波炉、应急药箱、卫生间等硬件设施,也添置了不少实用物件儿。红色教育、普法进村、求学圆梦、反诈提醒、科学防疫等宣传活动也在有序开展。
6月1日下午1时,记者在驿站阅览角看到,部分时尚类、家居类书籍稍稍落了灰,《小豆新品种种植技术》《农家书屋花木类养护技术》《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等书籍却夹满书签。
娄本太将一片干了的树叶当作书签夹在《无公害饲料的成套技术》书籍中,“大晌午头,喝杯茶、吹着空调、看看种植技术,这就是咱们农民眼中的‘豪华’!”请劳动者“代言”
5月31日,在唐王街道党建工作推进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根据户外劳动者驿站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作了全面介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勇强调,各管区、村要主动作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苦干实干,当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领头雁。
“做村民的工作,基层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融入他们是最重要的!针对驿站的发展,如果意见簿上没有群众意见,那我们就深入群众,问问他们心中驿站该有的样子。”路俊荣介绍,驿站要从各个村居的实际出发,以“党建+精准服务”的模式让老百姓满意,让户外劳动者受益。
路俊荣告诉济南日报记者,未来,将从驿站受益者、村居党员代表中,以驿站公益岗的形式招募志愿者,真正让村民养成“驿站主人翁”意识。同时,发挥户外劳动者驿站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让劳动者为驿站“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