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软件下载界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习教育类App涌入手机应用市场,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涉黄涉暴、诱导消费等行为频频见于学习类App,让众多家长感到不安。
尽管媒体多次曝光学习类App中的“陷阱”,且自2018年10月以来,仅在苹果应用商店就已有过万个学习类App被下架处理,但新黄河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目前仍有一些学习类App,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露骨”广告、诱导消费等现象。
针对以中小学生为用户对象的学习类App屡次出现涉黄内容、网络游戏等乱象,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多次曝光并处罚。专家分析认为,此类App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在不法逐利的结果,职能部门需联手加强监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学习空间。
露骨广告:点击后出现“交友”平台
“下载的是学习软件,里面竟然有露骨的交友广告……”济南市民刘玲告诉新黄河记者,她的孩子经常借助学习类App进行学习,但一些软件中经常跳出各种广告,其中包括化妆品、护肤品等推销广告。让她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广告涉及游戏下载,甚至画面或内容带有“交友暗示”,她担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为了核实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下载了多个学习教育类App,发现刘玲提到的问题并非个例。
比如一款名为《作业精灵》的学习类App,该软件介绍为“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作业管理,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学生素质”。软件内容丰富,有幼儿识字、硬笔书法练习、课内外阅读等。然而在软件主页上方,竟显示出“单身交友”的广告,“想和你聊聊,可以吗?就在附近……”“一个人在XX打工,想找个人聊聊……”记者多次打开、关闭该软件,三次跳出了类似广告,露骨的文字里充满暗示,点击进入是一款交友软件的下载链接。
虽然该软件开通了广告举报功能,但多次点击关闭后,仍存在护肤品推销、游戏下载引流等广告。
根据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涉黄涉暴类广告被明令禁止。相关规定显示,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由此看来,一些学习教育类App在广告内容的显示和把关上明显违规。
诱导消费:“免费”为诱饵收费在其后
诱导消费也是学习类App备受诟病的问题。通过注册账号留下的个人信息,软件方很容易联系到注册人,并向其推销培训课程等。
日前,新黄河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学习类App,主页跳出“免费0元送难点突破计划”的链接。点击后,显示“长按扫码进群免费领课程。”记者扫码后,是个人社交账号添加“平台老师”的授权请求。添加“平台老师”后,其要求记者加入培训班,记者以多方比较为由暂拒。但一天内就接到了三次该平台推销电话,电话内容是希望记者赶紧报名学习。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类“免费”课程,属于平台获取客户的来源之一,后期往往会引导进行付费学习。
新黄河记者在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发现一起典型案例:一名欲学习作画的网友通过“免费学习”链接,被引导进入“免费直播课”,若想进一步提高,需付费参与学习。该网友被推荐使用贷款软件分期学习,但发现付费后教学配置和效果并非宣传所讲,想要退款遭拒。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类似“一元抢购”这种商业性很强的营销手段,不应被运用于教育领域,有关部门应针对这类现象加以规制。
乱象丛生:“换个马甲”即死灰复燃
据了解,学习类App乱象屡见报端却屡禁不止,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专业分析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学习类App乱象,需警惕资本对技术的控制,警惕技术的错误应用对青少年成长的不良影响。
重庆大学林静怡发文表示,学习类App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不法逐利的结果。“在新技术应用领域,由于监管缺乏,技术成为资本的帮凶。伴着居家隔离兴起的学习类App本应是解决学生困难的有力武器,却伴随资本的侵蚀损害了青少年健康成长,这的确值得各部门联手,规范资本与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其内容和功能作出严格的限制,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学习空间。”
石河子大学肖凡认为,“准入门槛低”为学习类App涉黄提供了技术条件。“许多机构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将App或者小程序的端口售卖给广告商平台,让他们在其中投放广告。而广告商又深谙青少年群体的性格特征,在App中链接游戏或色情元素,以此便可以打着学习的旗号牟取利益。”
此外,监管难顾及、处罚力度小等,导致监管部门难以做到“精准打击”,违法商家则可以很轻松地“换个马甲”死灰复燃。
专家建议:多方合力”净化“网络课堂
随着学习类App乱象不断被曝光,监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
早在2019年,国家网信办发布了《国家网信办专项整治教育类App涉黄低俗乱象》,其中提到,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类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查实“作业狗”“口袋老师”等20余款程序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存在过度商业营销和娱乐化等不良行为。
国家网信办已清理下架上述程序,关停违法违规情况严重的应用服务,约谈部分程序运营方,督促删除内容低俗及与学习无关的文章5.5万余篇,关停420余个专栏以及320多个违规账号,全面整改,规范运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据悉,针对以中小学生为用户对象的学习类App屡次出现涉黄内容、网络游戏等乱象,央视新闻频道多次曝光,多个App上“黑榜”,被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根据相关报道,在“扫黄打非”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过程中,监测核查了“互动作业”“小猿搜题”“纳米盒”等20余个学习类App,责令“互动作业”App停止运营并给予罚款5万元,责令“纳米盒”App关闭问题板块并给予罚款8万元。
对于学习类App的”层层陷阱“,专家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必须高度关注其学习教育问题。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学习空间,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继续加强监管,做好深度调研,还需App 开发者、教育行业,包括学校、家长等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