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区,风光秀美。(本报记者吕传泉摄)
“稷下湖山冠齐鲁”,三百多年前,前人饱览济南风姿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一城山色半城湖”,沧桑巨变,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济南风光从未改变。
时代如汤汤大河,奔流不息、前进不止。自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河新篇”以奔流之势迅速推动沿黄地区开启发展新局面,济南与“幸福河”的美好双向奔赴。
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济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抓好生态环保工作,通过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坚持生态优先让济南青山绿水显魅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布局“黄河文章”的“生态保护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省会”,并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有序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持续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将聚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厚植绿色发展优势上开新局,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新时代新济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下的“生态济南”将展露新颜。
小清河生态环境优美。
山水间崛起一座绿色宜居城
回溯历史,济南8000多年的泉水史、4600多年的文明史、2600多年的建城史,青山绿水始终是这座城市不懈的追求和坚守。凝视当下,一条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擘画出城市发展的大格局。
夏季的济南,群泉竞涌,万木葱翠,生机勃发。无人机从南一路向北飞“阅”,大美济南尽收眼底:凤凰湖、南部山区、华山湿地公园、小清河生态景观带、黄河,一处处绿色发展的自然瑰宝,犹如一块块绿宝石镶嵌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直以来,济南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大气、水、土壤多维发力,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更高标准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五年来,济南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2.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退出后20;国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好Ⅲ类水体达到100%,重点泉群连续18年保持喷涌。狠抓“大棚房”和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连续打响打赢雪野湖、佛慧山、千佛山、大明湖周边违建整治“四场战役”,建成“千园之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新常态……亮眼的“绿色成绩单”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会济南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攻坚克难、智慧实践,成就绿色低碳发展
位于龙鼎大道中段西侧的凤凰湖碧水映蓝天,芦苇摇曳,繁花似锦,衬以周边座座青山,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美景图跃然眼前。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或亲水嬉戏,或行走在栈道之上观景游玩,仿佛置身于画中。
济南的生态美,源于与生俱来,成于攻坚克难、智慧实践。
低碳发展是高层次的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主要路径。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低碳已然成为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能源结构优化等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主要方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如何有序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济南将坚持双控倒逼、先立后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7%以上,争创碳中和示范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打造慢行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围绕这一行动框架,今年,济南将科学编制碳达峰工作方案,加快构建“1+N+X”政策体系。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推进低效落后产能淘汰改造。落实“四个区分”要求,严格执行“五个减量替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好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政策,大力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支持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发挥好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作用……“碳中和”现代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正高效有序推进。
“添绿意”“提气质”“勤修复”,让推窗见绿成为市民生活标配
带状休闲公园柳绿花红风景宜人,绵延两公里的油菜花在大堤缓坡上美丽绽放,几位游客穿行在花丛中精心修建的人行步道上驻足欣赏……5月21日,参加“牢记‘三个走在前’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主题宣传活动的中央驻济媒体、省市重点新闻媒体走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济南黄河生态廊道试验段秀丽的景观让记者们赞叹不已,不禁感叹地说:“生活在这里也太惬意了!”
想做好“黄河文章”,“生态保护篇”至关重要。在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济南始终把黄河安澜和生态保护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超前谋划、统筹推进,扎实做好生态保护和治理各项工作,系统谋划推动黄河绿色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擦亮区域发展的生态底色。随着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加快推进,大河之畔,更显绿意盎然。
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推进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推动“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严格扬尘污染管控;继续实施城区河道有水工程,加快11条美丽幸福河湖规划建设,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系统防控,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受污染地块管控修复和安全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生态济南”将给市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提升生态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快废弃露天开采矿山恢复治理;有序实施千佛山、佛慧山等区域生态修复提升,完成造林1万亩、森林抚育8万亩;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新建各类公园25处,建设提升特色景观道路(街区)100条(处),建成绿道120公里……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是济南为建设美丽中国正在进行的积极实践。
青山格外美丽,蓝天映衬幸福。打造良好生态环境,让蓝天成为常态、绿色触手可及,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泉城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济南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