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
汉方,陶艺创作者。对照着平面图纸,汉方揉捏着手中的泥团,反复调整、塑形。很快,一件作品小样形态初现。接下来,汉方就要在此基础上同比例放大,创作一件新作品。
热闹的商业区里,一座圆顶红砖建筑颇为显眼。爬山虎的绿叶盘旋而上,斑驳的树影映在墙面上,整座建筑物散发着别样的艺术气息。直到看到大门的牌匾,我们才得知,这里是一处陶艺艺术馆。
走进大门,内里更是别有洞天。入口处抬眼一瞧,这不就是那大大的圆形屋顶?“这叫馒头窑,是用来烧制陶器的,也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形态。”艺术馆的主人汉方介绍。
十年前,汉方带着他的陶艺,来到这里,用3年建起了这座艺术馆。他称这座建筑是他的作品之一。在这里,汉方潜心创作,用陶土讲述着黄河故事。
生活是最好的创作源泉
阳光透过玻璃穹顶,顺着一棵老榆树倾泻而下,洒在一件件作品上。这些作品,带着泥土的气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记录着汉方多年间走南闯北采风的感悟。
创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作品。
桌面上,是一个渔民老汉的形象。身上的扁担被两串沉甸甸的大鱼压弯了,老汉咧着大嘴,露出所剩不多的牙齿。这种肆意的大笑,是打鱼归来丰收的喜悦。大鱼、扁担、人物表情,都有着夸张的表现形式,使得一个生动的渔民形象活跃在我们面前。
“这是我去海边采风时看到的一幕。当地渔民出海归来时的那种喜悦感,特别打动我。我觉得艺术就是应该聚焦普通百姓的生活,从中汲取创作源泉。”汉方把这一作品取名为《今天的收获》。
相邻不远处,摆放着汉方的另一件作品:《村口的对话》。两位老人佝偻着的身子,多年操劳压弯了他们的脊柱。一位老人背着小孩,另一位老人肩扛着刚刚捡回的一捆木柴。两人在村口相遇,耳背的他们靠近彼此,聊着家常……“这是以我姥姥为原型创作的,她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也代表着他们那一代人,吃苦耐劳,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汉方儿时记忆中的很多人物,后来都成了他的创作灵感来源。
济南版“清明上河图”
黄河流域是陶文化的发源地。一抔黄河土,历经数十道工序,才变成了手艺人手中这团柔软细腻的泥团。一个小小的人物脸部形象,在汉方的反复调整、精心刻画下,表情逐渐清晰。
汉方塑造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特点:男人外形线条粗犷,手脚有着夸张的比例;女人身体丰满,线条柔美;人物无论置于哪种场景下,都透着浓浓的亲情和劳动气息。“黄河为根,泉水为魂,龙山为脉,广袤的齐鲁大地是我创作的源头。”在汉方看来,艺术创作就是一种影响大众审美的精神生产活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提炼,来塑造出符合人类审美需要的作品。而立足陶文化的发源地,陶土无疑是讲好黄河故事、济南故事的最好载体。
“他这20年就闷头研究泥巴了。”妻子的一句嗔怪,正是汉方多年来的真实生活写照。20余年的陶艺创作历程中,汉方创作了许多反映济南风土人情的佳作。如今陈列在大明湖超然楼里的《老济南印象》就是其中的代表。当初,为了能够将最真实纯粹的老济南生活呈现出来,汉方骑着摩托车逛遍了济南的大街小巷,走访居住在老城区的百姓,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一年多的创作时间里,汉方共捏出了上千个形态各异的陶俑,济南特色民居、街道特点鲜明。这一长达近百米的泥塑群像,俨然是济南版的“清明上河图”。观者能够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到老济南的风情,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挚朴实的情感。“因为真实,所以能感染人。”汉方说,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让观者吸收成为自己的能量。
大山里聚起艺术创作群
“艺术就像是拔萝卜时带出的泥。土壤可以生长萝卜,也可以生长西红柿、黄瓜,各种不同的作物。但最终都是服务于人。这些瓜果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是美术作品,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人们喜欢哪一种艺术形式,就会从中汲取营养。”汉方这样形容艺术作品与人的关系。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个性思想加上夸张的表达,使得汉方的陶艺创作独具风格。对此,他也深感责任重大。“如今,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往往是通过手艺人和艺术家的创作。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是所有艺术创作者的重任。”
如今,矗立在闹市的这孔“窑”已经成为当地的艺术地标。与汉方艺术馆相邻的,也有几家不同形式的艺术空间。如果要具象描述这些艺术创作者的生活,画面一定是这样的:长满绿植的石头院子里,他们坐在各自的工作台前,沉醉在艺术的创作中。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化的传承,也随着这些作品,影响着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