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照顾失能、失智亲人,他们心中有更多期待: 喘息服务,距离正轨有多远?

2022-06-22 10:00:1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孙慧娟

责任编辑:王浩

  摆好1个小时后需要用到的纸尿裤和一次性纸垫,53岁的唐志玲咕咚喝了一大口水,她抬头一看,夜里11点55分。丈夫从卧室走了出来,说道:“你去休息吧,到‘换班点’了。”

  采访中,唐志玲告诉济南日报记者,从6年前开始,自己很少在深夜12点前入睡,她要等老伴在12点钟醒来和自己“换班”。只有这样“双班倒”,才能全天候地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现在稍有不同的是,通过预约“喘息服务”,老两口有了自己的可支配时间。

长年照顾失能、失智亲人,他们心中有更多期待: 喘息服务,距离正轨有多远?

社工为照护者提供代买菜、代买药等“喘息服务”。

  何为“喘息服务”?由政府买单,专业照料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公共服务,由此给老人的看护者以喘息的机会。

  提供“喘息服务”的人群是不是专业的医护团队;失能老人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突发状况,如何保障提供“喘息服务”和受助人群双方的安全;此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市民通过12345热线提出诉求和建议。

  现状“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在这个群里,排解一下焦虑情绪。”20日下午,在母亲睡午觉的时间里,唐志玲打开手机app,进入一个67人的“小型社交圈”。群内网友互动十分热烈,相互分享着氧气瓶、尿不湿、褥疮膏等产品,他们都是跟唐志玲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其中一名叫做“心归”的网友,照顾卧床不起的父亲长达13年之久。

  “我老父亲今年90岁了,搀扶着也能走一小段路,每天离不开人。”“心归”告诉记者,每天需要推着轮椅陪老人去散步,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没有自己的时间。

  今年已经63岁的韩翠萍家住历下区甸柳社区,她已悉心照护母亲8年。韩翠萍指着身上的一件雪纺短袖说,“这是我闺女结婚,才抽出空去商场逛了逛买了件新衣服,都3年前的事儿了。”她说,母亲患病多年,依靠药物来排便,常常便意一来就控制不住。有时候拖地的工夫,就弄得浑身脏臭。“可以说,时时刻刻离不开人。”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采访中,很多护理者吐露心声。在记者提及“喘息服务”时,多数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但十分支持。少数熟知“喘息服务”的护理者则认为,安全系数、提供服务的人员、申请渠道等应更规范。

长年照顾失能、失智亲人,他们心中有更多期待: 喘息服务,距离正轨有多远?

入户走访失能失智老人、低保群体。

  走访社工和志愿者顶起“半边天”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市中区、历下区、槐荫区、天桥区等地均开展了“社工管家”、日间照料中心、“家门口活动中心”、“历下区一键呼叫功能”、“亲情E联”等不同名称和服务方式的“喘息服务”,提供服务的人群多以社工和志愿者为主。

  19日,记者跟随市中区魏家庄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站长张顺来到失能老人张秀英(化名)的家中。张顺带着志愿者团队,为失能老人检查身体情况,并视情况进行拔罐、针灸、推拿等。

  “我们的团队成员,是来自济南市天桥人民医院的大夫和护士。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张顺表示,“喘息服务”在魏家庄街道被细化成“社工管家服务”。社工通过对失能失智老人、低保和特困人员展开入户走访、调研,评估、诊断社会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梳理出10户重点关注对象,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点单式”个性化服务。

  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社工站的志愿者韩爽通过上门提供“喘息服务”,与77岁的耿大爷和王奶奶结识。

  韩爽介绍,耿大爷有肢体二级残疾且口齿不清,平时都是坐在轮椅上,“希望志愿者提供的‘喘息服务’能让年迈的王奶奶感觉到温暖。”

  “韩爽是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ICU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社工站将呼吁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志愿者团队。”吴家堡街道社工站工作人员表示,社工站以“清风计划”板块为依托,对接受社工站服务的困境群体进行档案管理,一人一档并及时更新,为困难残疾家庭、有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提供“喘息服务”,以满足市民的需要并缓解陪护者的疲劳。

长年照顾失能、失智亲人,他们心中有更多期待: 喘息服务,距离正轨有多远?

老年人期待更多创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

  探讨丨“喘息服务”需要更多兜底

  “我跟老伴儿都是工薪阶层,承担颐养中心的费用经济压力较大,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年56岁的刘女士和多数老年人的意见如出一辙——“期待‘喘息服务’全市普及”。

  “‘喘息服务’趋于完善,是一条很长的路。”济南市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院长李德民表示,要想让老人家属得到“喘息”,对护工服务质量的考评与监督格外重要。

  “政府出台政策并购买服务、养老机构提供服务、第三方机构评估并监督,这是‘喘息服务’的三个参与主体。”李德民介绍,“喘息服务”有无家属协助,项目及时长、满意度如何,第三方机构要在服务结束后对老人及家庭所享受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老人家庭甚至不知道有第三方监管机构的存在,家属在对部分服务内容不满意的情况下不知向谁提意见。而且,很多护理者也不知道家属可以指定选择中意的社工机构上门服务。“这种信息不对称把老人家属置于弱势地位。”

  山东绿地幸福家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服务提供者专业素养良莠不齐是“喘息服务”建设的一大阻碍。“缺乏职业保护和职业地位!应为从事‘喘息服务’的人群开通行业认定、培训、发放资格证等职业上升通道,增加职业发展规划。”

  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指出,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鼓励对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

  创建“济南味”的“情绪修理铺子”

  今年4月2日,石家庄市成立“喘息服务”站。采访中,很多照护者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济南也有专业、完善、独具特色的“情绪修理铺子”该有多好。

  记者了解到,很多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者,也是老人。没有固定的交流场所,信息传递不及时,家属在陪伴失能失智老人康复、调养的漫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承受着双重损耗,他们比正常人更渴望一个短暂的休息空间。

  “如果有一处‘喘息服务’站,我们就有固定的交流场所了,身心能得到短暂的休息和充电。”一位照护卧床不起的母亲7年的受访者说,想把自己的委屈和焦虑、故事都留在“情绪修理铺子”。

作者:孙慧娟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