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典范城市 再攀文明进步高峰】提升软实力 让“省会城市副中心”更有内涵底气

2022-06-24 07:12:2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刘然 通讯员高翔

责任编辑:颜甲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荣誉称号是彰显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金名片”。莱芜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拿出“创则必成、志在必得”的信心决心,不折不扣、一着不让,确保“十大攻坚行动”落地落实落到位,全力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攻坚战。

  作为“省会城市副中心”,莱芜区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作为促进城市管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机遇,在创建过程中持续增强莱芜的软实力,让“省会城市副中心”更有内涵和底气。

  加快有机更新 突出以人为本

  莱芜区坚持以市场化思维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围绕“七网”建设争取一批专项债券,加强与山东高速、济南城发、济南能源等平台公司战略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从规划设计、投资、研发、建设、运营等全产业链上深入参与城市更新。

  基础设施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护。莱芜区将建立完善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日常巡查、管理和维护的基本制度,及时发现、处理路面坑洼、路灯不亮、井盖残缺等问题。特别对尚未列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优先解决建筑外立面破损、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确保“老而不乱、旧而不脏”。

  群众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最大参与者和受益者。莱芜区把10件民生实事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让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

  没有文明的居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莱芜区深入开展好“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系列教育以及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形成学习、关爱、争当文明典型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百姓春晚、“莱”系列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好莱芜梆子等特色戏曲文化,深化“书香莱芜”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素养。

  实施重点突破 健全完善机制

  莱芜区对市场外溢、占道经营、乱设铭牌、不规范户外广告、露天烧烤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划定一批集中摆摊区,将街面流动摊贩集中归拢、统一管理,留住城市“烟火气”。

  对窗口单位开展系统培训、排查整顿。同时,突出整治交通秩序,坚决整治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不文明行驶等突出问题。着力规范社区管理,全面推进“泉城红色物业”建设,对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无物业管理小区,由社区党支部带头,发动网格员、小区居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对城区大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文化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环境、食品安全等开展集中整治,营造安全整洁、井然有序的育人环境。

  创建不易,“守城”更不易。莱芜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共同推进。建立完善财政投入、督促落实、考核奖惩和宣传发动机制。对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创新做法、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复盘,让文明更有张力、城市更加美好。

  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做实基层基础网格,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构建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网格化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注册数和志愿服务参与率,精准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项目,用“红马甲”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压实共创责任 形成共建合力

  莱芜区把“严真细实快”的要求贯穿工作始终,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

  领导带头抓好各功能区、街镇以及有关网格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迎评工作。区创城指挥部办公室对城区各网格和各街镇驻地实行“周调度”“旬检查”“月点评”。各区直部门严格落实“十大攻坚行动”方案和《目标责任分解》要求,主动认领、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各功能区、街镇加强对各社区(村)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区、街镇、社区(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督导检查、媒体监督、纪委问责”三位一体推进机制,把创城工作纳入日常督查和综合考核范围。同时,通过高密度、多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的宣传,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生动局面。

  (本报记者刘然 通讯员高翔)

作者:刘然 通讯员高翔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