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南湖夜市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普法宣传活动。 (本报通讯员王超 林楠摄)
6月1日开市的南湖夜市,已成为钢城区市民夜间休闲消遣的首选之地。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香味扑鼻的美食,钢城区还组织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文化传播“三进夜市”,提升夜市的品位和内涵,成为城市夜晚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残联康复救助、惠残补贴的政策有哪些?”
“大学生毕业回钢城工作的话,有什么扶持政策吗?”
“减税降费的条件有哪些?”
……
在夜市的黄金地段有一个特殊的展位,虽然只是由几张桌子“拼”成,但人气依然很旺。在这里,来自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过往市民提供着政策咨询服务。
市民鹿女士家里的老人得了中风且生活不能自理,经过咨询,她了解到可以为老人申办残疾证,享受残疾人补贴。“听了工作人员的详细解释,以前对政策不太了解的地方一下子就听明白了。”钢城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崔红告诉记者,现场开展咨询活动,可以让更多市民更直观地了解、知晓国家关于康复救助等方面的好政策和预防残疾的相关知识。“这种宣传形式很受群众欢迎。我们以后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准大学生李婷在逛夜市的途中也有了“别样”的收获。“通过咨询我了解到,本科生来钢城就业能享受到每月1000元的人才补贴。这样的好政策对我很有吸引力。”李婷高兴地说。
汉服节上,中华传统服饰之美引来众多市民关注。
为宣传推介退伍军人创业优惠政策,钢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则组成了“退役军人法律服务队”,到夜市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活动,现场讲解条文内容,解答群众疑问,发放宣传手册等。
为进一步发挥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钢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进夜市”活动,服务内容包括科普宣传、便民服务等,也因此成为了南湖夜市上的一大亮点,摊位前经常“人满为患”。
6月18日晚,钢城区科协科学普及“好帮手”志愿服务队走进南湖夜市开展科普宣传,内容聚焦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垃圾分类、食品安全、应急救护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关注。区科协还联合区青少年机器人协会,现场进行了机器人模型编程讲解与操作演示,并与小朋友们进行趣味互动,市民们纷纷点赞叫好。
夜市上的便民服务项目一直引人关注。“您好,我家这个小电扇出了点儿问题,能帮忙看看吗?”市民赵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家里的小台扇带到了夜市。负责维修的志愿者很快找到了“病根”,1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插上电源,小电扇又能正常转起来了。“真是太好了,电扇又能接着用了。”赵先生高兴地说。
“吃完饭来夜市走走,消暑纳凉的同时顺便还测量了血压。希望以后能开展更多这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市民董和亮说。除了维修小家电,夜市上,志愿者们还向市民提供了免费理发、锤疗颈肩等服务。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我们将通过组织开展多样便捷的惠民志愿服务,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钢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李爱华说。
“青鸟市集”上,大学生们夜市“练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带着浓浓钢城味儿的夜市,自然不能少了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自6月17日以来,钢城区组织了一大批“街头艺人”来到夜市,他们既有专业院团的演员,也有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学员,还有长期从事社区演出的文艺爱好者,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有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每周的二、五、六,只要天气允许,他们就会来到夜市,拿出自己的绝活,将精彩的演出奉献给市民。
7月2日,南湖夜市汉服节活动来袭。清雅端庄的“官家小姐”,俏丽可爱的豆蔻少女,手持团扇,回眸一笑,宛若画中仙子,与人间烟火气和谐交融,市民们在欣赏的同时,不忘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南湖夜市也为创业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7月8日晚,南湖夜市“青鸟市集”挂牌,大学生夜市“练摊”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青鸟市集”共提供免费摊位60个,活动启动以来,吸引了钢城及周边地区1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与。截至目前,已有近30个摊位出摊。在这里,市民们可以品尝到创业青年制作的手工冰粉、调酒专业的学生现场调制的多味鸡尾酒,喜欢传统文化的市民还可以与摊主一起挑战“唐诗三百首”……众多学子在这里展示青春才艺,为市民们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娱乐享受。
夜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夜市将吸收更多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个人、优秀民间艺人加入,满足广大市民对南湖夜市的更高期待。
(本报记者吴健 毕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