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市政协召开十五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应急物资保障建设”进行专题议政。会议举行了大会发言,马奔、孙武虎、王柏华、袁文虎、李丽、刘叶、王传良等7位委员、专家、企业和基层代表围绕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应用和应急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发言,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意见建议。现将部分委员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做好全过程应急物资保障建设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 奔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物资保障是关键,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建设,可根据应急管理阶段性特点统筹考虑。在事前管理方面,一是要切实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和加大应急准备投入。二是要构建多元互补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和多形态储备模式,进一步明确应急物资的品类和规模,保证物资品种齐全、分布合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相互补的多元储备格局。三是要重视和落实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规划建设,贯彻“全灾种”应急准备原则,构建统一的物资保障体系。理顺应急物资在各阶段的部门职能,完善责任链条。明确市区县、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间协作,畅通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机兼容衔接。四是增强应急物资保障的科技支撑。要考虑建设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动态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要充分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人工智能等科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监测,提升应急物资管理效率。
在事中管理方面,一是要完善应急物资集中生产和调度机制。通过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二是要做好政府动员指令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应急状态下,需要发挥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保底线的功能。三是探索建立应急物资紧急采购与应急征用补偿制度。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协议监管制度,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协议对价支付统一标准,完善常态下应急物资采购规则,创设紧急情况下采购新模式,通过专门立法完善应急征用补偿制度,通过修法明确补偿的范围和标准等,使得有贡献的企业能够比较快地得到补偿。四是完善应急物资的调运制度,打通跨区域应急物资运输的“梗阻点”,实现应急物流畅通无阻。五是需要有一个“大应急”管理体制,有助于破解科层制中跨部门协调不畅的难题。
在事后管理方面,要重视调查评估与危机学习。调查评估是危机学习的重要环节,是预防危机的关键因素。要把应急物资保障建设与应急管理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同时纳入考量,结合历史重大突发事件分析和战略预见方法做好需求分析与长期储备规划和建设。要把应急物资保障建设根据应急管理不同阶段特点和“大应急”管理体制结合起来系统设计,进行改革创新。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提高应急物资产业支撑保障能力
□市政协委员、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袁文虎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多元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一是牢固树立政企结合理念,坚持统筹推进、协同发展,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各层次各方面齐力共担的多元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建设。二是树立平战结合理念,形成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互配合。做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应急管理预案紧密结合文章,预判细化应急状态物资短缺品种和数量,通过与企业签约等形式,做实企业生产储备和协议储备环节。三是树立市场理念,推动储备体系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科学有效应对“峰值需求”,科学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四是树立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理念,引导企业着力服务社会、服务经济。
强化政策供给效能,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建议做好支持企业“一标准一基金,一单一库一目录”谋划落实工作。一是尽快出台我市“应急物资定点保供企业标准”和“应急产品目录名单”,建立《物资采购目录》,结合企业品牌产品和采购需要,建立《济南市应急物资储备企业库》。二是建立“济南市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基金”,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向应急产业扩大投入。三是打通应急产业发展政策瓶颈,细化出台产业标准、财税支持、营商环境等具体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应急产品创新研发,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
强化集聚发展动能,打造应急产业新高地。要综合考虑应急需要和产业发展情况,合理布局并培育建设“济南应急产业园”。一是加强对进入园区产业的规划布局、指导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发展各具特色的应急产业聚集区。二是推动园区重点项目企业聚集应急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带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化发展。三是引导园区企业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不断优化应急产品结构,提高应急产品质量,增加应急产品种类,加快应急产品升级换代。
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物资供保体系 科学管控车辆人员
□市政协常委、济南业神商场设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孙武虎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物资供保体系。一是预先规划签约主城区内大型分拣物流企业,特别是具备冷藏功能的分拣物流企业,统一承担全市生活物资应急配送。建议在主城区范围内,提前签约规划几家大型物流企业,专门负责代替物资批发供应企业接收、分拣、配送所有物资,特别是生鲜物资。二是选择可以管控全市最多小商业网点的山东济南烟草“涌泉精选”作为终端物资配送战略合作单位,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市一盘棋,科学管控解决交通人员封控问题。一是市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联合公安、商务、应急、工信等部门,尽快明确应急物资保障运输通行证,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发放单位。二是由市商务局和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联合建设应急保供车辆信息库和应急保供单位必须人员信息库,并与所有应急保障单位签订应急保障人员队伍建设和应急保障工作协议。三是将应急保障车辆信息并入交警支队车辆通行管理信息系统,应急状态下,交警自动识别在库车辆号码,予以放行。四是应急保障工作必须人员信息由市卫健委纳入人员健康码监测系统,应急状态下,根据个人健康码状况,由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哪些合格人员可以发放社区出入证,最大限度保障应急工作充足人力资源。五是建议根据疫情防控级别,在车辆信息库和人员信息库中设置不同等级的调动范围,不同级别疫情发生时,可以用短信方式通知到不同范围的个人和单位,并直接赋予通行二维码。六是建议建立入库车辆和人员的初级风险演习机制,检验车辆和人员预先管理的成果和漏洞。
构建“宣教+体验+培训”体系 提升全民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市政协委员、大众日报卫生站站长 李 丽
一是建立应急教育基地,提高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建立以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应急教育体系,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等K-12教育各个阶段。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和广场设置应急宣传栏,开辟专门的应急教育空间,每个街道至少设置一处应急教育基地。二是加大应急科普宣传,推动应急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立足科协组织智力密集、跨界融合的优势,把专业的科学知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科普内容。发挥科普中央厨房的汇聚储备功能,一个“口子”释放科普资源,解决老百姓“应该相信谁”的困惑。坚持内外一体,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并用,线上与线下并进,构建多媒体传播矩阵。激发应急科普兴趣,如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市民居家抗疫、时间充裕的情况,策划实施一系列集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科普举措。增强应急科普实效,如疫情发生之初的应急科普侧重规范群众的行为表现,随着疫情的发展,应加大心理疏导教育力度,形成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正能量。三是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全社会应急处置能力。创新学习模式,采用理论学习应急知识和现场观摩或线上通过抖音视频、安全平台等,让大家真正学应急、懂应急。创新事故案例实操应用场景,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出台家庭、社区、企业应急包应用指南,推出应急储备目录,面向社会发放应急包消费券,鼓励家庭、社区、单位主动储备。四是完善志愿者招募和表彰激励机制,建立区域管理志愿者队伍。结合在职党员回社区“双报到”工作,鼓励党员注册成为应急志愿者并参加应急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应急志愿服务工作专家库,为有需求的应急志愿者骨干提供培训服务。建立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为由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业务指导、在市级平台注册的专业性志愿服务队伍。
积极推进全市应急物资 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
□市政协常委、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王柏华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当今社会信息化进程,建议我市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是汇聚全市应急物资数据,浇筑平台数据基石。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大数据支撑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对全市多方应急物资保障数据进行汇聚,完成不同集合的数据汇聚,形成应急物资生产、储备、物流、供应等大数据底座。二是集成全市相关系统应用,实现资源平台端整合。本着“利旧、改造、新建”相结合的系统建设原则,实现全市已有应用资源在平台端进行整合。通过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对应急物资全流程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多元、完整、覆盖全市的应急物资储备供应体系,提高我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利用平台监测预警,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分析,对应急物资需求和管理的各类数据进行挖掘,建立多种业务分析模型,对历史数据和周期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及时摸清各区域应急物资需求种类和数量,实现就近“一公里人员保障密度圈”“一公里人员物资保障密度圈”监测分析,实现物资储备静态管理以及高效的“边产边用”的物资保障动态管理,以信息化手段赋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及分析研判和检测预警机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建设提供保障。建议济南市尽快组建由工信部门牵头,发改、商务、卫健、农业农村、财政、大数据、浪潮集团等部门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全面负责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完善应急体系 厚植产业沃土
□山东思华应急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叶
政府应急物资储备需进一步融合现有应急保供民营企业资源优势,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储备体系。一是建议充分发挥企业产品储备和产能储备优势,政府与企业签订物资代储和产能储备协议。二是建议将“济南市应急物资超市”更名为“市级应急物资保障平台”,融合全国应急产品生产厂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使用单位相衔接的应急物资分散化储备体系。三是建议将线下应急产品超市应急物资储备、应急产品展示等一体化建设。覆盖延伸到区、县及全部街道、镇、社区等,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和市场连锁网点的优势,解决合理高效精准物资供保和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大应急产业“双招双引”力度,大力发展应急产业。建议依托应急产业孵化基地和现有应急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建设“济南市应急产业园区”,打造济南应急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出台支持应急产品科技创新和应急产业集约发展扶持政策,明确入驻企业享受政府招商引资的奖励、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域外企业落户济南。建立重点应急企业目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济南应急产业园区。
加大应急文化宣传和科普知识培训,构建集“宣教+体验+培训”为一体的应急教育体系。建议将“济南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护体验中心”确定为济南市安全生产应急及救护体验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一是构建集“宣教+体验+培训”为一体的应急宣传教育实训体系,面向学校学生和社会群众免费培训。二是借助企业运营优势,实现每年约20万人次的专业培训。三是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四是针对季节性和区域性灾害风险,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体验训练,提升市民应急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发挥基层作用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传良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社区疫情防控强大合力。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作用,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辖区“双报到”机关单位、学校等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联盟”;整合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包保责任机制,确保了“社区有人管、小区有人包、楼宇有人看、物资有人送”。
二是建立标准化流程,守好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在本轮疫情防控期间,振兴街街道建立“小区门—单元门—家门口”三级物资配送服务模式,实现重点人员服务到位,群众生活保障到位。建议结合社区疫情突发情况及实践经验,出台全市统一的社区疫情防控标准化流程,以社区工作者为主要受众群体,方便各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各项社区层面的疫情防控工作,让基层有规可依,进一步织牢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
三是坚持未雨绸缪,做好防疫物资实物储备和生活物资供应协议储备。振兴街街道构建了“政府采购+社会化捐赠”相结合的防疫物资补充体系,按照封控区、管控区核酸检测要求,所需物资街道统一采购、及时配送;社会各界捐赠的防疫物资,由街道统一清点入库后,作为补充供给到封管控区。建议建立街道应急物资“储备库”,对常用的帐篷、防疫物资等进行一定数量储备,满足48小时辖区疫情防控急需,同时以区域协作方式与大型商超积极对接,做好生活物资的协议储备。
四是关爱弱势群体,共筑暖心防疫屏障。疫情防控期间,振兴街街道根据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的重点人员底数台账,一一联络帮扶。对于外出就医、购药等群体实行“跑腿服务”,为不方便线上购物的居民,开通“电话帮买、送货到家”服务。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对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患病人群等特殊群体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帮助协调。(本报记者王希涛 通讯员崔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