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会看病,还会拍段子 网红医生成长记

2022-07-14 07:36:4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时伟

责任编辑:颜甲
不仅会看病,还会拍段子 网红医生成长记

韩月臣正在问诊。

  一头灰白头发,一身白色隔离衣,没有华丽的开场白,镜头前的韩月臣显得专业而干练,面对各类耳科问题侃侃而谈。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白衣天使”出现在短视频平台里,凭借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获得近30万粉丝的关注。

  医生“触网”受欢迎 开辟健康科普新天地

  “大家好,我是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科中心主任韩月臣,希望在这里能够分享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耳科疾病知识……”前不久,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第一条视频中,韩月臣这样说道。

  韩月臣所擅长的领域,是“耳神经——侧颅底外科”。过去,在许多人的认知中,耳朵的毛病似乎都是小病。殊不知,侧颅底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12对脑神经中有7对聚集在此处。同时,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等重要血管也从侧颅底穿过。比如,临床常见的中耳炎、眩晕、面瘫、神经痛、偏头痛等都跟耳朵的问题相关。

  “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人对耳科疾病多一点专业认识。”乐于接受挑战的韩月臣,对网络并不排斥。最终,他选择以短视频的方式,与患者线上交流。

  “专业相对小众、发病率低、病人又少,会有人关注吗?”刚开始,韩月臣在心里犯嘀咕。令人欣喜的是,仅用两三天时间,他的粉丝量就突破1万人。“一条半分钟左右的视频,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夸大的文案,仅凭着朴实的语言、新颖的内容就赢得了数万点击。”尝到成功的喜悦,让韩月臣的信心更足了。

  工作中,韩月臣喜欢将镜头对焦临床。在他看来,医学本身具有相当高的壁垒,专业术语隐晦难懂,而大多数网友都属于“医学门外汉”。“科普视频简单易懂,时间不长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是韩月臣做短视频的“底线”。

  在视频列表中,除了科普类视频,还涉及到查房、治疗等工作视频。“我想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医生是什么样的。”韩月臣说。两个月以来,韩月臣共发布69条视频,点赞量达到60.4万,获得近30万粉丝的关注。

  沟通要深入浅出 让对方听懂自己想说什么

  当前,许多医生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亮相”。相比于其他医生,韩月臣是个“高效率的创作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保持着高效且稳定的发布频率,平均每天更新一条视频。

  韩月臣说,讲得太深,大家听不懂;讲得太浅,会觉得不专业。“沟通的本质,就是让对方听懂自己想说什么。”韩月臣说,当“网红医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会看病,还会拍段子 网红医生成长记

韩月臣正在为患者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让韩月臣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自己所学给患者带去更多便利。

  “韩主任,看了您的视频,我们专程赶来的……”来自外地的徐莉莉(化名)备受面瘫困扰。在当地,徐莉莉先后尝试了药物、针灸等治疗,效果并不明显。6月初,韩月臣发布了一条有关治疗面瘫的视频,被徐莉莉无意间刷到,希望的火苗再次点燃。“很多人认为,面瘫属于神经科的治疗范畴,很少有人考虑到,在耳科也能治好面瘫。”韩月臣说。

  翻看韩月臣的日程表,门诊、手术、科研、查房……从早晨到夜晚,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出诊时,他会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记录下有价值的病例;在休息间隙,他才腾出手来回复“粉丝”的留言。

  “听神经瘤严重吗?”“单侧耳鸣,听力下降并伴随头晕,该怎么办?”“手术可以治疗偏头痛吗?”面对“粉丝”的留言,他一一耐心解答。当有人关心,耳朵进入异物该如何处理时,韩月臣甚至拿出模具,手把手地操作,最终剪辑成视频发布出来。

  “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很受用,为韩主任点赞!”“医者仁心,认真且负责”……“粉丝们”对工作的认可,让韩月臣感到欣慰。

  谨记医生职责 “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随着韩月臣的粉丝越来越多,私底下,许多人称他为“网红医生”。

  韩月臣淡然处之,他谨记着身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我是一名医生,做好本职工作才是重点。”

  “健康问题有很强的专业性,且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在韩月臣看来,做好科普宣传,权威性要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粉丝”数量越来越多,韩月臣也感到压力:“每期选题都要精心准备,内容反复核对,因为一旦发布,就会影响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用户的认知。”

  如今,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产生了麻烦与困扰。比如,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多如牛毛,良莠不齐。由于缺乏专业的内容把关,准确性就无从保证,甚至存在伪科普的情况,从而导致受众在一时之间很难去判断和甄别。曾经,韩月臣看到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在介绍胆脂瘤治疗方法时,提出了与正规治疗相悖的治疗手段。在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点赞,让他感到既震惊又无奈。“受众往往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有时候,谣言越违背常识,传播得反而越快。”韩月臣说。

  当前,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人们对医疗健康科普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每一条视频,都是我从医以来积累的结果,我要对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韩月臣说,通过短视频平台,将自己医学精神和医学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收获正确的科普知识,尽可能避免出现“病急乱投医”,才能和“粉丝”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这是自己所希望的。 (本报记者时伟)

作者:时伟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