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2022-07-19 07:37:1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飞 张素芬

责任编辑:王浩

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先锋档案

  毕书华是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了方便群众,他从20年前开始克服重重困难、自费开山修路,还号召全家人加入他的“施工队”。他无私奉献、心系群众的精神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后代,一家人也成了大家口中的“党员之家”。

  在过去的20年间,88岁的毕书华老人一家对“路”有着特别的情感。

  老两口从2002年起自掏腰包凿山修路,儿子们下班后还要到山上搬石头,就连两个孙子也是坐在爷爷的三轮车上长大的。

  一家齐上阵,修出上山路。如今,苍翠的药山上,一条石阶路蜿蜒而下,毕书华老人开出的路脊,经过政府投资整修,与药山公园的整体气质更加协调。

  毕书华经常来这里,再走一遍他曾经修过的山路。他指着路边一棵松树说:“看!这是我当年栽的!”

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拒领补助金的“保洁员”

  20年前,毕书华一家住在天桥区药山街道张庄村。在他家屋后不远处,就是药山。

  那时候,山上还没有路,村民们出行得绕一大圈。曾经有一位想从山上“抄近路”的村民,不慎从石头上滑倒受伤了。除了出行不便,每到雨天,山体旁的垃圾被冲到路面上,场面可想而知。

  那时,已经退休在家的毕书华围着山捡拾垃圾。当时有村里的干部一看到这一幕,通知他每个月来领200元钱补助,毕书华只是笑呵呵地应着。可这补助,他一次也没有领过。

  了解了毕书华年轻时候的经历,就不难理解他这些举动。

  1985年,毕书华正在燕山水泥厂工作,一次外出采购货架时,当时身为科长的他把副驾驶让给了其他工人,自己则站在了车斗子里。回来的路上,毕书华和几名工人在车斗子里扶着货架。突然,一个急刹车,100多公斤的铁货架子眼看就要砸下来。身为党员的毕书华连忙挡住了其他同事。这一下,砸断了他的两根肋骨和右踝骨,治疗了7个月才得以康复。

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年货钱换回了一车水泥

  至今,老人的右肘上仍然能看到当初留下的伤病。它与后来的很多伤痕一起,记录了这位老党员甘于奉献的过往。

  2002年,毕书华决定修路。三轮车、地排车、手推车,一杆扁担,一把铁锨和铁镐、撬棍、网兜,是他全部的工具。

  山上凹凸不平,凸出的石头得用铁锤砸碎,凹陷的地方还需要填平。没有建筑材料,老两口蹬着三轮车四处转悠,石头、砖块、建筑废弃料,看见能用的他们就捡起来扔进三轮车,运到山下再一桶接一桶地挑上山。

  “我们都是他的小工!”3个儿子当时也才刚刚参加工作,他们下班回到家还要轮流上山帮工。“我记得有回下大雨,刚刚铺好的石头被冲得七零八散,一家人全都去山上帮着铺路去了。”老人的小儿子回忆,一年多里,父亲光三轮车就用坏了3辆,车斗子全都被石头砸得变了形;有一次在砸石头时,不慎砸烂了指甲盖,他捂着血肉模糊的左手回了家,一家人心疼地掉了眼泪,但过了没十天,老人又回到了山上。

  那年春节前,老伴让毕书华去买年货,但他却拿着买年货的钱推回来了一车水泥,只因为冬天水泥便宜,他想着等开春灌上水泥砂浆,路就该修好了。

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我们是‘党员之家’!”

  300米的山路通了,与山那面的一条路衔接起来了。竣工那天晚上,一家人特意去下馆子庆祝。在这个三代同堂的家族中,着实是件值得纪念的大事。

  毕书华开始栽树、种花,他要扮靓山路,让更多人来山上游玩。山路砂石易风化,他还要定时巡路检修,用他的话说:“修了路,就要负起维护的责任。”受他的影响,儿子们在山的另一侧也修起了一条路。跟父亲的肩挑人扛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花6000元雇了大型机械,仅用了一个半月就修完了150米的山路。

  路修好不久,这处山丘就被列入药山片区的整体规划。天桥区政府在毕书华一家修的山路基础上,再一次拓宽和整修,山上的绿化和设施建设等工程也相继启动。曾经住在山脚下的毕书华一家如今也搬迁进了崭新的楼房。

  装修新房的时候,毕书华一再叮嘱,一定要在家中挂上党徽。儿子听从父亲的想法,设计了一个党徽形状的顶灯,明亮温暖的灯光,折射着红色基因在这个家庭中的传承。

  毕书华刚刚大学毕业的孙子毕涛是一名预备党员,今年8月即将参军入伍。他听从爷爷和父亲的建议,主动在志愿书上填报了艰苦的西北地区:“我从小是坐在三轮车上受着教育长大的,小时候不懂爷爷为什么这么做,现在懂了,也会顺着爷爷走过的路走下去。”

融媒·先锋丨88岁老人的“党员之家”和他们修过的450米山路—— 青山不改来时路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飞 张素芬)

作者:王飞 张素芬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