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智能:构建基于云边端全序列产品体系

2022-07-27 10:25:4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济南跻身全国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前列,是中国软件名城,也是全国唯一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城市。看好数字经济发展持续领跑的济南市,2019年12月31日,济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落户“算都”——济南高新区,成为泉城算力产业新生态的新成员。短短2年多时间,公司从18人的创始团队扩容至300余人,面向国内外市场推出基于云边端全序列的AI产品平台体系。

  自主研发一站式算法引擎实现全自动化高效开发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产业从云计算的“上半场”——以消费互联网为主要驱动力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开始步入“下半场”——以产业互联网为主要驱动力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博观智能就是一家从算力、算法、数据产业三要素领域的“算法侧”发力,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充分赋能实体产业的企业。

  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博观智能研发人员占比75%,立足“五院四中心”科研人才优势,团队推出“1+2”AI落地战略,以“集全能力集开放的BrePaaS平台+一站式产品引擎BreSuite+AI落地服务引擎BreService”全面赋能行业数字智能化变革。团队开创业内领先的算法开发平台,拥有过硬的技术内核及自主研发能力,先后获得MOT多目标场景识别、ReID(跨镜追踪)、ICDAR(场景文本检测与识别)等10次世界级算法数据集榜单冠军,积累32项软件著作权、200余篇发明专利,获得2020年“山东省十佳人工智能企业”、2020“中国AI+智慧交通”十大优秀企业奖、2021年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大赛二等奖等行业奖项。

  “依靠逐步升级的算力支撑,我们致力于研发‘会学习’的算法。算力是AI的基础,算力越强,算法‘训练’就越快。但同样来说,算法更优异、算力更出众,使得在有限的算力资源上可部署更多的算法。在AI应用从云端走向边缘计算侧的趋势之下,这一点愈发重要。博观边缘侧算法及产品,可大大节省和优化算力,实现更低延迟性、更低能耗、更小体积、更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博观智能济南研究所所长包汉彬说。

  交付1700个AI项目

  覆盖三大领域

  基于算法领域的领先优势,博观智能扎根济南后,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博观智能选择用星座给新产品命名,2020年-2021年,基于云边端全序列的AI产品体系把“北斗七星”全占满了。

  其中,应用广泛的“摇光”AIbox智能盒就是一个赋智边缘计算的产品。这款盒子面对碎片化场景功能需求,集合20多种算法,可快速迭代算法模型,实现场景功能灵活切换;人像识别与多种行为分析算法同时运行,一机多用;边缘轻量化方案设计,上线即可使用,部署更迅速;设备适应高低温、重油、重灰等各类恶劣环境。针对不同场景和应用,博观智能推出安全生产智能盒、明厨亮灶智能盒、智慧加油站智能盒、智慧校园智能盒等8款智能盒产品。

  2022年上半年,团队先后推出命名为“文昌”的软件管理平台、命名为“织女”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文昌”综合管理平台是一款依托云端服务的综合性管理系统,面向办公园区、校园、社区等场景,提供系统管理、通行管理、考勤管理、访客管理、事件管理、综合管控等多种功能,同时支持微信小程序管理。“织女”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具有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数字化流程管控的优势,应用于智能制造的质检方向,有效解决传统产线质检品控的痛点。

  截至目前,博观智能的算法产品全国部署超过260条高速、数十个机场、100个城市公共安全以及数十个厂区生产环境,累计行业交付达1700个AI项目,重点覆盖智慧物联、安全生产、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北京冬奥会期间,博观智能参与京张高铁全线及奥运专线9座高铁车站的智能化建设项目。落地部署搭载20余种视频AI自研算法的"博观天璇智能系统",打造高品质、高水准的数字智能化“智慧车站”服务项目。

  抢抓新机遇持续发力边缘计算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边缘计算方兴未艾。根据CCID数据显示,2020年边缘计算市场规模达199.4亿元,同比增长62.2%;2021年中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达325.3亿元,同比增长63.1%。边缘计算的低延时、降低带宽依赖、数据可控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云计算的不足,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在带动边缘计算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让边缘计算呈现出应用场景多元化、细分程度高等特点。边缘计算也成为博观智能当下发力的重心。

  边缘计算智能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产业化新方向,与此同时,场景化、融合化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博观智能立足“全景AI极智赋能”理念,结合各类应用场景的数字智能化需求,重点打造“摇光”系列边缘智能软硬一体产品体系,配合在云侧、端侧智能的已有的领先算法优势和丰富合作生态,构建更高效的人工智能云、边、端、网协同生态,更深入支持数字新基建和AI算力产业生态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好算法+场景的创新技术服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力在各行各业的高效应用和价值落地。 (本报记者韩霄鹏)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