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绣艺术让小手创“绣”出大产业

2022-08-09 10:08:57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本报讯(记者 毕研敏)近日,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巾帼手创艺术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针绣艺术培训班在仙人桥村举办,来自仙人桥村、下历山村、三岔河村、涝洼村等村的近百名妇女参加了培训。

  培训中,靳氏针绣传人董淑梅普及了靳氏针绣的相关知识,介绍了靳氏针绣的传承与发展,并教授大家最基本的手法技艺,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参与针绣手工艺品制作的积极性。

  靳氏针绣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16年,靳氏针绣被公布为市级第五批“非遗”项目。董淑梅在继承针绣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吸收当代针绣文化技艺,开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作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在仙人桥村成立巾帼手创艺术培训基地,既解决了员工短缺问题,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参与该项目的妇女,在不耽误日常田间劳动的前提下,每人每天的收入在30元左右,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一期培训有近100人参加,今后还将陆续培训500人以上。

  目前,钢城区有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处,其中省级3处,市级7处,区级6处。钢城区非遗文化历史悠久、资源种类众多,除靳氏针绣外,郝氏铁艺、刘家葫芦烙画、陶刻技艺、周氏豆画等非遗项目也受到广泛关注。怎样推动非遗项目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下钢城区非遗项目面临的重要课题。手创艺术培训基地和针绣艺术培训班的开设为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非遗不仅仅属于传承人,还属于广大群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实践证明,非遗产业化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钢城区文化馆馆长乔化军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钢城区非遗传承人学员的培训工作,保证传承项目后继有人,并深入挖掘钢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推进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工艺特点、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快推动产业化步伐,用非遗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