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赚钱,也赚成就感

2022-08-18 07:45:4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曹雅欣 张一

责任编辑:李欢

  拍摄时间:8月16日拍摄地点:“柒+凝露”手造工场拍摄内容:非遗助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把小剪刀、卡纸等材料依次装进包装袋,再将贴纸撕开封口……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两分钟就能完成的简单动作,而对于智力或精神有障碍的残疾人来说,这是每天都要复习一遍才能做到的。

  历下区残疾人联合会的“柒+凝露”手造工场里,有一群残疾人正在靠这样的手工活为自己赚取收入,为家庭减轻负担。他们组装的材料包里,都是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所需的物品,最终将被送到校园、研学项目或非遗传承人手中。

  成为非遗产业链上的一环,是辅助性就业的一次创新,更能让残疾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赚钱,也赚成就感

巩茜指导残疾人完成材料包组装。

  小小材料包辅助残疾人就业

  “先把白色的卡纸放进去,再将红色剪纸折叠,放在卡纸上面,最后放剪刀和小卡片……”

  16日下午,“柒+凝露”手造工场里,指导老师逐个指导残疾人完成非遗剪纸作品材料包的组装。在这里的20余名残疾人,都是智力存在障碍、无法在社会上就业的。他们跟随老师的指令,一步一步完成动作。虽然看起来有些笨拙,却透着十足的专注。

  男孩帅帅(化名)最先完成了一个材料包,他举起自己的作品向老师展示,看到大拇指朝他竖起的时候,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一位指导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这群智力发育停留在三四岁孩子阶段的残疾人来说,或许他们并没有主动就业的意愿,可他们能感受到自豪感、荣誉感。

  项目负责人巩茜是山东名品资源平台创始人,深耕非遗保护、产业发展多年,她也是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非遗文创产业专委会主任。她介绍道,不仅是剪纸材料包,盘纸、泥叫虎、中国结等非遗作品的材料包都由残疾人组装,“这些原材料从上游发货到我们的仓储基地,残疾人进行组装后运到合作的学校、研学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用于相关活动、教学。”

  巩茜说,用非遗带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此前已经有过尝试,“以前跟残疾人学校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残疾人在动手能力、审美等方面特别有天分,也让一些合适的残疾人走进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学习、工作,让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赚取收入。”后来她发现,这种模式有一定门槛,能带动的人太少,而国家大力推进非遗产业发展、非遗进校园的一系列举措,让材料包需求飞速上涨,也让她找到了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机会。

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志愿者配送居家也能有收入

  “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创新尝试!”

  “柒+凝露”手造工场项目的“牵头人”是历下区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历下区共服务残疾人1万名左右,其中绝大多数肢体存在残疾的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需要通过辅助性就业找活干的都是智力或精神存在残疾,手工是最适合这类人群的。过去许多年,他们曾多次通过与企业对接给残疾人找工作,但企业迫于现实压力,往往对手工作品的完成速度、质量有要求,残疾人很难达标。

  在政策的东风下,今年3月双方共同启动了这一非遗助残项目,让残疾人成了非遗产业链上的一环。“目前长期在工场内工作的残疾人有20多名,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订单量受影响,每天他们只需要工作2个小时。相对于一般企业要求的成品而言,组装材料包更简单,更适合残疾人操作。”巩茜说,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收入能达到每月五六百元的预期。

  那些无法外出工作的残疾人,也可以在家通过网络“下单”。“我们研发了专门系统,针对不方便出门的残疾人,可以通过志愿者将原材料配送到家里,在家完成材料包组装后再取回来。”巩茜表示,因为辅助性就业的目的是增加家庭收入,残疾人亲属也可以帮助或代替完成,同样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材料包的组装根据非遗作品的不同也有难易之分,为了让残疾人顺利完成、避免沮丧情绪,前期项目进行了多次调研,根据智力等级、动手能力等做了分类。用历下区残联工作人员的话说,辅助性就业可以说是“因人设岗”,甚至可以让某一类人甚至某一个人,只去做组装中的一个简单环节,其余流程再由其他人完成。虽然这可能会增加时间、运输成本,但在带动残疾人就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赚钱,也赚成就感

各类材料包为残疾人带来收入。

  还有小目标盼残疾人成为传承人

  现在,历下区的13个街道都有了一处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而开辟的空间,各社区也设有站点,志愿者队伍越发壮大。

  在加入非遗助残项目的残疾人群体中,年龄大的超过40岁,年龄小的只有十几岁,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报酬,或许他们不善表达的背后,还藏着一颗因成就感而欢呼雀跃的心。

  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写进《“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山东手造”工作列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要任务,一批重点手造企业、手造园区、手造产业群正在蓬勃兴起……日渐蓬勃的非遗、手造,将为残疾人带来更多机会,“将助残就业嵌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非遗产业链,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培训方式,实现订单规模化、培训个性化、就业居家化,打造培训、就业、增收一体化的非遗助残就业、创业新模式。”

  “除了解决基础的收入,我更希望通过非遗这条产业链,让残疾人接触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能发现某些天赋,说不定还能成为非遗传承人!”巩茜觉得,非遗助残项目能带来无限可能,打造残疾人工匠名师、申请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推出残疾人创业之星,通过技艺培训、非遗手作、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为残疾青少年提供就业技能及心理辅导等,也是项目的目标。

  而且,这个具有创新性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在即将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我们的项目也将应邀在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主题板块亮相!”

  在指导老师的记录册上,动手能力最强的残疾人每天能完成20个材料包的组装。这个数字对常人而言或许微不足道,却是他们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所作的最大努力。命运关上的那扇门,正透出又一丝光亮……

  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赚钱,也赚成就感

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赚钱,也赚成就感

融媒·见证|残疾人“加盟”非遗产业链—— 赚钱,也赚成就感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作者:曹雅欣 张一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