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立暨新一期济南名师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济南市教育局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8月21日,济南市教育局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正式开班,60名新学员在导师引领与学长护航下,开启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仅仅两天后,8月23日,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立暨新一期济南名师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启动,首期119名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和170名新一期济南名师优秀教育管理者,正式进入培养周期。
按照培养目标,济南教育将聚焦教育前沿热点和先进教育理念,着眼于开阔视野和提升专业素养,着力于培养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精湛专业素养、独特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策略和风格、较强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教师,为济南教育储备教育家型的“大先生”,从而更好地赋能济南教育的发展。
选拔更严格、培养更科学 60名优秀年轻干部集结
教师的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济南如何发力?
在全市教育工作“一盘棋”的格局中,济南一直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先手棋”,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强力打造“锻铸师魂、涵养师德、提升师能、激励惠师”四大行动等教师队伍建设“济南品牌”,让教师真正成为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近3年来,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第三方绩效评估中,我市成效显著;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检测中,师德师风建设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不断发现和培养年轻干部,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积聚不竭动力,是新时代干部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继今年2月市教育局首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结业后,8月21日,济南市教育局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的60名新学员正式集结。
年轻干部培养不仅是市教育局落实全市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的“海右计划”,更是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创新性举措。这次培训为期一年,将通过集中课程培训、跟岗研修圆桌论坛、名校长结对引导等多种形式,坚持学用结合,不断提升优秀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据了解,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的培训选拔非常严格,除了严把政治关、教育情怀、业务能力等方面外,还增加了面试答辩环节,并设置了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这次答辩不是走过场,是动真格的。‘学生第一还是老师第一’的问题,既考查实践工作经验,也考查管理理念。”济南三中团委书记陈侠回忆,近百人参与答辩,最终只确定了60人的培训名单。
“第二批年轻干部可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我们的选拔更严格、更系统,也更科学,之所以增加这些环节,就是要真正确保选拔出政治觉悟高、专业素养强、发展潜力大的干部。”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辉的讲话引起了不少学员的共鸣。
据介绍,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进一步完善优化了选拔培养机制,目的就是搭建更高的发展平台,形成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成熟模式,从而带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并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济南教育发展活力。
记者在开班仪式上看到,除了60名“新苗子”,首期优秀年轻干部也集体亮相,“学长制”也成为本次培养方式上的亮点。据了解,首期人选以小组为单位,与第二批培养人选结对子,同研同思同践行,以此巩固成果、继续提升。
每天下午的五点半是“首期优秀年轻干部代表经验分享”时间,这也是济南九中团委书记刘鹏非常期待的环节。“我们的学长指导团是首期的机关一组,采用了团队对团队的方式,避免了一对一的局限性,基于本职工作的学习提升外,还能开眼界、阔思路、高站位。”刘鹏说,在学长团里,不仅能获得与自己专业对口的指导,还能提升自己职业发展规划中的薄弱区、重点区,打破了思维的界限。
“举个例子,我提出的一个问题,最多可能会有10位学长给出解答,这不仅开阔了思路,还有了更多对标的榜样。”让刘鹏高兴的是,学长们将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全程“护航”,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成立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 引领更多泉城教师成长为“大先生”
“课程育人是德育的主渠道,文化育人是德育的软环境,活动育人是德育的好载体……希望大家能够深入把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做引领孩子立体化、多样化成长的新时代‘大先生’。”在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立暨新一期济南名师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启动仪式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话题,给全体学员上了生动的“开班第一课”。
据介绍,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主要面向全市中小学35岁以下青年教师遴选成员,培养周期2年,首期入选成员119人。培养期间,将突出铸魂课程、强基课程、赋能课程、践行课程“四大成长课程”,组建由教育专家、实践导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实施涵盖师德、出勤、答辩、自主研修、课例展示、科研实践等多方面的考核评价,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赋能助力。培养结束后,考核合格的成员将授予结业证书,择优授予“泉城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济南名师建设工程和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则是济南市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此两项工程在培养济南市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队伍、辐射带动济南市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济南名师和优秀教育管理者这支队伍,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关键少数”,是济南市教师校长队伍建设的重点。截至目前,济南市已完成了3期济南名师、2期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认定济南名师270人、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107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济南名师和优秀管理者建设工程”的准入门槛高,要想实现从“准名师”“准优秀管理者”到“名师”“优秀管理者”身份的蜕变,同样难度惊人。培养人选不仅要参与集中研修、实地考察和学习、定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讨,还要参加送教下乡、同课异构、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同时,还需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等任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及本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成立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并启动第四期济南名师建设工程和第三期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是统筹推动济南市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济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王纮表示,入选共同体成员和建设工程人选是荣誉,更是责任。三项工程的成员人选要有真情怀、实本领和大作为,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终身学习,锻铸高尚的师德人格、练就高超的育人本领,探索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特点鲜明的教育风格,不断提升课程改革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全面育人能力。
据悉,市教育局将在“严选”的基础上,按照“细培”“真考”“重用”的基本原则,通过建构课程体系、搭建成长平台、严密考核流程、建立使用机制等,建立起“选”“育”“管”“用”的骨干教师培优发展全链条和长效机制,为支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市教育局不断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名师优管培育体系,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万名骨干教师、千名卓越教师、百名专家型教师。
(本报记者史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