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5日讯(记者 张茜)今天下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勇当排头兵 建设强省会”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槐荫区专场)举行。据统计,2012年到2021年,槐荫区生产总值从291.7亿元,连续跨越5个百亿级台阶,实现701.1亿元,年均可比增长7%。
今年上半年,槐荫区主要经济指标均超全市平均水平
10年来,槐荫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效率互促并进,经济实力接连跃上新台阶。2012年到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从291.7亿元,连续跨越5个百亿级台阶,实现701.1亿元,年均可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7亿元增长至58.8亿元,年均增长1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50.4亿元增长至587.8亿元,年均增长10.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12.93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38.84亿元,同比增长5.1%,列全市第二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8%,列全市第一位,主要经济指标均超全市平均水平。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已签约落地项目248个
10年来,槐荫区坚定不移优化区域布局,高质量发展框架全面展开。槐荫区重点开辟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智能制造产业区、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乡村振兴生态区“五大主战场”,构建槐荫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目前,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蓬勃发展,已签约落地项目248个,开工建设项目39个,开工面积650万平方米,实现总投资648亿元。央企总部城蒸蒸日上,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国内500强企业19家、央企各级各类总部机构32家。智能制造产业区能级跃升,已形成以九阳集团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以山东天岳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华润医药为代表的医药物流产业聚集地,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亩均税收、产业集聚度均实现大幅跃升。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破题起势,串联整合宏济堂、阜成信棉花行东记西记旧址等文化资源,策划打造“一园十二坊”特色活力街区,市五院片区城市更新加速实施。
乡村振兴生态区向美而行,统筹推进“七星九美十三香”沿黄29个村连片发展,发挥黄河水、长江水、玉符河、小清河“四水融汇”生态优势,增强济西湿地、玉清湖、美里湖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全面提升黄河百里风景区槐荫段建设标准,形成气韵贯通、和谐共生的大河、大湖、大湿地生态格局。
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6.2%
10年来,槐荫区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持续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0511元增加至2021年的59813元。槐荫区坚持西兴必须教育先兴、强区必须教育先强,启动了教育提升行动,10年来,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102处,新增学位81850个。
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以上
下一步,槐荫区将通过实施“四大行动”,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实施重点项目突破行动。集中力量开展重点项目攻坚,由区级领导包挂59个重点项目,推动远大购物广场、医疗硅谷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强力推进市五院周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等8个总投资约110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扎实推进棚改旧改(征收拆迁)百日攻坚,力争释放土地3000余亩,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实施主导产业升级行动。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加大工业企业招引和工业技改力度,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以上,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30家以上。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槐荫区将充分发挥京沪会客厅“省市一体化市民服务中心”作用,丰富“槐荫快易办”服务品牌内涵,加快推进与省内城市、黄河流域城市“异地通办”,努力成为展现全市政务服务的最优窗口。
实施民生事业提质行动。全面提升全域净化绿化美化水平,加强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建成三馆艺术花园并尽快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腊山河综合整治工程,擦亮“齐鲁门户”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