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性

2022-09-02 06:54:07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扈书乘

责任编辑:高原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性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准确理解和扎实落实“两个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是“两个结合”的论断基础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一个基本的历史经验,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推动新发展。毫无疑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都内在包含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作出“两个结合”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对党成立一百年来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的丰富与发展,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的文化自知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两者之间的内在融通,是“两个结合”的论断基础,深刻理解这个内在融通,是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关键。而要理解这个内在融通,不能停留于泛泛之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作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来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我们发现,这些内容基本属于儒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就是与儒家文化的融通。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在融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融通,是很多学者早有关注和深入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窦宗仪先生曾经出版过一部专著《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他在把两个思想进行深入系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两个思想有11项文化指标,其中9项完全一致。文化指标体现的是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的一致性是根本的一致性。

  其实,这个根本一致性在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时,我们的学者就已经注意到了。郭沫若同志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马克思进文庙》。他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虚构了一个马克思和孔子的对话,通过这个对话,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存在三个方面的一致性。

  第一,思想出发点一致。两个思想的出发点都是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和民生福祉。这个共同的出发点,赋予了两个思想两种根本属性。一是实践特征。我们知道,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基于这样的认知,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了世界,并且躬身入局去改变世界。这个价值取向,最终塑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实践性用传统文化的语言说就是知行合一、学贵力行,这也正是儒家文化的宝贵品质。二是为民情怀。改善民生福祉、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最终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不二初心和根本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种为民情怀,也清晰贯穿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中。《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说“务民之义”,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都体现了这种弥足珍贵的高尚情怀与崇高追求。深入研究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也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第二,奋斗目标一致。着眼于现实社会和民生福祉改善,马克思和孔子提出了各自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目标。马克思把他的理想社会称作共产主义。总括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描述,共产主义是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极大提高;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实现了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孔子把他的理想社会称作大同。《孔子家语·礼运篇》《礼记·礼运篇》中,都记载了孔子托古言志的亲口描述,文字略有差异,内容根本一致。系统比较可知,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异曲同工,本质上都是基于人性需求和发展需要,和谐有序、人人安顿的理想社会。

  第三,实现路径一致。如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这些举措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与《论语》记载孔子庶、富、教的为政主张完全一样。庶,本意是人口众多,引申为社会建设;富,经济建设;教,文化教育。以上三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精神价值的根本一致、内在融通。正因如此,在近代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那些致力于救亡图存的志士仁人,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践行“两个结合”必须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意义认知”到“义理认知”的关键转折

  以上所论不过是挂一漏万的粗浅表述,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必须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进行全面梳理与价值会通。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疏离已久,对其知识和理念层面的认知都非常有限,甚至存在很多严重的曲解、误解和错解。这成为深入准确理解把握“两个结合”理论的关键制约。要破解这个关键制约,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这项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曾在一年之内视察曲阜、到北京大学看望儒学大家汤一介先生、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就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持续发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劲信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1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传统文化的视察和重要讲话,更是不胜枚举。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正处于从“意义认知”到“义理认知”的关键转折期。没有足够的“义理认知”,只知为什么不知是什么,“两个结合”就无法从理论判断变成有效实践。要实现这个转折,需要各方协同,着眼几个关键环节,采取系统有力的举措。

  一是全面贯彻党中央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摆上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考核,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纳入重要教学内容,各级部门单位都要深入学习,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但从落实情况看,还有很大差距,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科研院校主打、媒体深度参与、党员干部带头、各界协同推进的落实机制有待进一步形成。

  二是着力培育优质师资。影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质量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既懂马克思主义又懂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会通研究上有一定造诣,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能够深入浅出阐释宣讲的师资,总量严重不足。有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应规划,持续广泛实施传统文化师资“种子工程”,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三是牢牢把握“两创”目标。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传统文化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在呈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甚至价值理念上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传承发展中必须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泥古守旧、以古非今甚至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借尸还魂等严重后遗症。

  四是大力倡导实学精神。文化的力量和价值根本在于实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明道崇德、修己安人、齐家治国、干事创业等宝贵理念。学习传统文化最终的目的,就是把这些理念变成自己的德行、能力和智慧,在不断提升个人生命质量的同时,从切近入手,层层外推,利益大众,造福社会。没有这样的实学、实修、实行,研究得再透彻,讲述得再精彩,也不过是“两脚书橱”“能言鹦鹉”,无法从根本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者系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副校长(副院长)、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作者:扈书乘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